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小平
新疆现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城市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民用建筑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民用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为了营造宜居的民用建筑环境,必须不断提高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而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对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必须对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不断优化。通过阐述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的特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设计方案的优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民用建筑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对建筑行业的整体改革,现代化的建筑产业链已逐渐形成。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生产建设中,已经形成了以“建筑工程设计、建筑材料与设备、建筑生产建设、建筑产品销售、建筑产品运营管理”等环节为主的一体化生产制造产业链。其中,建筑工程设计不仅占到总体建筑产品盈利的很大比例,而且建筑工程设计环节牵涉后续各个生产制造环节的安全生产与全面质量管理,因此,对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及其管理的研究十分重要。
1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①多道防线相互连接,不能够利用单个结构部件保证建筑物安全性,要确保建筑物整体安全性,建筑项目结构需要形成多道防护线,并打造一种能够共同承受和抵抗结构系统的外力体系。此外,在建筑工程结构中,其内部构建内力不同,所以要将该类构件进行连接,使其结构成为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项目受到外力破坏时,能够得到有效分解及传递外力,从而消除外力对整个建筑项目结构的破坏度,保证建筑项目的完整性。②刚柔相济,民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作直接影响整个建筑项目的安全,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满足有关规范及标准。但在结构刚度设计时应遵守适度基本原则,其建筑项目结构刚度强弱也直接影响建筑项目自身的稳定性,而结构设计应满足低承载力的设计核心思想。一旦结构刚度过强,其建筑项目结构自身承载能力也会增加。在发生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时,民用建筑结构自身吸收能量较强,极易发生没有任何预警的倒塌及损坏。同时由于建筑物自身结构刚度较弱时,极易造成建筑项目出现变形,导致同样的损害结果。所以,民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其延性与刚度适宜的基本原理,确保建筑项目结构能够具备相应的刚度,防止结构变形问题的发生。同时结构具备特定延性时,也能够更好地抵抗外力因素。
2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策略
2.1施工进度控制
无论是民用建筑工程的建设,还是对其他类工程项目的建设,都需要加大对施工进度的控制力度,在项目施工前,各部门与人员结合施工图纸的详细分析,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其中就包括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而对施工进度的控制,不仅确保工程项目各项工作质量,而且还注重各项工作的细节化处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加大对工程项目的监管力度,明确划分各部门与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职责,使工作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现场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施工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对工程项目的验收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2.2坚持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管理程序与原则
根据近年来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管理实践效用来看,其风险管理流程主要以“风险识别”“风险估计与评价”“风险管理对策”“实施评估与实施后评估”为风险管理流程要素,形成了关于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的“风险识别—风险估计与评价—风险管理对策—实施评估与实施后评估”的管理程序。
通过对该流程的逐渐实践证明,需要遵循“对指标体系的全面把握”“对指标层次的把握评价”“对指标与操作的严格执行与控制”。具体而言,建筑工程项目产品生产制造具有一定的变化属性,随着其复杂性特征的日益突出,工作人员在评价风险阶段需要结合“生产要素—管理指标”进行全面性的风险评价以降低设计风险;以此为基础,工作人员应该立足于建筑工程设计的系统性,对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进行全面把握,透过产业链思维与系统性思维的对应,在垂直层面与水平层面做好“纵横指标对比”;尤其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后,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需求进行具体分析及应用,切忌“一刀切”“教条化应用”,预防固化应用造成的“设计中的牛头不对马嘴现象”。
2.3消防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①要对防火间距进行科学设计,从而实现设计工作的合理性。在民用建筑结构中防火间距是影响防火效果的直接因素。一般状况下其防火间距不适合太长,确保应急处理的安全运行,提升其防火性;防火间距一旦过小也会增加消防设计成本,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还会降低防火器材的应用。所以,民用建筑结构中防火间距设计工作应依照我国相关规定和标准执行,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还能加强建筑物防火性能。②疏散通道的安全设计。民用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检验标准:确保消防通道保持清洁无杂物,要具备两条以上的疏散通道等。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可以通过消防疏散通道将人员进行迅速疏散,降低人员伤亡事件和火灾损失。另外,在疏散安全通道内还应设置一定的排烟系统,从而可以高效地处理浓烟,不但可以降低人们吸入浓烟所引发的健康问题,还可以缓解浓烟造成的污染,从而实现建筑结构绿色环保设计。③设置相应的防火墙和防火层等基础设施,提升民用建筑结构自身的防火性,将火情扼杀在萌芽中。
2.4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
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要以现代住宅的设计理念为指导,使民用建筑的设计更加符合社会的主流发展趋势。民用建筑设计工作具备多样性及动态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通过社会经济市场体现出来的,民用建筑行业需要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此有效迎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在此过程中,就需要以消费价值原理为准则,全面考虑民用建筑设计的成本、质量。此外,还要实时关注民用建筑行业的前沿设计成果及发展动态,并采取多元化的套型设计方案,迎合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2.5低碳环保设计
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整个建筑行业也大力推行绿色设计施工的方案。传统的技术由于其局限性,无法使材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BIM技术可以具体展现不同部位材料的使用情况,令设计人员可以结合造价预算等条件对整个方案进行科学、低碳以及环保的设计。例如:①它可以模拟建筑物实际光照和通风条件,从而确定结构的最优选型方案,避免因为房子的采光不足、通风效果不好等因素而需要使用照明系统、空调等电器,与绿色环保的理念出现冲突;②BIM技术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模拟出建筑物的耗能情况,并在信息库中给出相似的方案对比,让设计者对维护构件的设计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它的性能。
结语
总之,在当前民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其复杂的设计技术与设计质量、建筑物整体质量相关联。所以,在基础工程实际设计过程,设计人员要高度关注有关设计工作,并不断探索建筑结构设计基本要求,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各类因素对整个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影响,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我国民用建筑结构整体质量,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向先林.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3):101-102.
[2]刘京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路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9(9):62.
[3]周孝勇.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7):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