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路庆
53232319810807**** 云南 楚雄 67500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是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今天,房地产企业在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上更加重视,以往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经验显示,工程施工质量共由多个层级组成,有项目工程例检、项目部自查、工程师质量管理控、监理单位质量控制、承包方质量保证体系等组成。质量管理程序主要有,质量计划,工序实施,质量检查,合格验收。针对不合格的项目质量,必须进行整改或返工,直至检查合格。在传统的质量检查与验收过程中,虽然质量管理流程大体如上顺序,但是结果常常大相径庭,产生的原因较多,为更好的发挥质量管理经验,针对某工程项目的管理经验进行探讨,对易发生的质量问题加以分析,从而强化工程现场施工质量,避免产生质量问题影响项目安全性能与稳定性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一.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有这样几方面,原材料控制、样板参照、成品保护、按施工图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及方案施工、过程工序检查验收。在质量管理上,通过上述几方面的质量控制管理,创新先进的管理技术,能够收到一定的管理成效。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项目外观、功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质量的改善上,不断采取新的管理方式,从标准化向规划化管理迈进,成功的促进了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质量;从规范化向精细化管理方向的迈进,更加提升了现场施工管理质量。在对工程项目质量的不断的管理创新过程中,建筑项目的美观程度、安全程度、使用稳定性、功能的全面性等方面,均大幅度提升,并得到了质的改变。为更好的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加强对建筑工程现场的管理经验要点的分析探讨,以利于为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提供有利参考。
二.建筑工程质量提升管理经验要点
1.原材料控制
建筑材料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总成本的支出当中,材料支出占总成本的60%以上,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是对建筑整体质量提升的关键,相当于从建筑质量的管理源头抓起。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在向精细化管理迈进的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购置途径、进场程序等管理内容通过细化,来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源头的控制。
以往经验中,原材料供应厂家、购买人等均对原材料质量形成影响,所以应当任用责任心强、具有专业能力强且具有正义感的人,进行材料的采购,来确保材料的品质。避免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及避免吃回扣或受贿,引起材料质量问题,确保购置过程中的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原材料的供应厂家,要选择大厂或信誉度较高的生产厂商,来确保材料的质量,并确保材料的供应及时性,及材料规格型号的齐全,以利于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的持续推进运行。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上,在材料进场的检查验收阶段至关重要。对原材料的出厂日期、合格检验及证书等,入场检验时要确保证明材料齐全,进场查验合格材料需按规范规定需要现场抽样复检的建筑材料,及时见证抽样送相关职能机构进行复检,抽检批次和数量要符合质量检验要求。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材料的原材料,不得进场;对复检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及时退回或更换。入场材料验收完成后,各项手续必须留底存档,便于工程验收报备,同时做好原材料的交接手续,便于应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有据可查。
材料在进场使用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上,要加强材料的保管贮存,避免出现雨浸或风化等现象,导致原材料质量受损。同时,在原材料的保管上,要专人负责,完善出入库手续。对于材料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追究责任根源,来确保原材料管理上的严格性与完善性,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开展。入库保存的原材料,避免受到雨淋或潮湿腐蚀,按材料保存规范要求来进行防护。例如钢筋材料,按规格、长度,分类保存,底部楞起,楞方每隔1m-1.5m一根,楞方长度要达标,每垛数量与重量均需按要求不得过重,避免钢筋材料出现弯折现象;再如水泥的保存,码垛时高度适宜,避免倒塌或滑落,引起伤人事故;同时水泥材料底部铺防潮塑料布,或帖布防潮。
原材料的质量是确保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先决条件,在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对质量的管理,还要加强施工的标准要求,对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验收要合格。
2.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以房建工程为例,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是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及控制。技术质量现场施工管理包括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模板、水暖电气及各项隐蔽工程的质量管理及控制。在以往的技术质量管理经验中,混凝土、模板、钢筋施工质量作为重点项目,必须加强质量管控。其中钢筋工程构件的质量管理上,要确保钢筋规格型号符合构件要求,箍筋符合要求,同时弯折度要按施工规范来进行,墙、柱筋及墙拉钩末端直锚长度等,均严格按施工方案设计及施工要求来定;钢筋绑扎及加固要牢靠,避免产生位移现象;水平筋与立筋间距符合施工要求,避免踩塌现象发生。钢筋项目在工程建筑中,属于隐蔽性工程,所以要做好记录与标记,做好检查验收材料的保存工作,以便于查验。
模板工程作为混凝土的承载支护,施工质量对混凝土的成型、强度与硬度等有较强的影响。在以往模板支护上,常常重视混凝土的浇筑而忽视了支模的重要性,易导致连续性质量问题发生。如模板支护不到位出现混凝土浇筑时的跑冒露的现象,导致混凝土强度受损,在如模板支护过程中出现松动,引起混凝土边角儿掉落,导致工程外观整体性受损,引起质量缺陷等。模板支护质量的管理,还应当以传统管理经验为基础,加强对模板支护的精细化管理,如加强对模板配套应用管理,根据工程结构形式、模板支护荷载程度、基础形式等,在满足对混凝土荷载力的情况下,确保模板的刚度及结构稳定性。
混凝土现场施工技术对整体建筑的质量影响较大,如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混凝土的搅拌技术、混凝土的浇筑应用技术等,都对建筑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上,发挥已有的管理经验,加强对混凝土的加工、搅拌、浇筑等技术的管理。管理过程有,施工前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材料的质量检验与准备工作,确保各项材料符合混凝土加工质量要求后,在进行搅拌。根据实验室的配合比设计进行混凝土加工搅拌,避免原材料的错配、少配或多配等现象,引起质量问题,并在使用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离析现象及坍落度等问题加以监测。混凝土加工完成后通过车辆运输至施工场地,要确保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均质性,避免产生砂浆流失、沁水等现象;并减少运输周转次数,引起水份流失;同时避免运输时间过长。一旦发现混凝土出现水份流失严重、产生初凝等现象时,避免直接向混凝土中加水进行搅拌,也避免运输过程中产生初凝的混凝土继续应用,引起建筑质量问题。混凝土浇筑施工,重点检查钢筋与模板的稳固性能及位置,浇筑着落度要低于3m,分层浇筑时根据钢筋密度与构造来选择浇筑层高(如下图1所示),边浇筑要及时振捣,浇筑要具有连续性,留好施工缝与后浇筑带,确保浇筑项目的质量。
.png)
图1 混凝土分层浇筑
在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的控制上,发挥工程项目的管理体系的作用,来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的规范化。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还需要不断与时俱时。目前建筑项目及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使部分施工技术也得到更改与完善,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建筑质量上也得到较大提升,所以充分发挥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来促进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
三.结束语
对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上,吸取以往经验,在以质量管理要点为参照,加强对整体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最先进的办法是应用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发挥现代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采取各家之长,补已之短,并不断加以完善,来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在现场工程施工上,质量管理除了对材料与技术的管理以外,还包括对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同时要全面加强对施工图纸的解读能力,从而全面掌握施工质量要点。并提高项目样板参照能力,使每一建筑项目均能以优异质量达到或超越样板间质量要求。在质量的现场施工管理上,需加强对施工项目的成品、半成品保护,来使工程项目环环相扣,质量也步步有保障,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原有施工质量管理经验,达到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王永树.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21)
[2]王羽.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J].建材与装饰. 2020(04)
[3]吴剑平.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J].山西建筑. 2017(18)
[4]蒋跃杰.浅谈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 2020(09)
[7]李亚苗,申春娥.试析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 2017(06)
[8]蔡志能.建筑工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科技风.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