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期   作者:吴剑华
[导读] 市政工程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吴剑华
        广西农垦昌菱农场有限公司 广西防城港 535500
        摘  要:市政工程在现代化城市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决定城市功能多元化的基本手段,因此加强对市政工程的管理能够有效推进城市的高效发展,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市政工程的特点,同时分析了目前市政工程管理的具体现状,并就此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希望对市政工程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特点;现状;解决措施

        1.前言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政工程加快推进了公共基础产业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了当前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重新塑造了现代化城市的面貌,加快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市政工程自身的复杂性特点,使其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无法有效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因此加强对于市政工程管理现状的研究能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从而使得市政工程质量得到控制,进而不断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2.市政工程的特点
2.1不确定因素多
        市政工程涉及范围广、投入量大、公益性高,这些优势和特征都决定着在市政工程实际施工中往往受到诸多因素:自然环境、人文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群情舆论的干扰。同时,市政工程的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受益者和大众等作为市政工程项目的直接受益者,也有很大可能会对工程建设实际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都给市政工程的施工带来了许多的不确定性。
2.2受拆迁或政治影响
        市政建筑工程大多数都是属于普通的民生建筑工程,以对老城区进行改造的项目建筑为主,因此如果涉及到对老城区的新民居进行拆迁和改造、拓展道路展街等,会给老城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增添诸多不便。由于建筑工程所涉及到的经济效益,使其在拆迁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同时,市政建筑工程项目通常都和政府形象相联系,在当地起着一定的政治作用。因此,居民利益是直接影响整个市政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2.3牵涉面广
        市政建设投资项目多由中央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因此也会涉及到地方财政、审计、规划建设、文化等多个部门以及不同的设计单位、施工承包企业、监理等不同机构。这些行政部门和其他单位由于存在利益分配关系,会因此产生各种经济利益纠纷,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执行。因此,必须切实做到统筹兼顾,避免某一方面的严重缺失而影响到整个建设项目。
3.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3.1市场管理混乱
        对于一些市政建设工程来说,所涉及的部门比较多,主要都是由建筑行政的主管机构来负责,这就导致某些建设企业直接根据自身标准开展管理,忽略了项目的统一化流程,不利于各项合同管理的统一化管理,进而最终导致工程监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甚至会因此缺乏基本的建设工程相关合同。有些建筑企业因为缺少了规划允许证、施工允许证以及监理手续等条件,在未经过严格审批和手段的情况下进行了操作,盲目地追求自己的个人业绩,忽略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合理性,使得后期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乃至应用存在很大的缺陷,极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
3.2缺乏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在对市政建筑工程的管理中,由于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考虑更加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手段,使得部分管理者对于现代化技术认识以及应用仍然存在十分严重的缺陷,并且很大程度上缺乏对现代化建筑实际的综合性运用。在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市政建设中,管理的绩效指标都比较落后,而且其建设的效率相对来说比较滞后。

但是,目前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己经实现了数字化和无纸化办公,实现对工程管理的全程透明化监管,更加精准的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针对性把控,通过将相关信息技术直接融入到市政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中,能够不断完善和改进市政工程管理的措施,大大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3.3质量保障意识淡薄
        目前,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施工单位都需要高度重视上级的检查,盲目追求工程项目的期限,而忽视了工程项目质量。结果最终造成频繁出现质量问题,而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也未能做到对于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落实,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的实施相对保守落后,严重拉低了整体工程项目的水平。比如,在进行道路及地铁建设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项目相关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工程质量不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很容易给项目带来安全质量隐患。另外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技术数据不能与项目进度进行有机结合,甚至偶尔发生虚假数据,破坏了工程质量管理的整体性。最后,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作业不规范,工程质量不达标,得过且过。
4.市政工程管理的解决措施
4.1提高施工管理者的监管意识
        就施工单位的管理者来讲,提高对工程的监管意识,才能增强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关系到国民生活与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建设的标准化,能够使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程加快,为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建筑行业从业者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素质,责任感不抢,因此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落实责任机制,明确规范不同部门岗位的监管内容和职责,认真学习并掌握具体的监管工作流程与内容。施工单位可效仿同行业内规模较大的建筑单位所制定的管理制度,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工程监管工作者能够在制度的约束下形成责任意识,为实际监管工作发挥作用。
4.2重视技术研发与创新管理
        市政工程管理更加侧重于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以此来实现质量的技术性突破,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应侧重于管理技术以及施工技术的应用,严格规范落实各项技术的应用标准和内容,积极引导相关人员应用新技术,打造科技性创新平台,尤其是需要学习先进的国内外成功管理案例,并结合具体的市政工程管理情况进行完善和优化,在保证工程管理质量的前提下打造一套具有城市特色的管理技术体系。在技术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成本的控制,加大对于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从而实现以高、新、尖、难等工程技术为铺助,以高、新、尖工程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格局。在对项目管理中要通过严格的项目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项目革命性创新和鼓舞人才的激励机制,通过清晰明确的人才成长与奖惩机制带动市政工程管理的技术性规范。
4.3提高市场规范化管理
        事实上,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将会直接影响着最终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与质量,同时也包含各种安全隐患问题的控制以及责任机制的划分与落实,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严格的法律约束。所以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必须加大对市场的规范化管理,细化明确相关监督指标以及管理内容,统筹协调整个市场的标准,加快推进诚信体系的建设。对于在工程管理中所涉及到的各项建筑勘察、设计质量文件以及具体的建筑施工材料等等,一旦发现其不符合规范标准将予以退回,甚至还要对情节严重的予以立案调查,避免出现责任不追究问题不改正的现象,有效确保我国市政工程管理市场的严谨性,进而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5.结语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严格实施对质量和成本的控制,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法,降低市政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和费用,保证其工程质量的顺利达标。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要在工程施工的实践中认真地结合自己的工程实际,不断地完善和创新项目的管理机制,提高项目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实现更加优质的项目建设与管理。
参考文献:
[1]董翰翔. 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探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023:017-018.
[2]逯禄通. 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措施探究[J]. 建材发展导向, 2018, 016(002):325.
[3]许文娟. 浅谈当前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及解决对策[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00(012):3795-37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