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营养护理对肢体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以及 骨关节活动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   作者:鲁先欣 李进梅
[导读] 目的:探讨对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给予个性化营养护理干预后对其骨关节活动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等产生的影响。
        鲁先欣 李进梅
        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 安徽 庐江  2315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给予个性化营养护理干预后对其骨关节活动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等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06月~2020年04月收治的80例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个性化护理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营养护理方式完成疾病护理;常规护理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完成疾病护理;就组间骨关节活动度评分、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异位骨化、假肢松动以及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个性化护理组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骨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明显(P<0.05);护理前,个性化护理组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同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个性化护理组血糖水平均低于常规护理组明显(P<0.05);个性化护理组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2.50%)低于常规护理组(22.50%)明显(P<0.05)。结论:个性化营养护理方式有效运用,可使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骨关节活动获得有效改善,并将其血糖水平降低,将异位骨化、假肢松动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显著减少,最终实现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有效预后。
【关键词】个性化营养护理;肢体骨折;糖尿病;骨关节活动;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
   
        对于肢体骨折患者而言,因为其身体功能严重下降,较易呈现出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等情况,两种疾病相互影响会使手术难度提高,使预后质量降低。对此确定有效方式针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将其营养供给加强,促进其病情恢复,意义显著[1-2]。本次研究将我院2018年06月~2020年04月收治的80例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探析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营养护理方式以及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完成疾病护理可行性,以实现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有效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06月~2020年04月收治的80例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个性化护理组(40例):女11例,男29例;年龄区间为29岁~69岁,平均为(45.25±2.25)岁;常规护理组(40例):女12例,男28例;年龄区间为31岁~81岁,平均为(45.27±2.28)岁;纳入标准:①肢体骨折以及糖尿病均获得有效证实;②患者表现出完好肾脏功能;排除标准:①表现出脏器损伤现象;②患有精神疾病;就两组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完成疾病护理,就血糖水平认真监测,就生命体征变化密切注意;就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认真观察,饮食方面需要易消化、低糖、低脂、清淡;个性化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个性化营养护理方式完成疾病护理,①合理完成护理方案创建,通过对患者入院时体质、血糖、营养情况、病情、心理状态展开对应评估,合理完成每日摄入热量计算,就评估结果对患者告知,通过对其个人口味、食物偏好结合,对应完成个体化饮食干预方案创建,对食物多样化以及营养丰富做出保证;②积极展开饮食宣教,对于疾病影响因素对患者讲解,并且就营养摄入针对骨折愈合以及血糖控制产生影响加以强调,将患者依从性提高,对于营养干预积极配合;③积极展开饮食指导干预,就患者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等食物摄入量增加予以叮嘱,将糖分摄入减少;④积极展开运动干预,对患者早期下肢按摩给予嘱咐,确保力度轻柔,时间为30min/次,对下肢静脉血栓充分预防;此外就早期运动给予指导,将运动幅度逐渐增加,对患者骨折恢复给予促进。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的骨关节活动度评分、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异位骨化、假肢松动以及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
1.4 判断标准
    对于两组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利用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完成骨关节活动度评定,越高分值,对应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越高关节活动度[3]。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护理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处理,计量资料(骨关节活动度评分、血糖水平)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并发症总发生率)行X2检验,以n(%)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骨关节活动度评分对比
        个性化护理组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骨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骨关节活动度评分临床对比 (分,)

3、讨论
    临床针对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在护理期间,个性化营养护理方式有效运用,可在以患者营养水平为基点基础上,展开饮食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有效控制,防止血糖水平过高,使骨折愈合受到影响[4]。此外可在对其饮食偏好以及病情加以结合基础上,对应完成个性化护理方案制定,将疾病危害认知增强,对于医护依从性提高做出保证,最终将饮食结构自觉改变,积极配合运动干预,使疾病恢复获得显著促进[5]。
    综上所述,个性化营养护理方式有效运用,可使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骨关节活动获得有效改善,并将其血糖水平降低,将异位骨化、假肢松动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显著减少,最终实现肢体骨折伴有糖尿病患者有效预后。
【参考文献】
[1]白妞子,雷秀秀,马玉娟.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在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效果[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0,29(1):135-136.
[2]王文静,张琼,孙婷婷.优质护理模式对骨折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积极作用分析[J].糖尿病天地,2020,17(7):211.
[3]陈喜凤.综合护理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天地,2020,17(5):242-243.
[4]陈妙铃.早期康复训练在糖尿病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3):109-110.
[5]陈修芳.早期康复训练在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2):122-123.

作者简介1:鲁先欣,1993.05.07,女,安徽省合肥市,汉,本科,临床护理、护师,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研究方向:骨科、护理。
作者简介2:李进梅,1981.6.11,女,安徽省合肥市,汉,本科,临床护理、护士长,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研究方向:骨科、护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