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暖通施工技术要点与暖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发表时间:2021/4/2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35期   作者:王超
[导读] 暖通工程在传统生活当中,处于比较简陋的状态,导致居民在住房时
        王超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宁波     315100    

        摘要:暖通工程在传统生活当中,处于比较简陋的状态,导致居民在住房时,会出现冬冷夏热的状态,这就是暖通工程质量不足的体现,近几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暖通工程在某些方面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是暖通工程的技术工艺符合人们的生活要求。毕竟暖通工程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必须要进行全面的完善与发展。由于近几年网络的不断发达,人们对于建筑工程当中存在的一些施工环节也具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质量问题就首当其中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地方。接下来,将根据暖通工程中的技术重点和提高施工质量的方法展开讨论,一起来加强暖通工程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暖通工程;施工活动;技术要点;造价管控
中图分类号:TU8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十分关键,同时也应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为此,就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发展暖通工程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暖通设备安装质量,准确把握工程施工要点,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而这也是提高暖通工程施工质量及效率的重要手段。
1 暖通工程施工概述
        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所进行的与供暖、通风、空气调节等设备相关的安装统一被称为暖通施工。为保证供暖设备的安装质量符合相关的国家规定,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暖通工程安装过程的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设备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消除隐患,保障设备安装质量及后续的施工安全。施工暖通设备作为建筑设备的辅助工具,其在使用效果上直接与业主的居住质量及安全相关。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对暖通设备施工的重视度,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初期,对后续的暖通设备安装位置、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等进行科学规划,以此来提高暖通工程的施工质量。
2 暖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 孔洞预留
        暖通工程设备及其相关设备都是悬挂在墙壁上的,需要施工单位按照事先规划的设计图纸,在对应位置预留一定数量的孔洞,用来安装暖通设备。如果预留孔洞的位置、大小与施工设计图纸不一致,则会出现孔洞位置、尺寸不符的情况。这不仅会给暖通设备的预埋件施工造成难度,还会导致设备因安装位置偏差而在后续的使用中出现倾斜或坠落。因此,施工人员应就暖通设备的安装位置与施工方案设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明确暖通设备的安装位置,以此保障暖通设备的顺利安装。
        2.2 地暖工程的施工重点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对于民用建筑的暖通工程就极为关注,为宝恒居民在冬天能够保持基本的温暖,所以会采用低温热水的供热系统,供居民们进行使用。尤其是在中国的北方,该供热系统的使用十分常见,几乎每一座城市,家家户户都在利用该系统。之所以该系统能够受到广泛使用,首先就是因为它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较大的便利,其次就是这种地暖设计十分美观,而且符合环保的要求。那么这种供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格外注意。首先是保证底板的基本质量,地板首先能够留住温度,并将该温度通过反射膜带入到用户家中,并且使室内的温度能够持续保持恒温不会下降。其次就是针对民用建筑当中的一些特殊领域,不仅仅要保证地热功能能够正常使用,还要为管道做好防水工作,避免卫生间或者厨房出现渗水情况而影响了地热的使用。接着是针对地热系统中的压力进行实验,毕竟中国在进入冬季之后,通常会因为温度的下降,导致管道出现冻裂的状况,一旦发生那么就会影响供热性能,所以要提前进行试验。


        2.3 采暖系统
        建筑工程中采暖系统主要指的是地暖和空调。空调的安装较为简单,只需要确保孔洞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和悬挂外机支架的牢固性即可,而地暖的安装则较为复杂。在进行地暖安装时,首先要将铝塑热反射膜等保温材料铺设在地板上,以降低热量消耗、提升热传效果,确保保温材料铺设得平整严密,然后在其上面进行加热管道或热媒集配置安装。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固定加热管道外的卡钉之外,其他任何物品不得卡入地板铺设层。最后进行地热砂浆的施工,待地热装置铺设完毕后,还需对其运行情况进行测试。首次通暖应采用逐步升温的方式,将热水管道内的热水温度控制在25℃~30℃的范围内,且保持24小时,然后停暖 24 小时,再行通暖 24 小时,观察检测器是否能够达到设计温度。
3 暖通工程造价成本管控路径
        3.1 技术方面
        在对暖通项目的造价成本予以管控时,技术是十分关键的影响要素,不同的施工技术,所需要的成本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技术方案制订期间,相关企业要依据暖通项目的情况,对各项技术予以优化,确保施工品质的同时,尽可能运用一些节省成本的施工技术。另外,应当保证技术运用的精准性,防范由于品质出现问题而致使返工使得成本上升的现象。
        3.2 强化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
        在施工阶段,加强合同管理,严格把控施工阶段各项目的变更情况,如若遇到承包商不履行施工合同规定义务的情况下,可按照规定索赔,以防造价失控。有些施工企业为了提升中标率,会在招投标阶段压低报价,中标后再借助工程变更事件,让建设方增加项目投资,为了预防这一情况,在工程设计合同上,应该制定合理的规则,对变更设计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如有违规需扣赊一定的费用,如若必须变更,需各部门协调好,准备好相关文件,确保造价产生的合理性。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借助严格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来强化对施工进度、质量的管控,加大施工监管力度,明确各项目分工、进展情况,展开全面化、精细化造价管理,审查项目进度及造价产生情况,防止投资失控。
        3.3 工作管理人员促进对工程技术的管理
        如果设计图纸不存在较大的问题,施工单位不会对设计图纸进行更改,即使在检查和审核的过程中发现了设计方案存在问题,也会由工作人员向上级部门进行报告,上级部门进行批准以后,才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更改,整个过程十分严谨,更改过后的图纸,还会重新经过检验,才能够正式投入到使用当中。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也要符合实际要求,因为施工技术能够影响工程的整个质量和进度,所以对于施工技术可以按照严格的管理系统来进行。不同的施工人员所拥有的技术也有所不同,管理技术的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技术领域来安排工作,将技术的最优化发挥到极致。让每一个部分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清晰地了解到自己的技术需要。最后就是对资料管理技术的控制。毕竟在暖通工程当中,资料管理这一工作属于工作中的细节,不能够因为它的性质就忽视这一工作,毕竟工程产生的数据和资料,对工程之后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良好保存。技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奖惩制度或者规则,对该工作进行管理,保证数据资料的完整性。
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暖通工程施工之前,应该要做好施工准备,对于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及质量要进行严格把控,也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确保各项技术的质量,注意细节而且要落实到每处;施工完毕以后,要做好调试和校验工作。只有不断改进完善施工技术和体系,才能有效提高建筑暖通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赵爱梅.暖通设计中绿色节能技术实施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15):143-144.
[2] 陈慧子.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与暖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J].门窗,2019(17):8.
[3] 徐维广.建筑暖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3):37.
[4] 石锦东.建筑暖通材料造价成本控制[J].居舍,2019(08):30-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