牛光辉
贵州省威宁县海拉镇第二小学 贵州毕节 553100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发展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而小学习作教学的方向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只有把识字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进行知识点的整合教学,才能更好地为国育人,只有通过教师创造性地教,引发学生创造性地学,才能促进学生乐于在识字和习作中记录下自己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在识字和习作教学中的一点想法。
一、识字与习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也是最优美的文字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同时也是流传范围最大的一种文字。俗话说,书画同源。的确是有道理的,汉字不管是哪一个字,总是点、横、竖、撇那些基本笔画的组合,要想把字写好,就是把笔画摆得好看,有人说:“字是人的第二张脸。”人与人之间不甚了解,初见面时看你的字,就会产生对你的初次印象。俗话说:“见字如见人。”孩子们普遍没有受到正规的学前教育,几乎都是纯自然的自由空间,只有父母亲情的呵护,缺少人为束缚限制他们的思维。山川、野兽、百鸟、虫蛇……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农家生活都是孩子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习作素材。但是他们没有留心观察,对那些人、事、物只看了那么一、两眼,甚至不去理会,就随随便便放过去了。正像五彩斑斓的世界在盲人眼中是一团漆黑一样,生活再多姿多彩,不用眼睛去看,不用心去体会,怎能感受到它的美好?“生活化”习作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手触摸、用耳朵听、用口交谈、用大脑思考,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的滋味。
有人曾说:“应热爱汉语汉字,重视汉字写字教育的作用。手写思考在其中,理念深化在其中,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应提倡重视手写,我们可以把写字看做是学习能力的奠基工程。”这句话很有道理。因此,规范学生书写汉字和习作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我执教十八年,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凡是字写得好的学生,他的语文成绩一定很不错。
二、识字与习作教学要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
参与是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热情,促使其主动参与。
要营造和谐的氛围,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不要越俎代疱,细嚼慢喂,将本来可以富有情趣的识字教学,变得机械枯燥、索然无味。要营造和谐的氛围,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于激励。教学中,我们允许学生识记字形方法的多样性,不轻易否定学生。学生在教师宽容的评价中,变得有信心、有创见。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课堂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都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堂是由不变应万变的过程,老师的课堂犹如放风筝,只有借风走势,收放自如,使得天高任鸟飞,不把学生作笼中之鸟,学生在学习中自得乐趣、在情感上接纳课堂,才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才会自主去学习,也需要老师不断探索教学艺术,大胆创新,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更具实效。
三、识字与习作教学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汉字的使用价值
正确地使用汉字,首先需要规范地书写,用来传递信息,来凸现语文的工具性,如果书写不规范,就会影响汉字的使用效果,同时也会闹出很多笑话。20世纪70年代,一个小学生给远在外地当兵的哥哥写信,将“爸爸上调了”写成了“爸爸上吊了”,让在外地的哥哥匆忙买火车票回家,闹出一个大笑话。这就是不规范书写汉字所造成的后果。俗话说:“一字值千金。”这话一点不假,只有规范正确地书写汉字,才能充分地有效地利用汉字的使用价值。
四、识字与习作教学的引导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汉字的字形虽然繁简难易不同,但是识记字形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方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经验,我们也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总结出了记忆字形的方法,经历了艰辛的脑力创新过程,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识字的主人。他们会在以后的实践中,不依赖于任何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主动运用,持之以恒,不断训练,逐步形成能力。
识字和习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基本的部分,也是学生认知和学习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要明确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层层递进的展开教学,不断的夯实学生语文基础,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思维的探索字词和习作的内在含义以及字词和习作之间的联系性和规律性,引导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识字和习作体系,进而进一步的提升识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还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思路,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遵循学科的基本特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高质量的完成识字和习作教学工作,使识字和习作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促进学生识字与习作水平以及识字与习作能力的不断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