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宏启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管理中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建筑工程承包模式变得丰富多样。建筑工程EPC总承包模式本身就具有实用性,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筑工程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实用性、美观性和经济成本,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社会效益,亟需得到解决方案。为有效解决该问题,EPC总承包模式运应而出,本文通过对建筑行业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风险及其控制措施进行简要的阐述、分析,从而探究其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及优化措施,以期为我国未来EPC项目的发展、应用做出理论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1 EPC总承包特点
EPC模式是一种集设计、采购和施工于一体的总承包模式,EPC总承包方具有多重身份属性,工作对接的是整个工程各环节,涉及到很多种类的合同,数量繁多且复杂。合同是EPC总承包商的核心部分,应该高度重视合同管理工作,采取强有力的保证措施,努力实现各项合同目标。EPC对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性能监测有积极影响,将具体的实施和管理技术相结合,有效解决工程规模大、工期长、工程不确定性等问题。EPC总包有一个特点就是采用的固定总价合同,这就控制了承包商不能调价。EPC模式的出现在普及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大力发展,但在国内还处于探索阶段,给传统的经济组织形式造成了冲击,还没有被广泛认可和接受,即使在政府推动下,EPC模式也是缓慢推进并应用到各行各业。
2 EPC总承包项目中存在的风险
2.1对于项目采购阶段存在的风险
在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中,存在着一定局限性,我们所采用的总价合同方式,会导致承包方承受更多的采购风险。这就会影响到投资者的经济效益和长远投资规划。建筑工程中设备采购、原材料采购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是占据很大比例的,这些项目成本在EPC管理模式下同样占据大笔费用。这就对采购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供货商所供应货品能否满足需求,其专业技术能力如何,能否做到货品保质保量,减少运输中的损坏。这些都是易因外界因素转变的不可控情况,采购人员需要对这些全盘掌握,才能做到顺利推进工程建设。
2.2所选承包方进行习惯不同
工程项目管理是整个项目进程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有统一的管理无论在沟通上还是流程上从始到终会相对顺畅。而EPC总承包就是将项目分包出去,而不排除这些分包单位再进行二次分包,这样就会导致缺乏专业的有效的责任管理部门,也没有足够的专业管理人员。分包单位的很多管理人员也是兼职,缺乏专业管理技术,而且分包单位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管不住、不敢管的现象。这种情况对现场的安全管理重视程度就会不高,具体施工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同时也会使得在最终方案确定沟通上存在困难,如何优化初始方案,进行好专业上的衔接工作成为难题,从而延误施工的进度。
3 EPC总承包项目的风险控制
3.1 EPC模式的技术和管理
首先是设定项目目标,才能更好推进项目后续工作进程。EPC模式下承包商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要熟悉生产工艺全过程,能准确把握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起到掌控全局的作用。EPC工程中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和安装都与前期设计紧密联系,采用EPC 模式能够有效控制设备和原材料采购的投入成本,把控品质,尤其是需要特别定制的货品,一定是设计先行,前期奠定好基础,后面采购和施工并行,以便按照约定时间完成工期。同时需要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工程的每个步骤进行严格把关,注重施工人员的分工协作,避免出现超支,也预防超支所带来的弊端。
3.2费用管理
费用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EPC 总承包商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费用管理工作,以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1)建立项目费用控制体系文件。项目费控体系文件应包括项目资金计划、分包付款规定、收付款台账、变更规定、现场签证规定等,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费控管理资料要严格按照体系文件进行编制,保证费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2)编制项目标后预算,强化预算管理。合同签订后,项目部应及时编制项目标后预算,确定项目的预计分包成本、管理费、税金和利润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按照预算定期进行对照性分析,如有偏差要认真分析原因,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少偏差。(3)加强过程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EPC 总承包商要及时申请、催收工程款;要根据现场完成情况,认真审核分包商已完工程量,确保分包款不超付;在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安排分包付款时间,保证项目现金流;及时收集与费用有关的支持性文件,为项目结算做好准备。
3.3施工安全控制
EPC模式下业主对安全的监督力度有所降低,因此需要联合体总承包单位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本项目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管理手段,主要体现为BIM技术的应用。由于传统的施工方案只能利用文字结合二维图纸进行施工顺序及工艺的说明,但对于涉及一些复杂节点和众多相关专业间的相互空间关系便难以清晰阐述施工要点措施,更难以发现相关各专业间的协同配合关系,这样就无法准确预测和保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可能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和阻滞。利用BIM的模型虚拟施工技术,能直观、精确地反映各个建筑各部位的施工工序流程,管理者便可通过储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实时了解各施工设备、材料、场地情况的信息,以便提前准备相关材料和安全措施。
4 结束语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能够使工程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在资金安全、施工质量方面都有显著改善。应用EPC总承包模式去管理工程,需要充分调动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各自的优势,施工单位应积极发挥工程施工经验和管理优势。施工过程以成本控制为主要导向,也结合现场发生的问题,提出的施工反馈意见要有充分的检验依据。由传统施工总承包向 EPC 新模式的转变,充分发挥EPC总承包的优势,最终实现EPC工程总承包安全管理,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潘政伟,吴瑞,李凌.浅谈民用建筑EPC工程总承包管理[J].安装,2016 (11):9-10.
[2]戴维梁,吴晶.浅议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在应急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6.35(9): 51-53.
[3]曾昭明.浅谈设计企业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17.35(15):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