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霜 严慧
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研讨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应用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血清指标及电生理特征的评价。方法:从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100例实施研究,选取时间2018年2月-2021年2月,用抽签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单一组、联合组,每组50例;单一组使用齐拉西酮疗法,联合组使用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二组患者的血清指标及电生理特征。结果:联合组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指标均比单一组高(P<0.05);联合组电生理特征指标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法时,能够较好改善电生理特征及血清指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优异。
【关键词】电生理特征;血清指标;无抽搐电休克;齐拉西酮;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系统疾病的一种,具有很高的病发概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对患者家庭、国家医疗机构均形成了较大负担[1]。我院此次研究,即探讨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方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疾病时,对血清指标及电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详情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实验的对象,选取时间:2018年2月-2021年2月,以抽签形式将患者分成单一组、联合组。100例患者中有52例性别为男,48例性别为女,平均年龄(37.81±5.32)岁,平均病程(9.41±1.02)年。二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可以确定,组间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单一组:实施齐拉西酮治疗,治疗方法:口服疗法,初始药量:20mg/次,2次/天,而后可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适度增加药量,但每天服用的药量最多不可超过160mg;治疗总时间:三个月。
联合组: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治疗6h前,需禁止患者饮食,治疗时患者应持平卧体位,并通过静脉推注方法,将药品丙泊酚、阿托品注入患者体内;当患者睫毛反射反应消失、麻醉效果起效之后,再将药品氯化琥珀胆碱以静脉推注法注入患者体内,并给予患者实施加压面罩供氧,同时将牙垫置于患者口腔中,以手动方法操控呼吸机,启动电休克医疗仪,开始治疗。治疗期间的电量可应用患者年纪×5计算得出,脉冲宽度:1.0ms、电流:800mA、刺激时间:3-6s、频率:30-70Hz。治疗总时间:三个月;第1个月:3次/周;第2个月:2次/周;第3个月:1次/周。在此治疗时期内,给予患者齐拉西酮药物治疗,治疗方法与单一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比较二组患者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指标,治疗后采取患者血液,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D-NF、GDNF、NGF指标;比较二组患者电生理特征指标,治疗后通过脑诱发电位仪检测患者P300波、N2-P3波的波幅及潜伏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SPSS17.0数据统计工具完成计量、计数的整理分析,t、X2检测计量及计数准确性,P<0.05说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指标
联合组治疗后的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各项指标均高于单一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指标对比(±s)

2.2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后电生理特征指标
联合组治疗后的电生理特征各项指标均比单一组低(P<0.05)。如表2所示。
表2.二组患者治疗后电生理特征指标比较(±s)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疾病与机体额前叶、多巴胺能力、机体中脑边缘体系中的5-羟色胺出现异常有所关联[2]。
齐拉西酮具备拮抗多巴胺D2受体、1D受体、5-羟色胺2A受体的疗效,可以减轻精神疾病的症状,安全性很高。无抽搐电休克疗法是通过给予患者麻醉之后,再使用电刺激患者的大脑皮层,从而达到调节神经递质的效果[3]。当前的研究结果为联合组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指标高于单一组,电生理特征指标低于单一组(P<0.05)。因而知晓,上述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精神分裂病症,有助于提升治疗有效性。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疾病应用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后,患者的血清参数指标、电生理特征参数指标均能够得到显著改进。
【参考文献】
[1]李俊红,闫冬惠,岳远聘.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20,6(24):48-49,57.
[2]戴帷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采用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研究[J].世界复合医学,2019,5(5):22-25.
[3]杨茂增,叶秀儿,卢圳耿, 等.MECT分别联合奥氮平、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脂代谢水平及BMI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