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动机风扇对空调制冷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36期   作者:李豪杰
[导读]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汽车空调的舒适性和制冷效果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李豪杰
        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江苏 徐州 221100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汽车空调的舒适性和制冷效果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空调作为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越来越高。空调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制冷故障无法制冷或者制冷效果不好,因此必须有效的检修方法及时处理制冷故障。汽车空调出现故障时,人们通常只是体感上空调制冷变差了,但故障的根本原因有可能是发动机工作状态异常导致。本文就汽车空调制冷与发动机的影响关系进行解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汽车空调;发动机;离合器;降温
1引言
汽车空调制冷故障时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去分析排查,以故障现象为基点拓扑所有的影响因素,再根据影响因素反向推论导致结果,互相印证。空调制冷效果不好与发动机状态、操作使用、控制器等息息相关,可以采用排查法一一验证。
2制冷原理
2.1压缩过程:将流经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输送到冷凝器。
2.2冷凝过程: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却,使其变为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送入干燥瓶。
2.3干燥过程:将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过滤,除去制冷剂中的杂质和水份,送入节流阀,并储存小部分的制冷剂
2.4膨胀过程:将过滤后的中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利用节流原理,使其转变为低压雾状的液/气态混合物,送入蒸发器。
2.5蒸发过程:低压雾状的液/气态混合物流至蒸发器,吸收周围的热量而汽化,达到制冷的目的
3故障解析
3.1故障现象:某车型空调出现压缩机频繁吸合断开故障,导致驾驶室温度较高(26℃)制冷效果差。
3.2故障原因初步分析:①.由于压缩机启停特别频繁(15秒出现2次)通过电气原理图排查,造成上述故障的原因基本确定是压力开关动作导致。②.压力开关时刻检测系统压力,当压力异常时系统出于自我保护,压力开关断开,压缩机断电停止工作。造成压力异常的原因通常有:冷凝器散热效果差、制冷剂充注过多或者过少。
3.3验证排查:①. 通过短接压力开关使其一直处于导通状态,压缩机不再出现频繁启停;进一步确认是压力异常导致的故障,故障再现时检测系统压力发现高压压力过高达到3Mpa(正常值1.45Mpa)。②.检测系统常态压力为0.7Mpa(正常0.5-0.7Mpa),通过重新加注制冷剂和释放少量制冷剂都不能解决故障,基本可以排除是制冷剂过多或过少导致。③. 故障再现时检测冷凝器进风风速为0.8m/s左右,而系统正常工作时冷凝器进风风速为2m/s左右。初步确定是由于进风量过小导致冷凝器散热效果差,系统压力过大,造成频繁启停。
④通过查阅发动机状态发现发动机风扇为普通硅油离合器风扇,进一步了解到普通硅油离合器风扇是完全依靠机械结构控制器的风扇,空调制冷模式下需求的较大散热量与发动机风扇是否提高转速没有直接的关系。

    普通硅油离合器风扇利用中间位置的温度感应阀片控制硅油的开启和关闭,当传感器探测到进风温度过高时开启,此时风扇与发动机啮合转速同步。当传感器探测带进风温度降下来时关闭,此时风扇与发动机不啮合,风扇低转速。
3.4初步结论:
该车型该故障是由于采用了普通硅油离合器风扇导致。为进一步验证结论将普通硅油离合器风扇改为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进行验证。
3.5改进后验证:
针对改进后的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进行实车验证,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总结
①试验期间压力值一直保持正常,高压处于1.3-1.4Mpa左右(压力开关跳开值为3Mpa);
②室内初始温度为38℃,开启空调半小时后驾驶室各测温点温度达到21℃,出风口最低温度达到5.1℃,驾驶室整体温度可以保持在22℃,体感凉爽,解决故障。
4结束语
        汽车空调制冷与压力、散热量、制冷剂的加注量密切相关,在分析排查故障时可以采用排除法进行验证,找到根本原因,提供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并对改进措施进行验证,解决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孟湘.《汽车空调原理、结构、安装、维修》[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
[2]罗国玺,石爱勤.《汽车电路分析》[Z]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9-3-1
[3]   肖鸿光.《汽车空调》[Z]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1
[4]   关文达.《汽车构造》[M]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版 2009年1月1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