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电运行的倒闸事故及危险点预控技术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5期   作者:武景丽
[导读] 现代社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行业对于电能的依赖程度较大
        武景丽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山西省忻州市 034000
        摘要:现代社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行业对于电能的依赖程度较大,电力企业重视输配电工作的有序开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变电运行倒闸作业操作现状,并且对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防范与预控策略,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对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变电运行;倒闸事故;危险点;预控技术
        1变电运行倒闸作业操作现状
        现阶段变电运行倒闸作业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提高重视,积极应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将会给电力运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时候会引发一系列事故,甚至会出现人员伤亡。当前电网建设中,技术人员应该提高重视,针对电力工作中存在的变电运行误操作问题,及时发现问题的原因,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改善当前电力管理工作质量。
        目前,某电力企业对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误操作问题进行了统计,可以发现在变电运行倒闸作业中不确切的操作票达到了10张,而缺少相关项与不规范的操作票高达22张。同时,设备检验人员对变电站电力设备装置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在该变电站设备中,存在5处装置缺陷,2处设计功能缺陷,严重影响了当前变电站的稳定运行,该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2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原因分析
        对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中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误操作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设备技术问题与操作人员自身问题。
        其中设备技术问题主要包含两种:①电力工作人员在进行变电倒闸操作的时候,并没有按照作业规定的要求,违章作业,给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影响;②作业人员对于防误解锁钥匙的管理工作不严谨,在日常工作中,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擅自使用万能解锁钥匙,严重影响到电力设备的维护工作,给倒闸误操作问题带来安全隐患[1]。
        操作人员的自身问题涵盖的内容较多。在日常工作中,如果运维人员自身专业技能不够扎实,会给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工作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自身责任意识不强,在施工作业中,会出现误操作,引发一系列电力事故,严重影响到电力设备的运行。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对当前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现象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三点操作人员容易出现的问题:①运维班管辖十几个变电所,涵盖了220kV、110kV、35kV、20kV、10kV电压等级的设备,设备各种厂家型号非常多,智能新设备的不断应用,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②操作人员对操作前的预演,流于形式,对操作过程的危险点没有进行危险点辨识,没有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检查工具;③班组的基础管理还存在漏洞,现场的一两次设备命名编号标识不清,典型操作票与现场不符,有错误。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整体作业的要求开展核对与检查工作。
3基于变电运行的倒闸事故危险点预控技术
        3.1变压器倒闸事故危险点预控技术
        在变电运行中,变电站倒闸事故的危险点在于切合空载变压器时表现的过电压操作,影响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为避免切合空载变压器出现过电压问题,技术人员大都采取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但对于110KV及以上的大电流接地系统,技术人员为防止系统出现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未对所有变压器的中性点采取接地措施。在变电运行中,技术人员需结合变电站系统的短路电流、继电保护及绝缘安全状况,设置变压器中性点接地[2]。同时,技术人员在进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时,需确保断路器发生三相不同期动作或出现非对称开断,方可避免过电压事故。

可见,针对切合空载变压器的过电压事故,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刀闸操作为有效解决措施。为避免变压器出现倒闸事故,技术人员需明确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倒闸操作危险点的预控,具体涉及以下几点。
        (1)如果多台变压器并列在多个母线上运行,操作人员需确保一条母线上至少有一台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2)在变压器停电或充电前,操作人员需对变压器进行中性点接地操作,避免开关三相不同期或非全相投入,引发过电压现象。(3)如果变压器低压侧设置电源,操作人员必须将该变压器中性点进行接地处理,避免高压侧开关出现跳闸。
        3.2母线倒闸事故危险点预控技术
        在母线倒闸操作中,倒闸事故危险点体现在投“互联”和“投单母”压板、隔离开关操作、断路器操作、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切换等方面。
        针对隔离开关切换危险点,技术人员可采取以下预控措施:
        (1)做好变电站的检修工作,确保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保持灵活的动作,能够稳定可靠地转换,避免接触不良。(2)操作人员在完成母线隔离开关的操作后,需做好检查工作,确保隔离开关的三相动静触头保持正常的接触状态,避免隔离开关出现发热现象[3]。(3)在完成母线隔离开关操作后,操作人员需检查母线本屏保护二次电压是否正常切换,如果发现未正常切换,则需通过手动操作,调整切换状态,保障隔离开关触电切换的准确性,防控倒闸事故的出现。
        3.3直流回路倒闸事故危险点预控技术
        在变电运行中,直流回路操作较为普遍,操作内容包括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的检查、退出及投入;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的接地点检查等。上述操作失误,会导致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误动,需技术人员采取预控技术,规避危险点。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危险点预控措施。
        (1)操作人员在进行直流控制熔断器的取出操作时,需按照正极→负极的顺序依次取出;在进行设备安装时,需按照负极→正极的顺序依次安装,避免熔断器出现寄生回路,引发保护装置的误动作。(2)操作人员在进行断路器的停电的操作时,需确保断路器控制的熔断器保持开关断开状态,且熔断器应挂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在此基础上,方可取下直流控制熔断器,避免断路器出现跳闸。(3)操作人员在进行断路器送电操作时,需确保断路器控制的熔断器配置安全措施,实现保护装置与控制回路运行状态的有效检查,避免因断路器未断开,使带负荷合隔离开关,扩大倒闸事故的影响[4]。
        3.4环形网络倒闸事故危险点预控技术
        环形网络的并解列是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操作,又被称作合环、解环操作。环网的组成部分包括同一电压等级的线路、变压器等。操作人员在进行合环与解环操作时,不仅要确保操作符合线路与变压器的运行要求,还需确保操作中的潮流分布符合标准规范,使其处于各元件答应范围内。
        总而言之,现阶段电力企业自身建设中,重视对企业职工技能的培养,明确五防闭锁的处理方案,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应对操作票错误编制问题,从而明确操作票不正确执行的处理工作。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综合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制定针对性处理预案,为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的有效开展做出贡献,推动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魏晓艳.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中的常见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2019(20):128-130.
[2]刘昕.电网调度运行中的危险点及预控[J].百科知识,2019(18):31.
[3]于双立.供电系统柔性倒闸调节器控制策略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9.
[4]王荣校,周银,李彦.变电站倒闸操作中接地线安装方法[J].电工技术,2019(08):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