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期   作者:朱忠厚
[导读] 保障桥梁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需要注重采用先进有效的施工技术。
        朱忠厚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保障桥梁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需要注重采用先进有效的施工技术。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优化桥梁结构,控制施工流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当前桥梁工程项目中广泛使用,对于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工程总体建设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就该技术运用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桥梁施工;大跨径连续桥梁;连续桥梁施工
        引言:
        现阶段,大跨径连续桥梁是现阶段桥梁施工中的主要结构形式。大跨径连续桥梁通常跨径超过100m,具有形变量小、稳定性好、抗干扰性能强等特点,将此类结构应用于桥梁施工中可减少桥梁投运后的维修工作量,使桥梁整体使用寿命大幅延长、桥梁跨越能力显著提升。在具体施工时需加强桥梁基础部分、索塔与上部结构施工技术的使用,提升桥梁整体质量与使用性能。本文就此展开探究。
        1桥梁施工类型
        1.1.1悬索桥
        悬索桥施工主要包含以下四个环节:①吊装环节,需沿跨中心至两边进行吊装施工,结合塔顶实际位移量进行索鞍偏移量的调整,保障合龙段安装符合施工要求;②架设锚道,需密切观察索塔两侧水平力、确保符合设计要求,随后完成中跨锚道面与边跨的架设;③调整悬索,基于数学模型计算出悬索的拉力数值,依据标准数值完成悬索的调整;④锚碇大体积混凝土,在此环节注意控制好施工温度,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或变形问题。
        1.1.2斜拉桥
        通常斜拉桥由主梁、索塔、斜拉索组成其上部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桥面吊机与梁端牵引导向一体化装置,减小悬臂前端的荷载。在主梁悬浇施工环节,需将合龙段高差控制为±30mm、挠度误差不超过±20mm、轴线偏位误差为±10mm、线性误差不超过±40mm。
        1.1.3拱桥
        在大跨度拱桥施工环节,需预先完成拱肋的预制处理,保障拱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依次完成钢管拱肋安装、吊装绳索,综合运用索拼法、支架吊装法等工艺完成构件安装处理。
        1.1.4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常采用悬臂施工法、顶推法、移动模架法、逐孔架设法等施工方法,其中悬臂施工法需沿桥墩两侧对称逐段完成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强度达标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并移动模板与机具进行后续施工作业;悬臂拼装法指沿桥段两侧对称完成预制节段块件的安装工作,在张拉预应力筋后使悬臂不断接长、至合龙位置为止[1]。由于在悬臂施工环节常出现墩、梁无法承受弯矩的情况,对此需做好墩、梁的临时固结处理,待悬臂施工至少有一端合龙后再恢复至原结构。
        2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运用
        2.1上部结构
        ①梁段环节中,存在着复杂的部位结构关系,再加上实际受力的面积和点都较大,混凝土施工放量较大,钢筋密度较高,预应力管道施工中纵向十分集中,切实有效控制好结构的总体强度,将裂缝问题控制在最小限度内。②梁段环节施工过程中,在梁底板顶面最低处,设置箱内排水孔,强化排水孔的安装效果,需要能够充分结合设计人员的意见,选择最佳的排水孔位置[2]。③悬浇施工作业进行中,需要按照箱梁的各个工段情况,控制好挂具、挂篮移动情况,同时需要针对钢束的张拉施工加以有效管理,以同步、均衡、对称的原则开展浇筑工作,确保梁段施工的效果。在浇筑边跨的过程中,采用一次性浇筑作业方式,能够起到良好效果,减少重复性操作情况的出现。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既定恒载数据,实施支架再预压施工。


        2.2基础部分施工
        1)深水承台施工,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时往往需在深水区设置承台,通过缩短孔柱间距克服水压和水流影响,增强承台构件的稳定性,然而由于承台规格较大,一定程度上将增大具体施工的难度。对此可借用钢套箱、钢吊箱应力提升承台的稳定性,在水下开展钢吊箱的吊装作业,在深水区完成封底,保障整体安装工序的准确度,同时将护筒埋设在深土层中、将顶板安装在顶部位置,并固定好钻柱,以此完成钻孔平台施工,保障、提升钻柱稳定性与承台建设质量。2)地下连续墙施工,作为大跨径连续桥梁的基础结构,在地下连续墙施工环节需预先清除河床上的杂物,随后完成钻孔开槽与对接工序,设置好钢筋笼、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借助地下连续墙施工作业有效削弱施工过程中振动、噪声的影响,利用地下连续墙的刚性与防渗性能为后续桥梁基础施工创设良好条件。3)大型沉井施工,沉井基础设施的体积、埋设深度、承载面积均较大,可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与垂直荷载,常用施工技术包含着床、深井锚墩、终沉技术等。
        2.3混凝土施工作业
        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同样需要发挥混凝土作业的优势和作用,其中主要是使用了超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确保基础底板的使用质量,这是因为混凝土发生微膨胀产生的预应力补偿收缩应力,会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混凝土内部温度也会产生应力,这对于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具有良好效果[3]。把握混凝土施工质量,将能够控制好整个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这其中需要重点控制好混凝土原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现场环境,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工作,确保混凝土施工效果。
        2.4挂篮与合龙段施工
        2.4.1挂篮与边跨现浇段施工
        在挂篮施工环节,依照挂篮拼装、预压、行走、结构拆除的工序开展具体施工作业,严格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挂篮拼装、及时进行检测,将挂篮构件运送至施工现场,并安装在已浇好的顶面位置,开始进行组装工作;在挂篮预压环节,需围绕腹板位置采用安设反力架的方式进行挂篮的加载预压,注重做好挂篮安全性能的检测工作;在挂篮行走环节,主要需落实锚固、吊带、底平台与模板的处理;待完成箱梁混凝土灌注作业,且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需依照先前安装顺序逐一完成挂篮模板的拆除工作。
        2.4.2合龙段施工
        在合龙段施工环节,依照先合龙边跨、再合龙中跨的方式开展具体施工。在合龙前做好检测工作,拆除挂篮、压重,随后进行合龙束的穿束工作,依次完成吊架安装与水箱配重,开始绑扎钢筋、完成预应力管道与模板的安装,做好刚性连接,完成预应力束的临时张拉处理;接下来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配重的卸载,并落实混凝土养护管理,最后进行预应力张拉与压浆作业[4]。在此过程中,需确保各工序环节间具备良好的衔接度,防范因出现漏洞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
        2.4.3应力控制
        在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过程中,需注重加强对施工荷载应力、收缩应力与稳定应力的控制,结合桥梁施工期间的受力情况进行控制方案、控制指标的设计,并采用预埋应力应变测试元件的方法实现对桥梁结构应力变化情况的实时检测。倘若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存在桥梁挠曲问题,需合理调整施工参数、控制桥梁线形,保障提升桥梁施工质量。
结语:
        总之,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基础施工、上部结构以及混凝土施工内容进行充分有效的控制,更好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切实提升其整体的建设水平。在未来桥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桥梁工程施工水准要求较高,需要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持续优化和改进,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水平,服务于各类桥梁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梓人.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30):65.
[2]郑文超,张伟.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0):127-128.
[3]罗东志.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难点及策略分析[J].门窗,2019(18):63+65.
[4]施露.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7):48+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