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8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已非常普遍。高支模施工技术属于全新施工工艺,可为房建土建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必要支撑。鉴于此,文章针对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内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导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当前我国房建醒目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但这项施工工艺因其特殊的施工位置,对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较高的要求。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有效应用高支模施工工艺和技术,就必须认真分析研究该施工工艺,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同时实现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
2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内涵及意义
2.1内涵
高支模施工技术,即将高度相对较高的钢筋等应用于大规模框架建筑中并形成支撑体系,会直接影响房建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且此施工工艺稳定性将对建筑整体稳定性带来较大程度的影响。然而,在实际操作方面,始终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高支模施工技术相对特殊,且作业高度高,大部分均为高空作业,风险系数较高,易发生意外事故。为此,建筑企业应合理采用相关安全措施,采用安全手段,使风险发生率降低。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会选择较长钢筋,以建筑构筑为支撑结构。由于施工材料高度大,且施工工艺尚未成熟,灵活性相对受限,直接增加了高空作业难度,使施工作业人员面临严峻挑战。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施工材料造价相对较高,会循环使用施工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结构安装并定型后,应拆除高支模。由于其高度相对较高,增加了作业难度,在拆除高支模时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
2.2应用意义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建房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施工技术、建筑美观性、建筑质量等方面。在此背景下,为顺应市场发展以及时代需求,在实践作业期间,须改进建筑技术,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便于开展建房施工建设,在确保建筑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速度,促进现代建筑行业发展。
现阶段,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借助钢筋等支撑结构,能够增强建筑物整体稳定程度,增强抗干扰能力与抗压能力;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加以利用,能够对建筑物外观进行合理化控制,与多样化结构需求相适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建筑行业开始强调绿色环保无污染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以保证资源使用率不断提高,减少不必要浪费。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切实体现了以上理念,可对施工材料消耗与设备损耗等加以控制。
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3.1编制优化施工方案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高支模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想切实提高施工质量,首先必须科学编制并严格落实施工质量管理方案。在编制施工质量管理方案时,施工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同时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施工的技术路线,并严格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而且,为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确保高支模施工的顺利进行,还必须全面分析施工中存在的不良影响因子,制订出科学、有效的处置预案。此外,还要明确各程序的责任人,制定责任追究制度,以保障施工的质量。方案要明确相关监管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确保相关监管部门和机构都能发挥出自身的职能,在规定范围内,应用巡视、见证以及旁站的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为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的把控和提升做出贡献。
在完成方案的编制后,施工管理人员还必须严格落实执行施工质量管理方案,进一步增强施工现场监理人员的配置,从而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为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3.2高支模检查技术
在高支模安装完毕后,为保证后续模板施工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需要开展全面性的模板检查工作,标记、处理所存在问题,具体检查内容为:对模板中各处构件几何尺寸进行测量、检查高支模板表面平整性与结构稳固性、检查各处立杆是否处于落地状态、检查并清除模板内分布的杂物、检查支架间契合度。在高支模板检查通过或是所发现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后,再将高支模板投入使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
3.3高支模支架的安装
在开展高支模工程安装施工期间,须对梁线位置进行校准处理,确保后续水平控制线的效果理想,增强高支模核心判定的精确性、科学性以及可靠性。在开展高支模模板搭设的过程中,应将铺设钢管作为基础,有序安装模板,随后落实龙骨架架设。在安装上层模板和加设支架方面,应以荷载能力为主要参考依据,确保架构整体更加稳定。为保证模板质量,应在整改与安装期间开展故障检查和排除工作,以免出现漏浆或者是接缝故障等问题。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积极开展清洁工作,确保模板内部没有积水和杂物。高支模施工安装的过程会涉及多个体系,应保证技术信息通畅,综合考虑水电等除模板意外的安装内容,以免安装体系受信息不畅因素影响产生问题。
3.4高支模验收技术
由于高支模工程项目在专业性和技术性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相对较高,施工作业须接受相应验收,将高质量、高水平与高标准作为验收的标准要求。在作业期间,应将技术性和专业性作为高质量性支撑,集中体现在施工初期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编制的施工方案。在验收时应采取细节式技术验收方法,确保各作业环节更加标准,提高作业稳定性。若在验收期间出现模板倾斜或者是开裂等问题,应立即采取整改和处理措施。
3.5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作业应将梁中点作为起始点并向两端平行推进作业。在实际振捣期间,需践行稳定均平基本原则,以免出现漏振或过振的情况。对外框架柱梁进行设置时,以浇筑混凝土柱和梁板施工为主,在开展井格梁瓦盖施工期间,需保证排架和梁柱构成水平式支撑力,使得外框架梁柱更加稳定。主柱梁的功能是承受主力,其纵向水平杆需为两端提供支柱性作用,形成侧面力。随后,各柱梁中间应延伸斜向的支撑钢管且衔接各层脚手架。在完成外层支撑和框架作业以后,施工作业人员应系统检验框架柱梁与排架刚度、稳定程度,与施工质量标准保持一致。
3.6高支模拆除
拆除高支模是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重点,须遵循具体要求开展,须结合高支模跨度差异选择相对应的拆除形式。若跨度超出8m,要求混凝土强度为95%时可将模板拆除;若跨度低于8m,混凝土强度在75%时可拆除。拆除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振捣期间需在完成混凝土施工8d后,工作人员应检验高支模混凝土的强度,若强度达标即可开展后续操作,若不达标应过段时间再次检验强度。第二,拆除高支模时,应根据浇筑与拆除顺序开展,应根据基层不同采取分层拆除的方式。次梁与侧梁模板是最先拆除的部位,随后是主模板。第三,在实际拆除期间,为减小拆除的难度,应构建专门施工平台,在拆除作业后结合模板类型分类别地放置,为后期继续使用提供方便,应检修模板的质量。
4结束语
总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切实满足房建土建工程施工需求,提供良好施工条件。企业必须明确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要求标准,提高技术应用力度,有效把握工艺要点及技术质量控制关键,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质量,做到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发挥,进一步提高房建土建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石志峰.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150-151.
[2]佟鹏.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3):46-47.
[3]任道凤.小议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居舍,2020(02):65.
[4]褚洪俊,郑成锟,吕恒.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