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管理在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   作者:马海娟1 张红2
[导读] 目的:研究对风湿免疫科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开展程序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马海娟1     张红2
        山西白求恩医院     山西太原    030032
        摘要:目的:研究对风湿免疫科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开展程序化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差异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观察住院期间2组失眠率、精准服药率以及护理前后2组舒适度、满意度的改善情况。结果:1)观察组失眠率12%、精准服药率36.8%,对照组分别为96.1%、87.7%,P<0.05。2)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心理等舒适程度、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科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管理,在降低患者住院期间失眠率、提升精准服药率以及改善舒适、提高满意度方面有显著价值。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管理;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应用效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持续性多个关节肿痛,多以双手小关节受累为主,也可以累及肩、肘、膝等大关节。长期受病症疼痛的折磨导致患者睡眠质量极差,严重性影响其生命质量。[1]对风湿免疫科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开展护理管理时,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和前提,应用程序化护理管理,确保护理措施更加全面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模式差异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中男15例,女25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0.22±10.05)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58.85±8.56)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2)患者知情并签署承诺书
        排除标准:(1)疑诊类风湿关节炎(2)患者神志不清,不能配合者.
        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按照风湿免疫科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开展护理工作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工作基础上开展程序化护理管理:1) 成立程序化干预小组。成立由护理专科组长(1名)、责任护士(2名)、主管医生(1名)组成的程序化干预小组,组织相关培训。2) 护理专科组长全面负责患者日常护理工作的合理分配,严格按照患者疾病特点开展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岗位职责。3) 责任护士不仅要熟练地完成各项操作,同时还要掌握与疾病有关的知识,进行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4)护士长制定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定期进行考核[2]。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住院期间2组失眠率、精准服药率。


        2)观察护理前后2组舒适度、满意度改善情况;采用科室自制疼痛评估表,分数越低,患者舒适度、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住院期间2组失眠率、精准服药率相较
        观察组失眠率12%、精准服药率36.8%,对照组分别为96.1%、8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前后2组舒适度、满意度改善情况相较
        护理后观察组舒适程度、满意度指标评分较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具有病程长、治疗过程慢、复发率高的特点,因此风湿免疫性疾病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也非常重要。如果护理人员不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导致护理措施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耽误了患者漫长的治疗周期,从而增加了患者的内在负担和经济负担。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存在口服药物品种多、用药时间长等问题,如何保证风湿病科患者准确用药已成为重要问题。精确用药是在充分考虑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最佳用药时间、剂量和顺序的基础上进行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2-3]。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程序化护理管理应运而生。它是在护理过程管理、标准化护理程序、护理流程图、护理目标和护理计划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一系列规范化、专业化的护理措施的过程,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能提高护理质量,进行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4-6]。
        此研究结果示:观察组失眠率12%、精准服药率36.7%,,对照组分别为95.1%、87.6%,护理后观察组舒适程度、满意度指标评分较高。证实了对风湿科住院患者开展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的价值。
        结论
        综上所述,对风湿免疫科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开展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价值显著且效果较好,具备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江丽梅,冯肖宁.康复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功能恢复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8):71-72.
[2]潘春燕,李飞燕,吴绍萍.品管圈活动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效果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5(11):60-61.
[3]李爱仙,杨菁,李峥璟,等.延续自我管理教育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5(5):409-410.
[4]曾永红,宁春莎.个性化护理对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2):2494-2496.
[5]方群.个性化护理对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30(5):152-153.
[6]姜珊,郭彩霞,王宇娇,等.程序化护理管理在风湿科患者精准服药率中的作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9,16(5):9-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