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实施分层化教学进行培优补差的教学探讨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3期   作者:何旺
[导读] 伴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深发展,以及新课标的深入推进,对于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引起越发的重视。

        何旺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第一中学

        摘要:伴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深发展,以及新课标的深入推进,对于与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也引起越发的重视。因此需要教师通过高效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帮助快速高效的提升数学基础。基于上述情况,分层化的教学策略开始广泛的实施,利用分层教学模式,来进行培优补差。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化教学;培优补差;教学探讨
高中数学是现代高中学校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必要学科。因此教师需要重点研究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如通过分层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同时又遵循了学生心智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让学生可以积极地体会数学知识的神奇魅力。
一、通过分层教学,实施分层化教学目标的激励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在掌握当前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师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将学习基础相近的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组,然后有针对性的对于不同学习小组的学生,开展具体不同家教学要求的的教学工作,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教学的目标也进行充分的分层化,尤其是让教学目标贴合学生的基础学情,通过制定出可行性的教学目标,然后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的具体的数学知识,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获得自身能力范围内的成长与进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的时候,不能放弃学习基础过于薄弱的学生,以及学习成绩过于优秀的学生,要从充分发挥教师的道德风范,认真对待每一名班级上的学生,利用教师自身的聪明才智,设计出合理科学的分层化教学手段,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一起学习进步。
例如,教师在讲解《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的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基础的探底,再结合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以及学习基础,然后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针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困生,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可以多设置一些基础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内容,为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由浅至深慢慢帮助学生进步,针对中等生,教师可以在基础知识内容中增添一些探究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内容,从而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进行锻炼与开发,最后针对优等生重点将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内容,从而不断开发优等生的数学学习潜力。
二、通过分层化的施教方式,有效的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在中学阶段,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数学知识。

学生在学习其中的重难点时,教师就经常性的发现学生的理解与吸收能力之间差距。正是基于上述的教学现象,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分层化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普遍反馈的教学重难点,进行分层化的教学,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形象的展示具体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或是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的空间几何体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充分降低了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与掌握,也体现了分层化教学的真实价值。
例如,教师在讲解《平面向量的应用》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有效将分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出分层化教学的优势。如教师在针对学习基础相对较为较弱的学生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其中的基础数学知识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模式呈现给学生,教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基础知识,在充分理解了基础的情况下,再来学习之后重点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提高数学学习成绩;而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点讲解放在知识拓展与数学思维的延伸层面,从而更好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通过这分层化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上都得到了进步。
(三)通过分层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经常性的使用到教学评价,但是针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教师不应当使用同一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这样非常容易造成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状态,以及学习基础优秀的学生产生懈怠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需要积极的运用分层化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学习基础学生使用恰当的教学评价策略。
例如,教师在讲解《集合的基本运算》的数学知识的时候,这一部分的知识对于部分学生有时会经常性的混淆各种集合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如何正确的使用数学符号等数学知识点。这是在学生进行课堂回答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的相应表现,进行综合性的分层化的教学评价,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相较于之前是否有了显著的学习上的提升,对于有了明显提升学生,那怕学生的回答的问题是错误,但是学生在错误中表现出的学习上的闪光点,教师也需要用分层化的评价给学生充分激励,从而帮助学生在上学的学习中逐步树立起信心。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分层化教学的优势,就需要重视对于学生学情的了解与掌握,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与提高,并且通过分层化的教学方式,开展培优补差,从而有效的提升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罗晓玲.高中数学"分层走班制"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云南安宁中学高二年级数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9,000(001):P.12-14.
[2]汪宗城.谈高中数学的分层教学法[J].中外交流,2017,000(008):P.181-181.
[3]陈小芳.基于大数据的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8,000(061):P.78-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