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强
天津建华工程咨询管理公司 300074
摘要:目前,我国正进入社会经济和建筑产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整个建筑业需尽快摆脱传统落后的状态。新型建筑生产建造方式的转型升级不仅关系到装配式建筑发展及其技术革新,还事关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时期全面建设目标的全局,既涉及理念的转变、模式的转型和路径的创新,又是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变革。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装配式建筑中的建筑设计。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专业配合;节点构造;设计
引言
现阶段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中仍旧隐藏着一些问题,使得施工质量和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管理,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工作,这样才能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凸显出来。
1装配式建筑概述
1.1含义
所谓的装配式建筑,就是在建筑企业中,在建筑工程开工之前,在施工现场或者建筑企业中,制作相应的施工构建,并通过施工设备,将各施工构建连接成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业主或者居民的要求对建筑构件进行设计,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建筑整体的实用性以及暖通性能。不仅如此,整个建筑的构件也必须要满足建筑的需求,只有建筑构件满足业主需求以及施工需求才能开工。
1.2构成部件
根据业主的要求,装配式住宅的构成要件会有细节上的区别,但是大部分构建都是一定的。梁、柱、墙等承重构件,空调板、楼梯板等非承重的次级受力部件,除了建筑的框架构件,还要有暖通以及给排水构建,例如排水管道、给水管道、下水管道、排风孔等等。并且根据业主的需求,还需要增加部分装饰构建,例如美式风格建筑的壁炉等等,都属于装配式住宅的构成部件[1]。
1.3特点
装配式建筑无论是在生产环节还是在设计施工的环节,相较于传统的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于生产环节来说,装配式建筑的大部分建筑构件都是由工厂加工完成的,不但能够节约资源,降低污染,还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建设质量与施工的工作效率,施工作业时产生的建筑垃圾也有非常明显的减少,并且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降低了工地的噪音与扬尘。因为建筑构件逐渐实现工厂化,所以,建筑构建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幅度地增强了其安全保障程度;对于施工设计方面来说,传统的建筑设计施工作业是先进行设计然后再施工,接着对建筑进行装修。而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设计、施工与装修同时进行,并对建筑施工实现标准化的设计与管理[2]。
2 装配式建筑发展趋势
近年来,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还是地方政府,都对建筑产业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明确提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能节约资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还能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化解过剩产能。住房城乡建设部颁布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各地方政府也颁布了装配式建筑设计管理办法及审图要点等相关政策,力争用10年时间,使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30%。
3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3.1设计任务书
所谓的设计任务书,就是在施工企业中标后,根据业主的要求,将整个建筑的施工环节总结在内。制定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具体内容;记录住宅项目的概况;设计项目的相关部门批准文件,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保障建筑能够融入到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等因素考虑到装配式建筑中。
施工企业在开工之前,设计单位可以对建筑企业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进行分析,考虑设计书中的内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可行性,为施工企业提供合理的修改建议,对设计任务书以及设计图纸上的内容进行合理地修改。
3.2初步设计阶段
在确定建筑要求后,就需要通过设计任务书中的内容对整个建筑的框架以及整体简单地进行设计。该设计阶段主要是确定建筑的外观、结构以及功能等内容。初步设计阶段所需的资料包括设计任务书、相关专业的设计图纸以及工程概算书,缺一不可。在初步设计阶段完成后,将简要的设计书交由业主以及施工企业,经过业主以及施工企业的确认,再由业主与施工企业为设计人员提供必要的图纸以及技术资料,并且要告知图纸中各项要求的条件以及依据[3]。
3.3深化设计阶段
(1)平面与立面设计要点
装配式建筑设计环节最开始是进行平面和立面设计,平面设计时,要将建筑构件装配状况纳入考虑范围,剖析有关的尺寸、套型模块需求,选用适宜的建筑内部结构,将承重墙、管井等置于合理的区域,确保建筑内部结构的性能区划分合理,保障建筑的美观。
(2)设计施工图纸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前期,最为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建筑整体进行设计。设计部门给出的相应设计方案和图纸是后期进行施工最为重要的依据。而且装配式建筑各个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往往都更为复杂,对于设计图纸的要求也就更高。另外由于装配式建筑仍旧为建筑行业之中的一种,所以相应的设计图纸还要包括其他更多部分的内容,比如建筑整体的防火设计,隔声设计等。
(3)构件设计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质量,我们还应做好构件设计环节,这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首先,设计人员在对构件大小或重量进行设计时,必须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状况展开,尽量将构件的质量、大小与构件生产能力相结合,以此为后续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具体来说,比如,某项目结构体系采用的是整体装配式的剪力墙结构,地下室采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而在进行预制外墙设计时,也要确保外墙具备较好的隔热性和保温性,进一步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内墙材料尽量选择隔音效果好的材质进行安装。在进行潮湿环境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防水材料的性能,提高整个构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4)设计结构构件节点
首先,要将设计重点放在预制构件的吊装和施工方面,施工单位应对详细的专项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编制,并确保在预制构件吊装前,应以预制构件的形状、安装高度、单件重量等条件对吊具进行配套,并注意回转半径应在吊装区域进行覆盖,以此方便安装与拆除。对于叠合梁和板施工来说,应对临时支撑进行设置,保证其最大支撑间距不超过2m。其次,在混凝土剪力墙设计时要制定可行的方案,以此来推动构件节点设计工作的有序展开,也要确保相关材料的质量能够符合施工建设需求。同时,在进行接缝设计时,应结合实际施工环境展开设计,并将构件节点设计与施工的实际状况相结合,这样才能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凸显出来,提高建筑行业的综合实力。此外,也要确保混凝土与外墙连接点处于良好的衔接状态,相应的门窗也要具备较强的密封性和安全性,这样才能提高整个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质量[4]。
结束语
科技发展迅猛,建筑行业运用的技术也是不断推陈出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是更为节省、更为集成、更为装配化,装配式建筑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推广范围越发宽泛。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大家更为注重环保、节能,装配式建筑恰好拥有这些特征,为减少施工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建筑垃圾不多,且能够自由搭配及迅速安装。
参考文献:
[1]丁峰.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要点探讨[J].工程与建设,2020(3).
[2]张云.高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专业设计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4).
[3]费新华.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要点探讨[J].地产,2019(9).
[4]范胜春.装配式住宅建筑的设计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