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万李丹 阮瑾(通讯作者)
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 邮编:518000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延续性护理在垂体瘤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治疗,其中30例接受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32例接受延续护理方案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依从率、护理满意度评分、术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治疗有效率指标。结果 ①围手术期观察组患者依从率96.88%、护理满意度评分(91.5±1.6)分及术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85.2±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②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垂体瘤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垂体瘤;术后护理;应用效果
0 引言
垂体瘤属于良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比较常见,占颅内肿瘤比例约10%~15%。垂体瘤发生后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头晕头痛、生长受限、生育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垂体瘤处于鞍区,颅底神经及血管极易受累[1]。目前,对垂体瘤患者主要采用神经内镜辅助经鼻蝶窦入路微创切除手术治疗,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势[2]。为了提高手术疗效、加速术后康复,还需有效的护理配合方案。我院在垂体瘤患者手术治疗中运用延续护理方案,效果满意,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蝶入路瘤体切除手术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糖尿病、心肾功能障碍、精神病类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8~ 81岁,平均(58.8±1.7)岁;瘤体类型:生长激素型瘤11例、催乳素型瘤10例、混合型瘤9例。观察组32例: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39~85岁,平均(59.1±1.3)岁;瘤体类型:生长激素型瘤10例、催乳素型瘤16例、混合型瘤6例。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①入院后向患者介绍医院设施及环境、医生及护士等,告知诊疗时间、检查项目、注意事项等,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计划、临床预后等。②术前让患者注意采取保暖措施,不可受凉感冒,戒烟酒。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手术计划。再次深入说明术前用药及准备事项、手术过程、术后恢复等,让患者一定要按时禁食,修剪鼻毛,以氯霉素滴鼻,并学会张口呼吸。不必过分担心手术,保证充足睡眠,在心理上没必要紧张、恐惧,以最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③进入手术室后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缓解紧张情绪。让患者去枕平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检查鼻腔情况。术中配合手术医生需要传递器械、清洗等。④术后待患者清醒时可试进水、流质饮食,避免打喷嚏、咳嗽等。观察鼻腔是否存在渗血渗液、视力状况,记录出入液量,遵医嘱指导用药。了解患者睡眠、疼痛、进食情况。术后3d可拔除鼻腔填塞物、尿管等。术后4~6d可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尽量锻炼生活自理。⑤出院时指导患者术后3个月不可参加劳动、谨防感冒、按时用药、生活规律,有不适感随时就诊。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方案:①建立延续护理小组,制定组员岗位制度及护理流程,确保达到预期的延续性护理效果;②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制定延续护理计划,内容包括: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睡眠、饮食、大小便、病情恢复、生活能力等状况;调查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给予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③建立患者档案,术后6个月定期随访患者病情康复情况,及时处理残留症状、疏导患者不良情绪。随访方式包括上门拜访、电话询问等,每月上门随访1次,每周电话随访1次,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术后6个月两组遵医行为,包括是否遵医嘱用药以及术后恢复注意事项、生活规律、饮食习惯等合格情况,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②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无并发症为治愈,临床症状缓解为好转,否则为无效;③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总分100分,得分高者满意度高;④以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评估生活质量水平,得分高者生活质量水平高。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2 结果
①围手术期观察组患者依从率96.88%、护理满意度评分(91.5±1.6)分及术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85.2±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3。②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2。
表 1 两组围手术期依从性比较(n, %)
3 讨论
垂体瘤主要位于垂体前后叶及颅咽管上皮,青壮年是其高发人群[3]。统计临床资料发现垂体瘤患者经蝶切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术后复发率、死亡率仍然较高。一般认为手术方式、肿瘤因素(部位、类型、大小等)、术后康复等都直接关系到预后好坏[4]。经蝶入路微创切除是目前垂体瘤临床治疗的首选术式,围手术期科学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术后顺利康复的关键[5]。延续性护理是将院内护理延续到院外的一种护理模式,能够为患者持续性提供专业的护理指导,即便患者出院。这种护理的延续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术后顺利康复,通过随访、电话等方式继续为患者答疑解惑、指导患者更好地遵医嘱、了解和掌握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出院后异常情况,从而保证患者能在有利的条件下快速康复。
一般延续护理的实施模式包括:①出院前1周,安排经验丰富的治疗医师为其讲解健康教育知识,1次/d,每次半小时,主要内容包括疾病诱因、良好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康复训练等。②出院前3d由护理负责人对患者病情、生理、行为、心理等进行全面评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的护患关系。③出院第1周以电话方式了解疾病转归情况,回访期间以亲和的语气、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评估患者状况、指导其合理康复锻炼。④出院1个月后以电话结合上门拜访的模式进行护患关系维护,提供护理服务。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术后依从性、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垂体瘤手术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肖莉萍.垂体瘤患者术前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差异分析及护理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0):81+83.
[2]王海军.脑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0,15(01):29-31.
[3]张小燕.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脑垂体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3):3844-3845.
[4]孙楠.临床护理路径在经蝶垂体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242-243.
[5]顾翔.临床护理路径在垂体瘤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