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丽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永安幼儿园 贵州省铜仁市 554107
摘要:幼儿在幼儿园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但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幼儿可以赢在起跑线上,逐渐的让幼儿教育小学化。这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幼儿教育也成为了基础教育阶段,非常关键的环节。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违背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并且给幼儿得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这一问题要引起幼儿教师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师
通常所说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在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幼儿教师将幼儿作为小学学生对待,这是一种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要积极地做出改变,采用科学有效措施,纠正这一失误,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特征,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由于过于注重高校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实践操作内容的基础之上,更关注幼儿的计算能力,拼音知识以及理论知识等的学习。并且希望通过短期的教学取得良好成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管教以及约束,并且希望所有的幼儿都能够变得更加懂事乖巧,并具备了较好的思维能力。这种长期的教育会禁锢学生的心灵,让幼儿从小就厌恶学习。
(二)家长方面的影响
家长由于受到片面性的赢在起跑线上思想理念的错误引导,导致大多数的家长都难以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在盲目的信任一些营利性教育机构教育思想的状况下,不断地增加幼儿的学习负担,让幼儿更加厌恶学习,并产生恶性循环。许多家长存在着比较保守陈旧的思想和经验,许多时候会强制性的要求幼儿学习一些超过现阶段年龄的知识内容,希望幼儿从小就赢在起点,殊不知这种状况会给幼儿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同时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幼儿园办园理念的影响
根据当前的幼儿教育要求,可以明显地发现幼儿园教育教学,应重视对幼儿的启蒙教育。并且强调在日常教育和活动过程中,从幼儿的认知和兴趣以及参与积极性等方面出发,通过幼儿分析、推理、对比等形式参与活动进行探究,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但当前的许多幼儿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理念方向存在偏差,同时也由于外部环境等的错误引导,虽然将幼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样,但幼儿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出现了教学低效性状况。
(四)教育制度等的影响
从当前的幼儿教育不难发现幼儿园的整体资源相对有限,并且教育资源缺乏均衡性。幼儿教育也没有与小学教育相互衔接,便早早地实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并且在进入小学考试中,也以汉字、拼音、唐诗等为主,这也导致了幼儿教育中超低年龄授课的状况。虽然再大的政策方面要求,社区都要具备幼儿园,单由于在办园过程中,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只能通过缴纳学费的方式维持幼儿园正常运转。这也导致了许多较为落后区域,缺乏优秀幼儿教师资源,最终导致幼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状况。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所产生的影响
(一)幼儿成长和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爱玩好动是每一个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未能按照幼儿发展特征所实施的知识训练,并强迫幼儿付出更大的努力过于超前的教育训练方式,并不能产生良好效果。这种急于求成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受到压制,难以产生兴趣。幼儿时常处于比较焦虑的状况下,幼儿被迫成为“小大人”,这种状况不利于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如果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时常强制性的要求幼儿长期保持一种姿势或注意力集中,这种比较单调的形式,会造成幼儿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并且小学化的教学方式,使幼儿丧失了游戏和动手实践的机会,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应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出发。幼儿的大脑发育需要多种因素的刺激,而幼儿园小学化教学只关注幼儿的写字、算术等这些训练,剥夺了幼儿参与其他活动的权利,这种教育方式是比较畸形的。
(二)不利于幼儿个性以及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正处于个性以及社会性发展的初期阶段,幼儿处于良好的环境当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形式学会与人交往,并且提升自己的控制行为能力逐渐形成良好个性。幼儿社会性教育也是幼儿教育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但在小学化教学影响下,学习内容等活动,占据了幼儿绝大部分的时间,幼儿很少参与交流互动。因此,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难以得到发展。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纠正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如果想要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从根本上解决小学化现象。幼儿园需要积极的纠正自身的教育理念,并且在教育过程中以幼儿为中心,更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借助媒体和社会舆论从客观角度去评论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负面影响,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家长转换自己的教育思维,防止片面性思想的出现。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更关注幼儿的情感素质和思维能力等的全面发展,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成长氛围。
(二)重视素质教育的作用
随着应试教育工作改革和优化,在幼儿教学与考核过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考核之外,还要关注幼儿素质教育评估,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幼儿学会思考善于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从根本上预防错误的学习观念和状态。可以参考素质教育改革背景,合理把控幼儿教育资源,尤其是在幼儿进入小学考试中不应只制定单纯的知识考核。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相关部门也应注重幼儿教育投资,基于幼儿教育充分的支持,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话分配。
(三)优化幼儿教育资源,
幼儿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都处于形成时期。幼儿的认知度只停留在教师以及家长的评价方面,由于较为偏颇的理解,导致了幼儿情绪化,针对这种状况幼儿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注重幼儿智力和情绪管理的能力的培养。与家长积极沟通实现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避免幼儿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过多的安排小学化的知识内容,增加幼儿的负担。
结语:综上所述,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幼儿教育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幼儿天性和兴趣发展培养幼儿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因此要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杜绝小学化现象,为幼儿创造一个比较轻松快乐的环境氛围,积极转变传统幼儿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且通过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有效转变当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状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与对策[C]//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
[2]来秀丽. 关于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J]. 学周刊, 2016.
[3]肖蓓蓓. 浅谈学前教育研究与质的研究的融合[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2(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