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构建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1月第2期   作者:雷娟
[导读] 分析探究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对于护生临床护理能力的实际影响,

        雷娟
        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026000
        摘要:分析探究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对于护生临床护理能力的实际影响,进而对实习护生带教模式的建构与优化完善实践。根据具体的探究需求,采用质性量性综合研究法,以质性扎根理论研究法为核心,提炼建立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的主要要素,然后加以量性探究,收集一些具体的数据材料,对我系实习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认知、临床护理基本知识、个人技能测评结果、实际教学满意度等展开分析,与以往的数据进行比较,从对比中推断实习护生带教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从实际的分析探究过程中提炼出8个关键要素,构建起实习护生带教模式的要素关联图,并分别得出上述比对数据的真实对比结果。最后得出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可以一定程度的帮助护生快速挖掘自身潜能,并助力临床护理教学实践进一步完善,值得在教学医院中深入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能力;临床实习;护生带教模式;实践
前言:
        临床护理能力是大部分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能力,也是必需能力。因此,在护理教育中的主要阶段:临床护理实习,培养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可以使实习护生带教模式的构建日趋完善,还可以从“实践式教学”模式中帮助护生深入实习工作,科学培养临床护理的可靠新人。在国家政策、人才需求等多方面推动优质临床护理教育的发展深入,切实构建实习护生带教模式用于实践。我系次的分析研究就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际成果,现整合为报告如下。
1.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的构建
        我系2017年起,开始实施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的实习生经学院安排进入临床实习每年平均80人,近3年来,根据临床、健康管理岗位的需求,男护比例逐年增长。带教组长和带教老师统一由我实习医院部工作人员统一认定。为保证实习的效果,校方与院方签订合作协议,并委派兼职教师负责顶岗实习期的工作管理等事项。
        首先,我们以质性研究法为核心,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构建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并将其运用在实际的临床护理教育实践。让本次研究的实际研究者全程参与在临床护理教学的整个过程,对围绕实习护生展开的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际带教过程记忆相应管理过程进行持续性材料比较、分析,提炼实习护生带教模式构建的关键要素。即①:理清临床护理能力的实际定义:护士在医疗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为其所服务的服务对象提供护理服务的基础能力,是护士正式入岗的最基本能力,也是关键能力。继而理清临床护理能力的基本内涵:包括护士对其自身护理价值观的塑造、认识与践行,形成正确的评判思维,温和、耐心的运用正式护理程序为服务对象提供整套护理、互动交流,最终切实体现自身从知识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技能的综合能力。②实习护生的护理价值观培育:让实习护生在实习全程都能秉持以“人、仁”为导向的价值观挖掘与培育。③完善临床护理的教育体系:培养优质带教老师,成立专门的护理教学管理小组,各科室都配备最少2-3名的实习护生带教教师,护理部对全院护理带教教师动态管理,定期安排带教教师选拔与带教资格认定。④健全临床护理教育管理制度:灵活制定评价标准与管理标准,用于实习护生选拔与培育。⑤分层实施带教计划,保证实习护生的能力培育与自身实际发展相一致。⑥带教质量的师生双向点评,对实操细节的知识、技能、态度进行多达20多个条目的细化评分,加强互评可靠度。⑦在实践应用中创新临床护理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方法的使用与时俱进。⑧激励性教学氛围的创设与维护,多多组织师生分享交流会。⑨护理教学工作实施PDCA管理循环,对于到院实习的每一届实习护生都进行带教工作的PDCA式管理,以此保证临床护理教学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不断优化,不断改进。


        其次,在收集好2017年-2020年间的各类详细数据后,使用量性研究法,对实习护生人数、实习护生临床护理能力评价数据等内容进行我系际数据与护理专业同年的数据对比,推动基于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实践效果优化。
2.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的实践
        在教学工作开展中,使用质性量性混合研究法提炼出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的8个关键要素之后,我们可以将护生带教模式的关键要素制成如下关联图。切实将构建实习护生带教模式的8个关键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实际关系罗列清晰。即:以“人、仁”为主要导向的护理价值观培养、建立护理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育、健全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围绕实习护生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际教育计划与计划实践、教学质量的师生双向互评、教学情境与教学方法的多样采用、激励性教学环境的打造与维护、护理教学质量PDCA持续性改进。
        如上所述,我们使用质量良性混合研究法得出实际研究材料后,应该让具体研究者将收集、记录好的所有相关材料整理分析,对临床护理教育中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建构过程以及建构实践持续比较、分析、描述、提炼。
3.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的思考
        在经过上述的实际分析探究之后,我们可以认识到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建构与实际实践确实可以为临床护理教学实践加以方向指引,且确实可以影响到实际的临床护理教学完善。毕竟,不单是实习护生,每一位临床护理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都包含着基本的护理工作认知、临床护理知识与个人技能。不仅需要在学校学习期间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论化学习,还需要在实际的应用实践中不断加深学习层级,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因此,将临床实习作为实习护生与未来临床连接的核心环节,我们必须重视对实习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挖掘,建构有利的实习护生带角模式,持续引领我国的护理教学实践深入探索,不断完善。由此可见,本次研究通过使用质性量性混合研究法,在得出实际的数据结论之后,详细描述了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角模式建构的8个关键元素,可以为后续的带教模式优化提供更为清晰的发展方向与实践依托。
        在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开展临床带教工作,丰富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使用,并同时提升其思维判断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多种方面,促进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且在后续的技能考核工作开展中,可以从理论到实践,从学生到护士以及从教室到临床的一整个转变过程,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临床工作开展的重要性,继而提升临床工作的开展效率。临床护理带教实习是整个护理教学工作开展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纽带,更是对临床护理能力进行培养的关键环节。传统的带教模式将教师作为中心,注重对理论技术操作的灌输,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严重的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的提升,所以在现今的学习基础之上,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通过2017-2020年的质性量性混合研究法,建立起了基于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且对于该模式的建构与实际实践有了明确的指引与方向。得出结论实习护生带教模式是一种具有实效且可以持续性发展应用的实践教育模式,利于培养到院护生的实际临床护理能力,提升护生的临床护理水平。因此,进一步实践护理教育下的实习护生带教模式,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值得且应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胡梅影.基于云班课的延续带教模式在外科临床护理实习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2):172-174.
[2]杨沙,卢琴,刘蕾.联合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8):171-172.
[3]陈云霞,陆萍,胡汉美等.标准带教计划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19,33(03):314-315+3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