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康复治疗要点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6期   作者:王伟
[导读]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通常是由于直接暴力引起的损伤,多数患者同时会伴有脊柱骨折,

        王伟
        成都八里医院骨科  四川成都  610000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通常是由于直接暴力引起的损伤,多数患者同时会伴有脊柱骨折,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过程中,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损伤情况展开合理的康复治疗计划。
一、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通常是发生在交通事故、工矿事故或是自然灾害时,该伤情常常会存在复合伤、多发伤问题,伤情复杂性较强,病情严重,可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合并脊髓伤时患者通常需要面临不理想的预后情况,甚至可引起患者出现终生残废,伤情严重时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和不同的损伤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若是脊柱骨折稳定出现脊髓损伤,经过核磁共振检查之后医生确定了患者没有出现脊髓压迫问题,可选择保守治疗的方式,做好颈部的颈托固定或是通过颅骨牵引固定,以卧床休息为主,使患者的胸部及腰部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以达到脊髓损伤的消肿目的,配合营养神经的治疗和四肢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脊柱骨折稳定的患者若是同时伴有脊髓压迫的症状,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切开椎板通过钉棒系统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脊柱骨折不稳定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以达到固定目的,通过钉棒系统固定的方式,提高治疗效果;骨折不稳定患者伴有脊髓压迫症状,则需要避免脊髓的再次损伤问题,应以尽早手术为主,进行钉棒系统固定和减压治疗。
二、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康复治疗要点
        治疗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要以尽早制动为原则,采取正确的搬运和转送方式,避免对患者的脊髓形成二次损伤,始终要以“先保命、后保功能”为原则,首先对危及患者生命的损伤进行救治,保持患者平稳的生命体征之后,再对脊柱损伤实施稳定治疗。不管患者有无意识,都需要对损伤进行评估,利用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查体等方式,评估患者的损伤程度,结合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特点,尽早进行相应的治疗,为后续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患者受伤后的6小时是治疗黄金期,24小时之内为治疗急性期,重建患者的排尿功能以及手和上肢的功能,康复治疗需做好呼吸系统、压疮、泌尿系统等并发症的积极防治。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使患者能够在合适的神经修复内外环境下,更快、更好的恢复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患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
(一)预防并发症
        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很容易发生并发症问题,针对并发症的预防,需结合褥疮预防、肺部感染预防、泌尿系统感染预防做好护理措施。通常情况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若是截瘫部位无感觉,将无法随意翻动体位,长期的压迫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加了褥疮问题的风险,因此患者需每两个小时被动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保持床铺的干燥平整,颈髓损伤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在翻身过程中要保持头、颈、躯干形成一条直线,做好颈部固定。护理患者的皮肤,保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时常按摩受压部位。

有些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会由于疼痛无法深呼吸,难以排除肺和气管内的分泌物,诱发肺炎问题,针对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排痰,鼓励患者多喝水,促进痰液排出,保证呼吸道的通畅。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通常伴有暂时性或长期性的排尿机能改变,大部分患者需要留置导尿设施,因此要做好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保持患者尿道口清洁和尿管引流通畅,做好尿道口的消毒,及时更换尿袋。
(二)防止关节挛缩
        为了避免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发生关节挛缩的问题,应保证患者正确的躯干和肢体体位,不仅能够有效地对关节挛缩进行预防,而且还有助于降低褥疮问题的发生几率。保证患者的肩关节处于外展位,以免后期出现疼痛、挛缩问题,对于患者的腕关节康复治疗,则需要将其功能为做好固定,使用夹板等固定功能位。给患者的双脚穿上防旋鞋,或是保持患者的踝关节处于背屈90°的状态,避免出现踝关节屈曲、挛缩的问题,患者的手指应保持微曲位,通过被动伸屈内旋活动髋膝关节,防止关节挛缩问题。
(三)生活活动训练
        生活活动训练对于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让患者通过生活训练能够自理活动,进行吃饭、梳洗、上肢穿衣等,由于患者的躯干和上肢障碍程度不同,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康复锻炼,有些患者能够从床上活动逐渐过渡到独立完成移动到轮椅上的活动。患者需树立起积极的康复治疗信心,主动进行锻炼活动,避免发生废用性萎缩问题,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简单治疗,患者需积极参与到训练过程中,和医生、家属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主动进行康复治疗的相关训练活动。部分患者的心理状态不佳,需要得到周围人们的鼓励,因为大部分的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都是在正常劳动情况下遭遇了外来伤害,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很容易发生惊恐、焦虑、不安等情绪,担心未来的生活无法自理、生命有危险或是没有经济来源等,难以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工作。对于此类患者,要鼓励患者树立起信心战胜疾病,通过向患者讲述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相关知识、成功案例,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等,帮助患者加入到积极锻炼和治疗中,通过营养膳食,强化机体抵抗力,更好的预防并发症,提高恢复效果。
(四)康复治疗训练
        康复治疗训练中,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预防肌肉萎缩,进行相应的训练,针对平时不能做的活动,患者可以利用工作肌群来代偿丧失功能的肌群,例如患者中的颈部损伤问题可以利用肩外展和外旋,在重力作用下伸展肘部,对于某些特定肌群进行选择性的牵拉,患者能够完成此类功能性动作,对康复治疗的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可以牵拉绳肌,保证仰卧位与直腿抬高接近120°,这样能够为后续的穿袜、穿鞋以及膝踝足活动做好基础准备,进行相应的转移性活动。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肌力训练计划,每日按计划进行锻炼,并且每天评估肌力的进展情况。对于四肢瘫的患者应加强对其手功能的康复治疗训练,向患者提供健身球,或是让患者主动抓握笔,对手指的抓握功能进行训练,提高手指屈曲的灵活性。利用指屈肌缩短对功能性的肌腱固定术抓握进行发展和训练,无法完成主动伸腕的患者,可以利用夹板使关节活动度得到保持,在他人帮助下进行关节伸腕活动。
总结:综上所述,创伤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离不开患者本人的配合,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应耐心、细心地帮助患者疏导心理不良情绪,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帮助患者树立起疾病治疗的信心,加入到主动康复治疗活动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