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阳
湖北省利川市人民医院,湖北 利川445400
【摘要】目的:分析20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开展本次研究,在急诊内科选择200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区分急性腹痛的病症类型及其诊断方法。结果:200例患者,分别被诊断为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占比分别是55.00%、35.00%、10.00%。经由数据统计发现,所有患者分别接受了胃镜检查、心酶谱检查、血淀粉酶检查、腹部B超、腹部X线、腹部CT、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结论:急诊内科急性腹痛主要涉及妇科、外科、内科疾病,病情复杂多变,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效果,从而为患者选择对症治疗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急诊内科;急性腹痛;临床诊治
对于急诊内科来说,急性腹痛是常见症状,具有病发突然、病因复杂、病情严重程度不一等鲜明特点,同时,相关研究数据表明,急诊患者中30%以上主诉腹痛症状,其中25%需要紧急处理,一旦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或者处理不当便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就发病原因来说,急性腹痛可以区分为牵扯痛、类似内脏痛、真性内脏痛,牵扯痛也被称作放射痛,可以分成躯干性牵扯痛和内脏性牵扯痛;类似内脏痛即是腹壁、腹壁膜等受到物理性、生物性刺激引起的疼痛;真性内脏痛则是由于腹部脏器病变引起。本文将在急诊内科选择200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0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开展本次研究,在急诊内科选择200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200例患者,男性110例、女性90例,年龄处于24岁至75岁之间,年龄均值(49.4±3.5)岁,病发至就诊时间0.5h-5h,病程均值(3.0±0.8)h。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均出现程度不一的腹痛症状。
1.2方法
诊断方法:在接诊患者时,首先查看患者是否意识清醒,针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积极沟通,询问患者既往病史、腹痛发生时间、具体表现、腹痛性质、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其他症状表现;针对意识模糊的患者增进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者就诊前的疼痛表现;然后进行同意查体,明确患者体温情况、是否存在腹膜刺激征,然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辅助检查手段,如实验室检查:尿常规、血常规、血淀粉酶;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针对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即刻进行急救治疗,等待生命体征平稳再通过辅助检查确定病情。
临床表现: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所有患者疼痛部位主要在右下腹、中上腹、右上腹、脐部及局部、中下腹等,痛感主要为阵发性加剧、持续性疼痛、绞痛、刀割样疼痛,同时大多数患者并发尿频尿急、腹胀便秘、发热腹泻、恶心呕吐、头晕晕厥、咳嗽皮疹、下肢水肿、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查体时发现一些患者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少数患者出现叩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肠鸣音亢进等表现。
1.3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15.0进行数据分析,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利用t检验;使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χ2检测;通过分析如果P值小于0.05,则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1]。
2结果
200例患者,分别被诊断为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占比分别是55.00%、35.00%、10.00%。其中内科疾病110例,分别为20例肠痉挛、24例消化性溃疡、25例急性胃肠炎、41例急性胃炎;外科疾病70例,分别为10例胆道结石、7例肠梗阻、9例腹膜炎和消化道穿孔、10例急性胰腺炎、12例急性心肌梗死、22例急性阑尾炎。
经由数据统计发现,所有患者分别接受了胃镜检查、心酶谱检查、血淀粉酶检查、腹部B超、腹部X线、腹部CT、血常规、心电图等检查。如下表1:
表1 200例患者检查类型及结果(n,%)

3讨论
急性腹痛是临床急诊患者常见的主诉症状,但是患者病情具有起病急、病因复杂、严重程度不一的特点。急性腹痛患者首诊多在急诊内科进行,诊断是否及时、准确、有效,治疗能够及时改善患者疼痛情况,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机直接关系着患者安危。医疗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急诊内科医生更偏向于通过辅助检查确诊患者病情,部分医生甚至忽略体检的重要性[2]。但是,部分急性腹痛患者通过辅助检查并不能及时发展诊断作用,因此,加强体征检查和既往病史询问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急诊内科在急性腹痛的诊断中必须落实以下原则:其一,明确急性腹痛诱发因素,如妇科疾病、内科疾病还是外科疾病,予以对症处理;其二,明确既往病史,实行查体、辅助检查以及明确患者近期用药时,需要时进行会诊;其三,医生需全面掌握急性腹痛治疗措施,在患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由此明确诊断思路能够更进一步的让医生掌握患者情况,以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方式,达到快速确诊的目的。鉴于由于外科腹腔病症导致的急性腹痛较为少见,容易引起漏诊、误诊,所以必须关注患者是否是由于腹腔外系系统疾病引起急性腹痛,同时需充分考虑患者年龄情况,以尽快精确诊断进行治疗[3]。
综上所述,急诊内科急性腹痛发生涉及的疾病类型较多,主要包括妇科疾病、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病症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没有典型特征,因此需加强诊断,尽快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赵玉宝.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5):71-71.
[2]李德.内科急诊急性腹痛患者200例临床诊断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10):50-50.
[3]刘培育.3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