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彬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于变电站装配式建筑物建筑结构的一体化模式逐步出现在大众的眼前,基于该模式的应用,不但可以保证工艺质量,还能使建设效率全面提升上来,使方案得以优化
关键词:变电站 装配式建筑物 结构一体化
前言:变电站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设计根本建设理念就是装配式变电站,其主要就是以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变电站设计建设为实际的指导原则进行严格的遵循,以规程和规范以及技术管理要求为依据,进行全面的改进设计,不断拿对平面布置进行实时的优化,还对竖向设计进行全面的改进。可以使占地面积、投资和工期等指标得到个诶比女性的减低,对标准化设计和配送式施工进行全面的推行,不论是实际的管理复杂性,还是管理难度,均会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使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功能匹配和寿命协调有着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1、基于变电站装配式建筑物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要求
首先第一点,就是质量要求,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其不但要将生产质量体现出来,还要将设计质量提升上来,与此同时,还对建筑师的工作质量有一定的依附力,而为了使基于变电站装配式建筑物的结构一体化全面实现,只有提升相应的生产质量,才能使整个建筑物达到真正的标准和要求;其次第二点,就是进度要求。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进行工程制造和现场施工,而且在实际的施工现场无法将与之基础使用进来,因此,在实际的现场建造过程中,必须要对生产结构进行同时的加工,不仅如此,还要保证相应的额构建构造以及服务系统等可以实现集成模块;第三点,就是成本要求,对比传统的现场施工方法,装配式建筑可以使成本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其根本性的表现,就是可以降低实际的劳动力实践以及材料等,以理论的角度来分析,不论是减少任何一方面,都会降低成本,但是并不代表整个项目的预算都会减少,简单的来讲,将针对性的设计实施进来,准确的判断具体的材料用量,因此,在采购的过程中实现针对性,才能使隐性成本得以降低。
2、预制轻骨料混凝土型钢组合空心墙板组合体技术分析
2.1、基于变电站装配式建筑物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思路
首先第一点,对于建筑物纵墙而言,要将轻骨料混凝土型钢组合空心墙板采用进来,而且在预制一整块墙板的过程中,不但要将型钢柱应用进来,还要将轻骨料和型钢梁应用进来,通过组合预制的方式,达到预制目标。在实际的墙板中,型钢受力骨架会以B250*8箱形截面柱以及工字型钢纵向梁进行全面的焊接,进而而成的形型钢构件,或呈“干”字型,或呈“T”型。此外,对于空心半部分而言,则有轻骨料以及墙板钢筋和高强复合薄壁水泥空心管全面形成。
其次第二点,对于整体的建筑物而言,其实际的跨度一般情况下,都是在3.9~7m,而且柱子与柱子之间的之间的间距大约为2.7m、3m、3.6m,不论是柱间距,还是相应的跨度,都相对较小。横梁要将宽翼缘工字钢梁应用进来,纵向墙板则要将预留外露工字型钢纵梁应用进来,在接头位置,以M20摩擦型高强度螺栓为媒介,进行全面的拼接,保证这两片墙板中的纵梁可以真正的实现刚性连接。
第三点,在空心纵墙板内将一纵向钢结构框架隐含其中,将横向钢梁全面组装完成之后,墙板组合体的实际受力体系就会进一步转化为纵横双向钢框架结构,对于纵向的砼型钢空心墙板而言,其本身的自重则会呈现竖向的方向进一步传送到地梁处。
最后一点,不论是单层建筑屋面板,还是二层建筑屋面板,又或者是屋面板,都要将预制轻骨料混凝土叠合板应用进来,实际的叠合层厚度在70mm,预制厚度为70mm,进而形成一种组合屋盖体系。
2.2、节点构造
2.2.1、柱脚节点
对于钢柱和基础而言,要将Q345地脚螺栓应用进来,进行相应的连接,而且实际的连接性质属刚性,对于地脚螺栓而言,则直径要将M33选取进来,使柱脚与基础的连接极限承载力要求得以满足。对于地梁和墙板这两者而言,存在30mm的缝隙,则要将强度等级为40MPa的无收缩自流淌高强灌浆料选用进来,进行灌浆操作。与此同时,还要将二次灌浆孔做成一定的斜度,使灌浆料在流入到地梁顶面的顺利性得到保证,而且在结束施工之后,方便填实灌浆孔。
2.2.2、钢框架连接
