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蒲波
[导读]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是数学课堂信息传递、反馈的主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的作用,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语言。

蒲波    攀枝花市仁和区西路小学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是数学课堂信息传递、反馈的主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在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促进者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的作用,必须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语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语言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05-030-01

        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由此可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高将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把教学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横生。
        一、准确
        准确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每个概念都有确定的含义,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师的语言务必清楚、准确、符合科学性。教师要引导好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几何语言的相互转换,让学生用这三种数学语言来表达数学、表现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概念,运用定理,并逐步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比如,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约数和倍数”时,必须准确地强调“零除外”,并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零除外”,而且在学生表述时,必须强调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零除外”,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慢慢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准确性。再如:应用题结果的“单位名称”如果说成“名数”就是一种概念的混淆,就违反了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二、简约
        简约,是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特有的特点。
        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就决定了数学教师的语言要简约明了。所谓简约明了就是指没有多余的话,干净利索,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这节课时,师生问完好以后,接着说:“先拿三根小棒,围一个图形,谁愿意到前面来做?”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直入课题,没有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有的教师的话就比较多,语言不够精炼。问完好以后,她说:“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


大家看一下,教室里来了很多领导和老师,还有校长,希望同学们就像在自己班级上课一样不要害怕,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让领导和老师们看一看,好不好?”没用的话,与这堂课的知识内容没有关系的话,就不要说,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上课的时间多么宝贵,就40分钟啊!
        当然,数学教师有时还应有所“不为”,给学生多留一些宁静与沉思的时间。做一个旁观者,学会等待,善于“藏巧”,再伺机引导。教育是一门艺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表现得低调一点,弱势一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
        三、启思
        教师用语言进行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还应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想像、分析、对比、归类、演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以情激情”这是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为了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讨论计算方法。当学生迟迟讨论不出结果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回答:“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教师这时再启发学生:“能不能将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呢?”经过这样启发点拨,学生马上会想到异分母分数的分母不同,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进行计算。启发性的语言,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快速、准确地掌握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四、激趣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的有效方法之一。缺少幽默感和机智,常会在师生之间形成无法理解的高墙,增加许多无谓的矛盾。同一个教学内容,同一个教学设计,为什么特级教师的课就上的很精彩,而我们的课却平淡无奇?究其原因就在于特级教师的语言魅力上。富有幽默感和机智的教师,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缓和课堂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由于初学,学生记大小月时比较难记,容易混淆,教师则可以把大小月规律编成儿歌,并配上学生熟悉的旋律唱给学生听,还可以让学生跟着一起唱,“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二月只有二十八……”学生顿时觉得又好记又喜欢唱,很快就记住了。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积累和完善教学语言的运用,想方设法多种渠道提高自身教学语言的艺术,让教学语言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也为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服务,带给学生一个美妙的数学世界,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究数学,能够真正地喜欢数学。
参考文献:
[1]陆荣.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语言教与学的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