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阶段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控制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5期   作者:孟阳
[导读] 在智慧城市建设形势下,综合管廊工程备受关注。
        孟阳
        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50001
        摘要:在智慧城市建设形势下,综合管廊工程备受关注。以往市政工程要占用大面积的地上空间,并且维修养护工作会对人们的出行有很大的影响。加速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能够提升地下空间使用率,推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提高工程建设有效性,在设计阶段就要重视工程造价控制,从而提升工程施工质量,降低成本。因此,本篇文章将针对设计阶段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控制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阶段;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及对策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重点是集中电力、供水、通讯与燃气等多种管线,设计在市政道路地下空间内,最后构成集现代化以及集约化于一体的市政基础设施。伴随国家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奢华,为有效地控制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成本,务必要强化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对于潜在问题给予合理的解决措施,唯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利用投资,为社会创造出最大价值。
        一、综合管廊项目的重要价值
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在城市化建设或是基础设施方面,都很大程度转变了人们的生活。即便地上建筑高速发展,可是地下工程并未有实质性的变化,仍然停滞在以往形式上。例如城市街道的网式架线形成的网状形态,不但对人们出行安全有一定的影响,也会降低城市化建设的美观性。所以,若要彻底解决此类问题,就要加大地下空间的利用率,重视合理运用地下空间,即便此项工程的的投资成本巨大,可是基于长远发展角度而言,此项建设尤为关键,地下综合管廊是目前地下工程项目建设的根本内容,能够科学合理的集成人们生活所需电能、水源以及热电等设施管道,不但便于后期的维修,还可以确保管道的安全。可是要特别注意,因为具体项目建设要大量的成本投入,工期长,因此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合理控制尤为重要。合理控制项目造价,不但可以确保结构的合理性,还能够提升资金成本的使用率。综合目前综合管廊设计工作的研究,设计阶段造价工作首先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估算编制,其次是初步设计概算编制,最后是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在设计过程中,无论是设计人员或是造价人员都要基于经济层面着手,充分观察工作当中工程造价的相应变化,然后在对成本目标进行确定,科学应用创新思维,给予优质的工程设计方案。并且造价人员需要全程参与方案的设计,如此不但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还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二、当前设计阶段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人员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
综合管廊是市政建设的基础工程,具体设计工作中涉及专业领域广,包含建筑结构、岩土、供配电、给排水消防、监控等专业,还需要结合现状市政道路及管线,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当前,我国综合管廊发展正在初步阶段,能够参考的资料并不充分,所以对于概预算专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水平具有很高的标准。若聘用人员对实际施工环节没有全面的了解,极易在测算中对一些费用有所遗漏,造成最后测算结果和实际具有一定的偏差。
(二)勘察设计周期不合理
综合管廊工程,经常被作为当地政府建设的重点项目,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在勘察设计周期上,常常面临决策匆忙、工期紧张的局面。对于影响综合管廊造价比较重大的因素,在前期决策阶段,无法进行充分的设计比选。初步设计阶段往往缺乏初勘资料,在对地基、开挖支护基坑施工处理过程中选用费用较高的方案,如此不但不能有效控制项目造价,还会对总体设计结构造成很多的影响,对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不利。
(三)缺乏地下管线的统一管理
市政地下管线包括供水、电力、通信、燃气等管线,当前地下管线缺少完善合理的统筹规划,各管线管理体系和权属比较繁琐,管线入廊缺乏积极性。如此对管廊设计规模具有极大的影响,按照具体工程方案费用进行计算,每增多一舱体对土建造价便会提升约20%。


        三、设计阶段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控制合理对策分析
(一)提出明确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政府有关部门在对当前技术规范、预算标准以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制等相关内容充分了解后,对目前综合管廊项目具体状况,给予明确的建筑标准,同时提出相应的标准体制。在设计工程前,要在多维度着手,全方位贯彻成本意识理念,全面体现控制项目造价体系,并强化设计成本管控力度。政府相关部门要组织有关专家以及技术人员合理调整勘察设计周期,在前期做好充分的设计比选,如此不但可以减少设计变更,还能够降低成本风险。
(二)充分借鉴先进经验与技术
在长远发展角度分析,国家综合管廊项目设计务必要突破以往建设以及运行模式的约束。综合土地资源的相关体系,例如招标、挂牌等形式,出让管廊地下空间权益,如此不但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参与,还能够确保综合管廊的相关效益。并且还要充分引入国内外成功经验,并搜集和管线相关的信息资料,如此不但能够为日后规划给予合理的参考依据,还能够顺利完成地下管廊工程的设计工作。
(三)充分应用BIM技术
在设计阶段,无论是选用方案或是限额设计,都需要在多项化解中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例如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核等环节。应用此项技术展开限额设计,不但可以展开3D可视化设计,还能够为实际协作设计给予合理的平台。并且,在此项技术的引导下,软件能够输出各个方面的信息资料,造价部门就可根据专业需求获得需要的信息,并且可为日后工作打下基础。若在设计阶段要转变方案,只需重新输入相关数据,就能够得出改动后的成本,如此不但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还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管控力度。此外,应用BIM技术展开概算,有利于模拟和成本核算,为日后施工管理打下良好的根基,使得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等充分沟通掌握信息。如此不但可以防止设计工作发生脱节的情况,还能够提升总体设计水平。BIM技术碰撞检测在相同的条件下开展,不但可以自动模拟构建相碰撞的过程,并且还能够发觉潜在问题。综合相关分析能够看出,此项技术在综合管廊中非常重要。经过在根源控制设计的变动,酱烧变动后的成本投入以及施工工期,不但可以符合目前建设需求,还在工业等领域具有一定的作用。
(四)提升专业人员的综合素养
在新时期形势下,加强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转变其工程造价管控意识尤为重要。经过在设计阶段应用竞争体系,并把绩效与投资控制充分结合,不但可以提升设计人员对于工作的热情度,还能够强化工程设计紧迫感。并且为设计方与建设方建立交流平台,构建激励与沟通体系,推动限额设计在达到建设标准的根本上,能够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真正落实。在初期设计完成后,要组织咨询闭门,参建单位等相关人员对方案展开合理的判断,对各项方案的利弊进行分析,最后选用最合理的一项。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分舱、入廊管线的种类以及尺寸等,如此有利于在根源处有效控制项目造价。对于不断发展的市场形势,设计人员要率先掌控市场动态,充分了解掌握先进技术与材料等方面的内容,如此不但可以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还能够强化综合管廊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先进性。
        结束语:
由此可见,因为设计阶段综合管廊项目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因此对工程造价管控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在新时期形势下,伴随科学技术的广泛使用,设计工作人员要综合以往累积的经验,充分引入先进技术理念,对具体发展中的问题给予合理的处理措施,唯有如此才可以合理控制设计阶段的项目造价,提升具体的投资成效,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晋豪.设计阶段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控制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镇建设,2020,000(011):260.
[2]何嘉仪.设计阶段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控制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000(004):231-233.
[3]淡华剑.基于设计阶段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控制的问题分析[J].建筑与装饰,2018,000(013):62,64.
[4]杨红.设计阶段综合管廊工程造价控制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8,000(010):P.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