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维娜
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广西 桂林541001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建筑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建筑结构设计很大程度的决定了整体建筑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及功能性。然而,纵观国内建筑结构设计发展现状,其中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性问题。针对此,本文论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意义,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旨在为设计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而言,可靠性与经济性都是必须考量的两个关键要素。如何以最低的投资成本换取最高的经济效益,既是每一位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关注的焦点,也是业主方所关心的重点问题。与此同时,建筑结构设计还要满足业主方提出的功能性、实用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等基本需求。为此,全面且深入的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就尤为重要。
1建筑结构设计的意义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复杂化。为此,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就需要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功能与质量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而在这种行业发展形态快速变化的环境下,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所面临的难题也越来越多。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要充分考虑各种各样的常见问题,并客观衡量各设计环节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为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就应当制定完善且合理的设计方案,尽可能弥补设计环节存在的缺陷。建筑结构设计作为建筑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优化设计细节,合理选择施工材料,明确设计重点,是优化最终设计成果的必要条件。
2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地基基础设计问题、框架结构设计问题、框架柱配筋设计问题、楼板变形度计算问题。下面就将对上述问题展开具体论述。
2.1地基基础设计问题
地基建造是工程建设的首要环节。无论是任何规模、任何形式的建筑工程,地基建造都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众所周知,地基基础也就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只有维护地基基础的安全稳固性,才能加强整个建筑工程的耐久性与安全性。在地基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全面考虑区域的地质结构条件,确保设计形态与地质结构条件的适宜性。然而现阶段,部分工程单位并未在地基建造工程中对地质结构条件进行考察,这使得工程施工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整体工程的质量安全。
2.2框架结构设计问题
第一,纵向框架设计不合理。横向框架结构体系与纵向框架结构体系是最常见的两种建筑工程结构体系。但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普遍存在人员只注重横向框架结构设计,忽视纵向框架结构设计的问题。设计人员往往更加注重横向框架的箍筋以及跨中的配筋,进而导致整体工程结构缺乏稳固性。
第二,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不合理。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为追求受力分析的便捷性,往往会降低承重柱的截面高度。而这也极大的增加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隐患。
2.3框架柱配筋设计问题
框架柱配筋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按照配筋位置差异,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框架柱配筋问题和框架梁配筋问题两大类。由于建筑结构设计周期较长,所以框架柱配筋设计极易受到各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干预。如果缺少合理且精确的参考依据,则会导致实际配筋量与设计配筋量出现较大差异,进而破坏整体建筑工程结构的受力平衡性,增大质量安全隐患。
2.4楼板变形度计算问题
楼板变形计算问题是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说,由于楼板变形量具有不可预估性,所以楼板变形度的计算也是具有一定可变性的。当所面对的测量数据较多时,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往往会为追赶进度,而采取缺乏合理性的计算方式,并使得楼板变形度计算误差超过限定标准。若建筑结构设计规则缺乏合理性,则楼板变形度的计算也会受到各方面不可预见性因素的干扰。针对此,设计人员就需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建筑设计理论,尽可能缩小设计误差,保证整体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固性。
3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地基基础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为此,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全面了解地质结构条件,掌握地质结构的承载负荷力,与此同时,进一步明确可能出现的对地基基础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如果其中一些影响因素是不可避免的,则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增强地基基础的抵抗能力,注重地基基础与地质结构条件的适应性,从而维护地基基础的安全稳固性,保障整体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3.2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基于钢筋混凝土楼体的特殊性,在框架结构设计过程中,严禁设置电梯小井筒。与此同时,在选择框架结构参数时,要充分考虑楼层地震剪力系数,以及楼层侧向刚度比等关键要素。
此外,在框架结构配筋设计时,全面考虑配筋率的极限值。设计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标准规范,对各个关键部位配置钢筋的长度、强度以及延展性等展开检验,确保钢筋性能满足标准要求。尤其是地震高发地带,只有确保建筑物具备良好的延性条件,才能维持建筑的安全稳固性。建筑顶层部分的设计也应遵守行业标准规范,避免墙体结构因内外部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度应力,进而出现裂缝问题,缩短建筑的使用寿命。
3.3框架配筋量参数计算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实际情况,合理计算配筋量。在选择配筋参数时,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合理运用附加箍筋法,将箍筋配置到截面高度范围内的对应位置上。需要格外强调的是,附加箍筋应尽可能的配置在梁体下部区域。
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适当增大主梁界面与次梁界面之间的间隔距离,进一步提升次梁的承载负荷力,保证整体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稳固性,发挥配筋设计的实用性价值。
3.4楼板变形度计算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楼板变形度开展合理计算是有效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中变形缝问题的关键举措。设计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标准规范对楼板变形度进行计算,不得遵从个人主观意愿简化计算流程。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会将非承重隔板设置在楼板上方。对此,在大楼板设计时,需将线荷载转化为布荷载开展计算。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楼板的配筋参数,解决配筋问题。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人员按照先综合隔墙,再除以楼板总面积的方法进行计算,根本无法维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再者,双向板的高度值超过限定标准,也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在整体建筑工程结构中,双向板往往需要同时承受来自两个不同方向的荷载力,一旦受到的荷载力超过耐受限度,就会产生弯矩。为此,设计人员要按照纵横交错叠加的方式对双向板跨中的正弯矩钢筋加以处理。具体来说,长跨在上,短跨在下,要对两个不同方向的有效高度进行精确计算。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工程实际角度出发,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展开深度分析,并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改进措施,以期通过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水平,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畅.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居舍.2019(35)
[2]尹燕飞.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J].居舍.2019(34)
[3]张宇.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
[4]涂辉.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
[5]刘万民.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及结构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