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晔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 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中国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更加重视农村路桥建设,有效发展农村经济。实践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农村路桥出现了各种病害,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公路;桥梁病害;养护问题;思考
1农村公路桥梁主要病害及成因分析
1.1裂缝
桥梁裂缝是农村公路桥梁混凝土构件的常见病害之一,在桥面、梁板和下部混凝土结构中十分常见。如果裂缝宽度或数量超过规范规定,很可能进一步导致相关结构的劣化,大大降低桥梁的整体承载力,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
公路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有:结构裂缝主要是由外荷载引起的,故又称荷载裂缝。这些裂缝的宽度和分布特征与外荷载的大小和作用点有关,主要包括弯曲裂缝和剪切裂缝。前者是以外荷载为基础,在弯矩作用下,由于拉应力过大,使结构产生裂缝,因此经常出现在弯矩较大的梁截面的受拉区,如梁截面下边缘的受拉区,后者是剪力与弯矩相互作用的结构,常出现在剪力较大的支点截面和剪力与弯矩相互作用较大的梁截面;非结构裂缝,一般由内部变形引起,与荷载无关,故又称为非荷载裂缝在外荷载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内部变形是有限的。如果结构的内部自应力超过结构抗拉强度的极限值,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裂缝。根据裂缝的形成时间,可分为混凝土硬化前、硬化中、硬化后的裂缝。此类裂缝的形成主要受混凝土材料、浇筑方法、养护条件、环境等因素影响,收缩裂缝可分为干缩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前者通常发生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是由于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和体积的减小引起的。后者是由于水泥浆在硬化过程中的水化作用,使水泥骨架过于紧密和狭窄,产生裂缝,温度裂缝主要是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膨胀和冷缩作用下的变形引起的。如果约束变形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当其达到或超过混凝土结构的抗拉强度极限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1.2混凝土剥落
混凝土剥落也是农村公路桥梁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梁、板等受弯构件的底部受拉区,以及柱、墩桥等受压构件的保护层。此外,如果桩基础有水淹部分,在该地区经常发生混凝土剥落,混凝土桥面也可能发生长时间修补或长期维修不足的底部混凝土剥落。公路桥梁病害的成因很多,受环境因素和外力的影响很大。例如,由于碳化反应、氯离子腐蚀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水泥浆体中的Ca(OH)2等组分发生变化,生成碳酸盐等化合物,使混凝土结构异常,整体强度降低,导致混凝土松散剥落混凝土在超载荷载和外力等外力的碰撞下,也可能引起混凝土的剥落。
1.3其他病害
农村公路桥梁支座经常出现老化、开裂变形、位移、支座钢筋锈蚀等病害。这些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轴承的老化、开裂和变形,可能是由于紫外线、高温等因素对橡胶材料的长期综合作用,造成材料性能的下降。桥梁支座的位移一般是由支座在安装过程中的平整度引起的,另外,由于外力作用,桥梁长期受力不均也可能引起支座位移:钢板锈蚀主要是由于缺乏防锈等因素造成的。
公路桥梁包括伸缩缝、护坡和桥头搭板等附属设施。这些附属设施的病害也会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伸缩缝病害主要有杂物填充、钢构件锈蚀、混凝土断裂、橡胶止水带损坏等。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更换变形钢板和损坏的橡胶止水带,喷涂防锈漆防止钢板腐蚀,桥梁搭板病害包括裂缝、断裂和沉降,护坡病害包括砌体裂缝、沉降和滑坡,需要及时处理,以防止疾病扩大。
2农村公路桥梁病害养护管理措施
2.1明确管理目标,遵循基本原则
2.1.1确定维修目标,科学维修
在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主要目的是提高公路桥梁的安全性和通畅性,提高公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在养护管理中,不应中断行车,尽量缩短限制行车的时间和范围。
有计划地改善公路桥梁的技术状况,提高公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增强抗洪能力。最大限度地延长桥梁的设计寿命。
2.1.2管理和维护的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合理处理,日益重视养护,对重点部位进行系统管理,通过综合养护提高公路桥梁的综合性能。
重视桥梁的养护维修管理,对病害问题进行分析,作为整治的参考依据,形成完善的检查制度,专人管理。
制定完善的维护管理计划;制定符合需要的管理制度,确保其符合国家和行业法规的要求。
2.2树立正确观念,提高团队业务能力
2.2.1树立正确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意识
在农村公路桥梁养护中,要有正确的养护管理意识,科学地进行养护管理,统筹分析,合理规划,实现对现有管理模式的创新,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质量。
在实践中,可以适当引入竞争管理机制,提高公路桥梁养护工作的针对性,做好成本管理和控制,达到提高养护质量的目的。
2.2.2提高维修队伍的专业性
重视农村公路桥梁养护,做好职工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管理,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在实践中,要根据农村的实际环境和各种要求,系统分析具体的地形特征、区域位置和车辆通行状况,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养护管理方案。
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应急管理预案,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抢修工作。
2.3做好公路桥梁的日常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2.3.1日常管理与监督检查的有效融合
在农村路桥日常养护中,要充分保证路面清洁,做好检查保洁工作,充分保证道路和桥面的平整。
应重视公路桥梁的保护和处理。对损坏的公路桥梁应及时加固,并对系统进行维护管理,提高整体安全性。建立健全管理维护制度,按要求定期检查分析,通过专项检查、日常检查等制度的有效整合,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的检查分析。
对于公路桥梁的长期应用,必须进行系统的检测分析,做好检测记录,完善档案管理。注意大型车辆管理,通过警示标志等方式明确公路桥梁承载范围,限制特种车辆通行。
2.3.2完善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制度
建立农村公路桥梁管理养护体系,通过专业人员进行系统管理。定期检查维护,提高管理规范化水平。
做好施工维护人员的定期培训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做好关键技术和施工技术交底,使养护人员了解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的重点和重点内容,合理开展日常养护管理。提高员工监督管理能力,增强责任心,科学开展维修工作日常管理,确保维修工作有序开展;按要求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3]。
2.4注重资金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
2.4.1注意资金管理
农村公路桥梁养护的主要问题是资金问题。在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公路桥梁养护中,资金和机械设备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不能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小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逐渐演变为严重问题,严重减少了农村公路桥梁的养护,降低了公路桥梁的整体性能。
2.4.2建立数据库,实现信息管理
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数据库,对农村公路桥梁养护工作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实现信息共享,为养护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结语
如何保证农村公路桥梁的正常运营,有效提高其养护管理水平,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以某县农村公路桥梁技术为调查对象,详细调查了农村公路桥梁结构的主要病害类型、成因分析,并从多方面给出了管理和养护对策,以有效提高农村桥梁结构的安全使用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R].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18.
[2]福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福州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C]//2016: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
[4]刘碧云.昆明市农村公路桥梁管养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