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6期   作者:陆涛
[导读] 建筑物的地基决定了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效果及沉降情况,
        陆涛
        身份证号:32128219940119****
        摘要:建筑物的地基决定了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效果及沉降情况,应对施工现场土质进行分析及检测,并结合土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编制勘探报告。设计单位应根据勘探报告对施工现场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确保整体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在软土地基换填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并配备高素质的施工技术人员,确保施工工序的完整性及施工质量。强化建筑地基质量对提升整体建筑工程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监管部门应对软土地基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管,以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1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征
        软土地基的特点主要就是土质松软以及黏性大,含水量较高和负荷容量比较低等特点。软土地基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对混凝土结构强度会产生一定的破坏,造成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等问题,对建筑工程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软土地基除了上述这些特点之外,还有相应的有机物质,对于建筑基础当中的钢筋会产生一定的腐蚀性,从而将建筑结构基础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对软土地基处理当中,需要对建筑工程结构性能加强思考,采用换填施工中,地基换填材料对于建筑整体力学性能不能产生太大的影响。设计单位在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当中,尽可能的选取较为容易采购的材料,以此将地基换填成本降低。因为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蓄水性能也比较强,但是其结构稳定性较为差,将建筑基础的腐蚀性增加,从而会对建筑基础稳定性产生损坏。软土地基当中物质含量丰富,并且有相应的不可预测性。若是其外界环境产生变化,软土地基结构也会相应的产生变化,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导致和建筑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不能获得良好的保障。软土地基自身的土质比较特殊,压缩性非常强,所以就会造成建筑后期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影响。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胶结材料处理技术
        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采取胶结材料处理的方法有利于对软土地基中含水量的控制,将其与交接材料进行搅拌。在施工现场合理的掺入水泥砂浆能够降低土壤的含水量,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水泥砂浆的配比,确保整个软土地基处理效率的提高。其土质的力学性能在一些建筑工程中也会融入石灰、无机胶凝材料和粉煤灰,将软土地基转化为复合型土壤,从而保证地基的承载能力得到改善,确保整个地土质不被腐蚀,为上部结构的施工稳定性奠定良好的基础。胶结材料处理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中非常广泛,其中主要有水泥土搅拌法、灌浆法、高压注浆法等,对于不同方法的使用需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要求,保证软土地基的强度,提高整个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处理后的地基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实验,以确认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2换填法处理技术
        根据软土的这种特殊的地质,换填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通过合理地对表层浅埋的软弱地基进行更换,这样能够保证土质强度适合工程建设的要求。同时根据相关的基础标准,确保填充材料的抗压性以及稳定性,提高整个地基的承载能力。作为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地基的压实度,确保换填法施工作业完成之后对其进行压实处理。换填法涉及基坑开挖、基坑支护方案,福建省省内开挖深度超过4m方案实施前还应通过专家论证。
        2.3强夯法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对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效率以及顺利进行,就需要加强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较大、土质疏松、排水能力较差,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提高软土的强度,可以采取强夯法保证地基的压实度。强夯法主要是通过对软弱地基进行夯实处理,保证软基的压实密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强夯技术主要应用于碎石、粘土、软弱地基中,在具体强夯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其操作比较简单、施工成本较低,但是这一技术在黏土以及高饱和土壤中使用效果较差。
        2.4软土地基表层排水法技术
        对于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地处理,可以采取表层排水法,这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比较常见。该方法主要是根据软土中水分的含量,进行排水施工方案的设置,保证地基结构的安全性。通过表层排水法的使用既可以合理地降低软土中水分的含量,同时可以提高地基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可以看出,表层排水法主要是在水分含量较高、土质条件较好的软土层中应用,其具体的方法如下。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针对性的表层排水方案,通过排水沟进行有效的排水。然后,如果软土地基的水分含量较高,可以通过抽水泵进行水分的分离,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提高结构的稳固。
        2.5预应力管桩处理法
        在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过程中,预应力管桩处理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预应力管桩的埋设,有效地改善图纸的松软情况。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现场的勘查处理,结合其实际图纸的力学性能和受力情况,确定具体的管桩位置,通过管桩的埋设改善整体图纸的应力结构,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在施工现场中,管桩埋设需要配置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相应的设备才能够保证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效率。同时,技术人员还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分析,掌握影响软土地基力学性能的相关因素,确保预应力混凝土桩发挥最大的价值,由于预应力管桩在施工中会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需要提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证整个施工的顺利进行。预应力管桩造价合理、工艺成熟、效果优良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然遇砂层及卵石层成桩较为困难,应选择合适的成桩工艺,如锤击成桩等。
        2.6旋喷桩加固施工技术
        另外一种就是旋喷桩加固施工技,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在多种类型的软土地基中都可以有效的应用。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利用旋喷钻机进行施工,还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效果。对于这一技术的使用,作为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钻机将带有喷嘴的注浆管输送到土壤中,从而实现喷射的作用,提高对软土地及的加固处理。由于受到冲击能量的影响,软体地基中的颗粒物会被切开,相对较小的颗粒然后会冒出地面,剩余的颗粒则会随着喷射流速的增加,变得规律的排列。在这一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不同的施工地质条件,选择对象的施工钻机设备。其次,在施工之前对高压设备进行相关的质量检查。最后,要确保材料的搅拌工作。
        2.7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基的加固处理还可以使用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施工技术。这一技术在软基的施工中非常常见。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将碎石粉煤灰、石屑等相关的材料进行搅拌,然后制成高强度的混合材料。从而在软基工程的施工利用混合材料进行填充,确保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利用这一技术起到加固的处理效果,可以保证建筑工程地基结构的承载力大大的加强,并且其施工的流程非常简便,施工效率较高。
        3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基础自身的承载力对建筑整体结构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人才的配置,保证实际施工当中的准确性以及专业性,将工程整体施工的安全性可以提升。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于软土地基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且制定相关监督管理方案,对于软土地基施工进行责任划分,将施工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可以提升,保证在施工中相关安全隐患问题可以降低。
        参考文献
        [1]秦振龙,祝高飞.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6):74-75.
        [2]许贺淇,金光耀.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4):164.
        [3]任若骁.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6):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