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施工中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思路构建

发表时间:2021/4/22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3期   作者: 郭建坡
[导读] 市政道路分类较多,主要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类型。
        郭建坡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要】市政道路分类较多,主要有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类型。主干道,正如名字所暗示的,也是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对城市建设和交通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主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也把人们生活的主要载体联系在一起。混凝土施工技术也是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段,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将对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影响到我国在市政道路开发过程中的行车舒适度和可用性。因此,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有必要提高和改进我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对于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将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道路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的建设对于文明小镇和城市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人行道干净整洁,改变了城市的面貌。城市的建设始终都离不开道路的建设,而现代混凝土道路是在现代市政道路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施工模式。因此,对于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包括了施工前的技术准备、人才匹配和后期市政道路的养护等方面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其施工效率【1】。
一、市政道路混凝土技术
        现代城市道路建设90%采用沥青混凝土建造路面沥青混凝土技术,无论是对施工、路面质量还是市民出行都十分有利,而混凝土可以作为主要路面施工原料,主要是由于自然优势,如机械性能要求低、经济要求低、耐久性强等优势。通过实际研究发现,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是沥青混凝土所采用的材料,同时也是构成沥青混凝土稳定、可持续的结构特征的重要因素。
二、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需求不断提高,这一背景也促进了市政建设项目快速发展的步伐,进而影响了社会发展进度,促进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但通过对当前市政道路建设的研究发现,市政道路建设中混凝土施工仍存在许多问题,现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如下:
        1.材料配比方式不科学
        在混凝土的配置上,控制材料配比是基础,也是施工环节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在施工环节,由于缺乏相应的计量设备,使得原料匹配方法不准确。这种情况下,此类问题的出现使得水泥的使用在比例分配环节存在严重问题,甚至出现混杂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严重影响市政路面的平整度。
        2.水灰比控制不严格
        在混凝土材料混合环节,如果原料比不能进行更准确的研究和分析,就容易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混合坍塌的不确定性,这样的问题会使水灰比不能更科学地处理和控制,甚至会对混凝土施工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模块设置不科学
        市政道路的平整度、安全程度与模块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模块顶板上部的水平撑及其支撑连杆的高度及稳定性都会直接影响到路面本身的平整度和安全程度。因此,应进一步增强在模块设计环节中的模块接头质量控制以及对实际施工流程的认识,以保证市政道路的平整度及安全程度。
        4.施工技术不达标
        混凝土路面已经逐渐成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的首选,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时,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混凝土路面浇筑施工技术,以此来保障道路建设施工的质量。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主要包含混凝土路面工程材料的选择,选用质量检测合格、材料互相匹配、制造标准达标及摊铺工程材料符合要求的混合料,施工工艺的选择,温度、湿度、耐久性的控制等。许多混凝土路面受到破坏是由于施工技术不到位,将会直接影响到市民的出行,也会影响建筑施工单位声誉的提高和发展。因此,重视现代道路施工工程技术,培养现代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施工管理不到位
        市政道路建设不仅需要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专家及管理人员,还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这些都是路面施工实施的重要力量。道路施工质量的最终呈现方式取决于施工人员的努力程度,而这些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他们从事体力劳动,听取上级安排的特点,让他们对施工要求几乎没有意见,所以这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

如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施工质量控制意识是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须慎重考虑的问题。通过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控制施工质量,为建设单位增效创收。
        6.公路养护不规范
        市政道路建设共三个环节:前期研究安排,中期实施方案,后期道路养护。这三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道路使用寿命的长短,不仅取决于前期研究安排及中期实施方案的质量,还包括后期道路养护阶段的质量控制。本研究发现,许多市政道路虽然建设质量达到标准,但仍存在许多养护问题,包括没有形成固定的道路养护意识,养护制度不规范,养护方法不当等,这些问题如未及时妥善处理,将会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由于采用混凝土结构施工,道路建设完成后,基层沥青受地理、气候、车流量、行车水平负荷等因素影响,导致路面结构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也较大。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防治对策
        1.定期检查施工进度和质量
        质量控制也是市政道路建设环节中最基本的工作环节。因此,在实践中,市政道路建设也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只有确保这些工作得到妥善开展,才能确保相关检查和管理得到更好的实施,从而对坍塌和混杂等问题进行更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还需要更清楚的了解掌握混凝土的水灰比,以确保其能够在更合理的范围内得到控制,并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明确指定每个流程项目
        在实际施工环节,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还需对施工技术手段进行合理控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顺序和施工过程的可控性。只有确保这些努力得到有效实施,我们才能对后续施工的便利性作出更科学、更有效的判断,防止施工过程混乱或技术混乱。掌握施工要点也是建设中必须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市政道路的施工环节,路面平整度控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此外,在实践中,施工人员应通过水平和垂直作业进行适当的交替施工,切换更合适的控制角色,并处理模板连接问题。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和管理各工程的施工过程,对提高施工质量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3.优化监管机制
        在市政建设环节,要加强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监督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市政工程的质量。因此,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在各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政府也需要在工作中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以便能够在市政合理项目监督管理中提供更为重大的帮助和影响工程质量水平【2】。
        4.进行有效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混凝土道路施工之前,还需要对市政工程进行必要的分析。在这一环节中,不仅要有效地分析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和气候,也应及时掌握施工期间的季节和天气情况,以便更有效地制定施工计划和技术质量管理标准。同时,在混凝土施工中应适当增加电力资源和水资源的应用,避免在施工准备过程中出现资源短缺、停电或停水的现象。在进行道路建设之前,应聘请有关部门对我国市政工程基本工程的实施进行图纸检验。
四、混凝土施工维护养护工作
        色差和裂缝问题已逐渐成为我国市政道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最重要、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有效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是一项必须重视的工作。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在拆除模板后,混凝土表面应覆盖土工布,并洒水保湿,以防止温度变化对混凝土表面的颜色产生不利影响。第二,维修工作。正式拆除模板后,应及时对混凝土表面的沙子和溶液进行处理,对于混凝土浆料不足部位,应及时进行修复。水泥溶液彻底硬化后,必须使用砂纸正确抛光表面,以确保形态和颜色的一致性【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目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也在逐步增加。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只有不断改进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实现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为我国市政道路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晓 . 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 [J]. 建材与装饰 ,2017,48(45):242.
[2]赵磊 . 探讨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 [J]. 门窗 ,2017,39(12):104.
[3]金诗瑶 . 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 ,2017,16(17):118+121.
姓名:郭建坡 1992.11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河南郑州
职务/职称:助理工程师
学历:本科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单位所在的省市:青海省西宁市
邮编:810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