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
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苏州设计院,江苏省,苏州市 215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森林消防给水设计参数的取值,给水分区形式的选择,管道敷设的方法,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消防 给水分区 高位消防水池
0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发生森林火灾961起,受害森林面积6542公顷。尤其进入秋冬季节,我国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地的部分地区受高温少雨影响,整体火险形势不利,火险等级较高。森林火灾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不仅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会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现阶段山林灭火还是以水系统作为主要的灭火系统,本文就如何有效利用既有条件,以满足水灭火系统的设计要求做简要分析。
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苏州市五龙山境内,山体植被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部分区域种植茶树等经济作物。为了达到森林消防部门要求,提出对其原有引水上山设施加以改造,在尽量利旧的情况下,满足消防要求。
五龙山山顶标高为120.3m(本文采用85高程,下同),山腰处有一座直径D=8m,高H=2.5m的圆形水池,标高为72.7m,该水池原功能为灌溉茶园用水,有效容积约80m3,现已废弃,如图1所示。在山脚有一处天然水塘,作为山腰水池补水水源,水塘北侧有一座地下水泵房,长宽高L×B×H=4.5m×4.5m×3.5m,泵房内地坪标高为7.3m,如图2所示。
.png)
2消防设计参数的确定
设计流量的取值直接决定消防水池的容积,取值过大,则增加造价,过小又不足以扑灭火灾,还会威胁消防员的生命。经与当地森林消防部门沟通,森林火灾的消防设计流量对照《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设计规范》表3.4.12中木材等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取值。考虑到苔藓、草本、灌木等其他可燃物,单位过火面积内可燃物量取100m3/hm2,起火时火带长度1km,宽度100m,过火面积为10hm2,则可燃物总容量为1000m3,查《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设计规范》表3.4.12,可得室外消防设计流量为20L/s。由于林地规模较小,同一时间内火灾起数按1起计,火灾持续时间采用等效替代原则按木材等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取6h。则一次火灾灭火用水量为20×6×3.6=432m3。
3给水分区形式选择
本项目地形高差为113m,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处静压已超过1.0MPa,消防给水系统应分区供水。分区供水形式应根据系统压力、建筑特征,经技术经济和安全可靠性等综合因素确定,可采用消防水泵并行或串联、减压水箱和减压阀减压的形式。
本项目结合现状条件,为了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在初步设计阶段考虑两种给水分区形式:①高位消防水池、减压水箱分区系统;②消防水泵、转输水箱串联系统。
形式①,将一次火灾灭火用水量432m3全部储存在山顶的高位消防水池内,山腰处的水池可做减压水箱使用,有效容积不小于18m3,山脚处的水泵房新增2台高位消防水池补水泵。优点是属于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其在任何时候都能满足水灭火系统所需的流量和压力,可靠性较高,中间无需水泵,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缺点是山顶需要较大的面积建设消防水池,山坡较陡,机械难以到达,建设条件差。
形式②,利用天然水塘作为消防水源,山腰处的水池经过改造后,用于转输水箱且兼做低区系统的高位水箱,且需增设一个供高区系统使用的消防水泵房,山顶新增一个有效容积18m3的高位消防水箱及一套稳压设备供高区消防系统使用。优点是高位消防水箱所需占地面积小,施工简便,山腰处水箱容积得到充分利用。缺点是:1.天然水塘为死水,水源主要来自山体排洪沟的雨水,可靠性差;2.山脚处既有水泵房面积较小,不足布置低区消防水泵及转输水泵,需另设水泵房;3.山腰新增的水泵房占地较大,且两个水泵房操作复杂,维护成本高。
经过比对后发现,第一种形式能充分利用现状条件,对既有水池、水泵房的改造较少,敷设的管道长度较小,造价最节省,最终选用形式①作为分区供水方案。
4管道敷设
本项目在山顶120.30m标高处设2座高位消防水池,为了减小施工难度,采用成品不锈钢拼装消防水池,长宽高L×B×H=15m×6m×3m,单座水池有效容积为216m3,总有效容积为432m3。为了减少开挖量,尽量不破坏原生态环境,高位消防水池结合原始地形设置。每座高位消防水池在最低水位下各接一根DN150消防给水管,供高区消防系统及减压水箱供水。更换山脚水泵房内的补水泵,新增两根DN100补水管,用于高位消防水池补水。
减压水箱设置在72.70m标高处,对原有水池进行改造,改造后有效容积为80m3,分成2格,从减压水箱上各接一根DN150的消防给水管,供低区消防系统用水。
由于本项目处于山地,山地植被覆盖率在85%~95%,且地表土层较薄,部分地段甚至为岩基,管道开挖、下管作业比较困难。水池补水管道定位时尽量垂直于等高线,减少管道长度,减少水头损失,以便节省造价,而消防给水管道要尽量沿着既有防火通道布置,管道敷设的原则是以堆为主、挖为辅。
5结语
对于山地森林消防系统设计参数取值尚未有国家标准,设计时应结合林区规模、植被种类、植被密度以及森林消防部门的消防力量进行充分考虑。山地地形起伏不定,垂直高差较大,应充分利用地形优势,结合现有条件,选择合适的给水分区形式。
参考文献
[1] GB 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S]
[2]陆国锋.森林防火通道水消防系统的设计[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20):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