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旭
云南水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6501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项目建设企业越来越注重工程造价的管理。工程造价关系着整个建设项目中所有的经济支出,是帮助企业合理投入资金的关键工作。因此,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合理、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能够在项目建设中实现管理目标,从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企业;造价管理
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背景下,建筑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必须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管理。工程造价存在于工程项目的每个环节中,因此控制工程造价需要落实到工程建设施工的每一个步骤。研究借鉴先进的工程造价成果,能够对工程造价控制进行有效地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施工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
1.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在整个建筑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不够全面
在整个建筑过程中不仅包括施工阶段和验收阶段,实际施工前的建筑项目评估、设计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工程造价管理应该自始至终严格把控,不能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但是有些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大多注重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从而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的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这种具有倾向性的造价管理,导致了建筑项目普遍存在着投资超过限额的现象。
1.2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建筑行业中工程造价工作的实施相比于国外发达国家较晚,再加上对工程造价管理没有明确的标准。导致我国建筑行业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水平不够。其次,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出现无法人为控制的客观因素以及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工作的不重视,从而造成工程造价工作在实施时没有规章制度可依,没有固定的确定方法可用。一项建筑工程需要投入的物料数额巨大,且物料价格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使工程造价无法精准被控制,如果再加上管理不善的话很有可能使建筑企业的资金投入更大,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收益[1]。
2.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2.1深入研究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成果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的兴起时间比其他国家较晚,但是我国建筑行业不断的攻克一个又一个世界难题,从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建筑企业可以对国外的先进的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成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借鉴,从而提高自身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美、英、日本和德国等国家通过使用自己国家的控制方式,建立了比较科学、严谨、完善的管理制度。我国也正在跟随建筑行业发展的步伐,采取一些相对有效的法律法规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约束和规范。例如,有着百年工程造价管理历史的英国,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标准的工程量计量标准和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该体系中通过对工程量的统一计算,就能制定出该工程的报价合同。虽然,我国没有相较完善的工程量计量标准,但是通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能够大致计算出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其次,也可以通过研究日本的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日本的工程管理是针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并且能够做到严格的管理水平。虽然,我国在工程造价方面无法做到严格的管理,但是工程造价人员可以根据市场上的材料、设备的物价变化,做一个较为详细的调查和价格浮动区间范围的规定,从而控制工程造价不超过项目初期决策的资金投入标准。
2.2加强对建筑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由于贯穿了整个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不应该只注重施工阶段,企业应将所有实施阶段和环节都做到严格的管理。
首先注重项目决策初期和项目设计环节的工程造价管理。投资决策的决定,关乎着该项投资是否能够获得盈利,并且还能影响企业的投资效果。在投资决策阶段企业可以对建筑项目进行全面的专业的评估,力求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还要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技术问题、经营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做出规划。其次,加强对设计阶段的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设计人员对建筑设计时的方案优化,通过技术优化的手段间接控制资金使用。根据调查显示,设计阶段对整个项目的造价影响略低于投资决策阶段,但是影响比例高达35%至75%左右。其次,对项目施工阶段的物料采买、机械设备的租赁也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将施工期间的资金投入不超过工程预算的标准。建筑工程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由于贯穿了整个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应加强对整个建设过程的监管。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协调监管部门对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管控,从而达到缩小工程造价与投资差距的目的[2]。
2.3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在建设前期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从组织上、技术上和经济上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就是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以使各部分的造价有专人负责;从技术上采取措施就是严格检查监督各阶段设计,用技术经济的观点审查设计方案,深入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就是动态地比较造价的计划值与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根据设计的进展情况调整设计方案。工程造价的控制要有制度作为保障,建立健全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监理(含造价监理)和造价控制制度。实践证明凡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实行监理和造价控制制度的工程,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我国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尚未实行这种制度。由于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设计成果的造价会因为经验、水平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较大差别,设计思想的保守,又会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所以,实行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理和造价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2.4做好统筹审核工作
造成我国大部分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造价确定和控制工作无法落实到位的主要原因是,在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中管理侧重点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偏颇。首先,在工程建设中,大部分人认为只要在施工阶段控制好工程造价,就能保证不会超过预算标准。但是,通过调查显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项目筹划和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通常大于施工阶段。虽然在施工过程中投入的人员和物料、机械的规模是非常大的,但其波动性往往较小,且具体的成本数额通常是由前期的规划设计决定的。其次,国内的大部分建筑企业都在施工后做一些“亡羊补牢”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虽然这种做法会产生一些效果,但是也无法弥补前期的工程造价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建筑企业要做好工作造价的统筹审核工作。首先,要利用科学的统筹计算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前期工程方案中造价成本的确定与调控。工程造价管理中主要有重点审核法、全面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对比法、筛选法等审核方法。其中,重点审核法和分组计算法以及筛选法能够快速对工程造价组成内容进行审核,能在降低员工工作量的同时,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程度。全面审核法在针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中能够做到非常全面、细致的程度,但是由于需要从始至终对各个细节都要进行审核,所以会造成审核人员的工作量巨大,审核时间也更长。在实际工作中,建筑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审核方法。建筑企业在前期阶段做好工程造价的统筹审核工作,不仅有助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提高造价的监管质量,还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规划与成本控制,从而帮助企业减少支出,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3]。
结语:企业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要不断地寻找高效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另外,建筑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改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促使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浩.建设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和控制分析[J].四川建材,2020,46(03):212-213+215.
[2]王斯佳,徐菲.论EPC模式下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J].居舍,2019(35):172.
[3]杨洁云.试述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控制中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20(1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