在对预制轻骨料混凝土型钢空心墙板之间进行横向连接的遇中,要保证墙板钢柱和基础在全面连接完成之后,再进行施工,而且在实际的预制墙板中,要将悬伸短梁在箱型截面柱内侧预留出来,此外,还要将高强度螺栓应用进来,全面的里阿杰悬伸短梁和中间区段工字型的钢梁,确保预制墙板柱和结构横向钢梁的刚性连接全面实现,使钢框架节点处的抗震要求得以满足,达到实际刚性连接的极限承载力要求和标准。
2.3、叠合板连接
对于基于变电站装配式建筑物屋盖体系而言,要将叠合板翼缘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钢-轻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组合屋盖应用进来。
对于在对轻骨料混凝土地和版组合屋盖进行预制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在焊有螺钉剪力连接件的钢梁翼缘上将预制轻骨料混凝土板支承上来,相应的预制板不但要对施工的荷载进行全面的承受,其本身还能成为楼板的其中一部分,对竖向荷载进行承受。在铺设完预制板之后,就可以将混凝土现浇层全面浇筑上来。预制板则要以设计荷载为依据,对受力钢筋进行全面的配置。而且在实际的现浇程中,会将跨越梁轴的支座负弯矩钢筋配置在垂直于梁轴方向位置上。和预制板和现浇层,使叠合楼板得以形成。而且实际的现浇混凝土在达到固定的强度时,则要在钢梁翼缘上将下端焊接进来,在现浇混凝土中的栓钉上将上端埋入进来,以槽口混凝土为依据,保证钢梁与叠合板可以连接在一起,并且形成一个整体,达到共同工作的目的,使钢梁-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楼层体系全面实现。
2.4、预制墙板现场施工
首先第一点,就是先期施工。在基础部位要将常规的方法应用进来,开展施工,最为重要的施工要点,就是在钢柱基础部位将M33的地脚螺栓预埋进来,而且还要将辅助定位模板应用进来。
其次第二点,就是在对轻骨料砼型钢组合空心墙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全面的固定钢柱与基础M33地脚螺栓,而且在全面安装完成之后,要在预制墙底和柱脚位置,将30mm厚40MPa二次灌浆料应用进来,进行灌浆。
第三点,就是在对宽翼缘H型钢横梁和纵墙内钢梁接头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将M20 10.9级摩擦性高强螺栓应用进来;在对纵墙内钢纵梁接头进行灌浆的过程中,要将40MPa浆料应用进来。
最后一点,就是在对屋面预制叠合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先将叠合板安装进来,然后再现浇70mmLC30轻骨料砼板。
结语:总而言之,本篇文章主要对基于变电站装配式建筑物建筑结构一体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基于变电站装配式建筑物建筑结构一体化而言,将预制轻骨料混凝土型组合空心墙板结构体系应用进来,不但具备方案优化的特点,而且整体的结构具备创新性,实际的工艺质量也非常好,在整体建设过程中,效率也相对较高,而且对比常规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结构方案,总造价基本持平,而且在达到变电所寿命周期之后,则可以回收相应的型钢,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际要求完全符合,此外,相应的装配式结构将轻骨料混凝土叠合板组合屋盖应用进来,不但可以使进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还能使工艺质量全面提升上来,提升屋面的整体防水效果。因此,在变电站实际建设过程中,应该进行全面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汪和龙,刘亚庆.BIM技术在模块化装配式变电站综合管线优化性应用概述[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S1):452-455.
[2]吴成泉.110kV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工程及装配式建筑物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6):139+141.
[3]武兴坛,喻会永,朱毅,李仲想,王洋洋.基于模块化底座和聚氨酯复合板的装配式变电站设计[J].机电工程,2017,34(02):189-193.
[4]张必胜,王宇坤,班洁.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工程装配式建筑物的应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03):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