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热控自动化的优化探讨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5期   作者:赵海洋
[导读] 厂热控系统是电厂运行调试的重点内容,热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厂内部热力系统及其设备的监控,
        赵海洋
        大唐辽源发电厂
        
        摘要:厂热控系统是电厂运行调试的重点内容,热控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厂内部热力系统及其设备的监控,确保电厂机组运行的稳定、安全性来保证电厂运行的稳定性,是电厂运行自动化水平的重要体现。可是热控保护系统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如误动、拒动等,则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应加强对电厂热控保护误动及拒动原因的分析,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保障电厂热控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电厂;热控;自动化
        引言
        热控保护系统是电厂安全运行关键要素,做好热控保护,会对电力稳定、安全生产产生积极影响,是电厂关注重点内容。就目前热控系统运行情况来看,部分发电厂在实施调试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设备检测不到位以及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影响,而导致热控系统没有达到预期运行要求,致使电力生产受到直接影响。鉴于此,做好常见热控问题分析,科学展开热控问题优化处理,极为必要。
        1热控自动化技术的综述
        当前,电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物质。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各个供电公司都在对传统的电力控制模式进行改革,因此热控自动化技术被应用到现阶段的电厂控制系统中,通过热控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厂设备的远程监控,并且能够进行电力监测,能够及时掌握电厂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热控自动化技术不仅仅可以应用在电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还能够为电厂内各种动态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数据参照。要想实现对电厂设备的远程监控与实时的参数更新,则对电厂热控自动化技术就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是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技术缺陷。在当前阶段的热控自动化系统中,对动态调节和远程监控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这样工作人员就能够结合用电需求,对电厂的发电环节进行科学的把控,从而能够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对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2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构成
        一是分散控制系统,也称DCS控制系统,包含现场流程控制接口、操作接口、通信接口和开发维护接口,能够在集中显示相关操作的同时,实现对于接口的分散控制。各接口之间的联系主要是借助电厂通信网络实现,分散控制系统能够借助不同的模块实现对各类设备的有效控制,控制方式更加灵活可靠。二是辅助控制系统。辅助控制系统是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电力系统无人运行的关键所在,能够借助控制器来设置指令,完成对设备的自动控制,保证了数据接口和交换机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辅助控制系统能够对传输过程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控制,也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室实现系统控制,确保其能够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化运作。三是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可以将其分为摄像、传输、控制、显示和记录几个组成部分,实现对于电厂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视频网络监控系统能够通过高清摄像机,对电厂内各类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进行采集,经由网络电缆传输到计算机主机,再由主机将接收到的视频信号分配至录像设备和监控器,操作人员可以借助云平台,完成对摄像头方向的控制和变焦操作,也可以运用系统附带的录像处理模式,对图像进行录入、回放和存储操作,这样当电厂发生异常时,借助录像回放,能够快速找出故障的原因。
        3电厂热控自动化优化要点
        3.1智能监控机组设备
        采用智能化监控软件、智能化仪表器材,监控电厂机组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和活动参数在这一监控过程中,智能化监控软件和仪表器材可以准确校对好传感器管理软件的控制方式和程序数据,并通过远程化控制方式监控点电厂的机组设备,对于机组设备的目标安装位置和现实运行数据加以校准、记录,计算出操作过程中机组设备的精度误差,给智能监控软件监控活动提供科学指导。

技术人员要合理使用智能化报警软件,系统归纳好报警信息数据,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报警机组或者设备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故障预测软件和智能化报警软件相互配合,可以全面、系统地开展机组设备故障检测、分析判断工作,确定机组故障发生率,科学预测出使用寿命,从而明确机组设备的监控重点,尽可能发挥机组设备的内在潜力。
        3.2使用大屏幕显示器
        将大屏幕显示器作为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优化改造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并以此作为日常监控工作的重要辅助设备,一方面可以保障监控人员能够拥有舒适的观感,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升监控工作实施效果。目前电厂常用的中控大屏幕显示器品牌主要有日立、西门子、利亚德等,有效保障了监控效果,并且通过相应的控制软件,实时切换不同両面及远程控制,大幅提升了显示器的系统智能化水平相应地.值班监控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掌握最新的监控技术,提升整个监控工作的开展效果。
        3.3优化系统故障,保障系统稳定性
        (1)系统控制单元设计优化。单元分散系统得到有效优化和控制,可以增强控制单元的实时响应性,提升智能化水平。优化设计工作进行中,需要引进高新技术、新型技术手段,发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搭建智能化分散控制系统,针对控制程序模块加以优化设计,显著优化控制指标和范围,从而增强系统的抗干扰性。(2)硬件管理系统运行优化。硬件设备是热控自动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当其中产生故障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需要建立健全自动化管理机制。热控自动化系统想要实现可靠运行,需要切实保证各项设备功能,科学采用多项管理措施。对热控自动化硬件设备的实际运行环境进行考察,积极落实系统验收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从多方面人手维护好系统的电源、终端状态和机房温度,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3)系统逻辑优化设计。新设备运行之初容易出现系统逻辑不合理的问题,影响设备的总体运行状况。切实提升逻辑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保障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和关键点,进而有效避免误动和拒动等故障。在初期开展逻辑系统设计工作时,需要积极开展系统设备性能测试工作,如通过质量码实现测点质量的准确判断,可以有效增强测量的可靠性、判断信号路基,避免误动情况的发生。(4)合理配置DCS。电厂要从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出发,结合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科学配置好相应的操作员站、打印站和历史数据站等,支持监控工作的稳步开展。(5)合理掌控热控元件。切实开展元件管理和优化工作,加强定期监控和检査,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故障问题并有效解决,这样将有利于热控元件维持较好的运行状态。
        3.4开展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工作
        电厂发电环节涉及的内容较多,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中更需要良好应对多种影响因素,严格按照专业规范和规章制度完成操作,减少人为故障和习惯性违章行为,促进系统安全开展。为此,需要全面开展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开设专门培训班的方式,强化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规章制度了解程度,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更好适应实际工作开展需求。电厂要结合热控自动化改造优化工作。及时更新技能培训工作内容,组建专门的培训团队,培训出一大批具有较高素养的操作人员,支持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结束语
        总的来说,伴随现阶段科学技术逐渐进步,电厂机器装置获得一定程度的完善,而且热控自动化体系成为电厂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该设备对系统完善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完善,使得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使得电厂能够更好更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军强,马海梅.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5):102.
        [2]韩磊.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12):89-90.
        [3]郑玉成.浅析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J].技术与市场,2017,24(7):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