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要点及操作分析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5期   作者:杨斌
[导读] 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设备呈现类型众多、数量庞大、技术新等特点。
        杨斌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山西省 忻州市 034000

        摘要: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设备呈现类型众多、数量庞大、技术新等特点。电网运行过程中变电站各个元器件随之产生大量数据,数据的多样化考验变电运维人员的处理能力,如何对数据进行存储、挖掘、分析、应用,尽可能发挥变电运维数据的作用,成为新时代下变电运维技术的研究重点和难点。目前,变电运维存在表单多、杂、繁的现状,运维记录大多仍是纸质化形式记录,存在易丢失、查找难、分析慢、离散化等不足,记录分析以人工为主,效率低且主观性强。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要点及操作
        引言
        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变电运维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不难发现,在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要不断地在实践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1 电网变电运维特点
        电力系统工作流程较为复杂,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只有科学制定变电控制措施、变电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变电系统平稳运行与供电用电效率。现阶段,我国电网变电运维特点可以归纳为:(1)复杂性。电网变电运维电力系统设备较为复杂,设备具有不同功能,维护难度相对较大、故障发生概率相对较高。(2)枯燥性。电网变电运维工作较为枯燥,重复工作内容相对较多,可能会让工作人员产生疲倦感。(3)难度大。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变电站设备分布较广,难以进行集中管理,与此同时,因不同设备运维方法存在差异,对运维管理人员技术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2 存在的问题
        2.1 变电运行设备电压问题
        要想确保人们的日常用电需求,电力系统必须提高供电量。在增加输电量当中,输电线的架设是至关重要的。电线架设方式是多样化的,架空类的线路非常容易受到雷击等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电压问题,使得变压设备绝缘部分出现较大的损坏。当情况严重时还容易出现设备保障、火灾等情况,这对变电安全运行非常不利。
        2.2 变电运行设备短路问题
        负载触底是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一些电气设备出现非正常触地情况,以至于出现一些难以控制的电动力,影响到整个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针对这种问题,可采取设定一些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强化高压类设备的安全设置,采取增加熔断器的方式,从而防止高压设备运行出现这种问题。
        2.3 变电运行设备跳闸问题
        对变电站运行来说,设备跳闸问题会导致短时间的停电,可能会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而设备跳闸问题是受多种原因影响的,并且所出现的跳闸问题类型有多种。在变电运行过程中,一旦母线线路出现一些问题就会出现跳闸问题,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跳闸问题对运行线路与设备可以形成保护,但如果频繁出现这种问题也将对变电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3 运维管理要点及操作措施
        3.1 加强变电设备故障维修技术评估
        关于变电设备故障维修技术的效益评估,具体要从维修成本、维修方案、维修技术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估。要求变电故障维修人员在具体维修过程中,要对现有的维修记录进行分析,结合其中要点对维修故障方案进行优化,并再次对所有维修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此外,在整个实践的过程中,需对设备故障不同类型以及相关维修处理技术进行总结与梳理,有利于进一步丰富维修技术,为后续维修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确保变电设备能够长期处于安全状态。将评估结果作为故障处理与维修方案优化的依据,有利于减少设备发生率,同时可有效降低维修相关的物力、财力以及人力。
        3.2 管理过程优化
        在智能变电站运维过程中,为提升设备的检测工作效率,需要优化管理过程,使运行和维护能力显著提升。现阶段,应认识到智能变电站设备维护的现状,根据出现的问题,对维护方案进行选择,使变电站管理工作更加智能与高效。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对相关设备进行巡视和安全检查,及时改进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同时,重视技术升级,使用最新的网络监控技术,如无人机与智能传感器装置在电网设备故障监测中的应用,有效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能力。
        3.3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构成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主要是为了给日后的管理中提供实时监控,带来便利,它的作用很重要,所以我们需要重视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这时候就需要了解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构成。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主要是为了满足智能电网的分布式发电,交互式供电。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电网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发电,运输电力,高效保存电力,减少损耗,后期供电等阶段除了要技术的支持,更需要进行实时监控,这样才能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监控过程中,自然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分析,保障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问题。电网输送过程中,除了技术性的问题,还有就是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工人在使用操作过程中有没有失误,管理者是否及时跟进工人的管控。我们要加强这些工作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智能电网系统要建立继电保护装置去保护固有设备,而且要与其他设备进行关联管理式设计,当继电保护装置触发时,才能及时断开其他设备,减少损伤,其次要在继电保护装置触发过程中,及时寻找故障,改进技术与设备,管理等,并且加强继电保护装置技术研发,学习,要努力做到防范于未然,这才是正确的继电保护装置的科学性构成。
        3.4 加强设备检测
        加强设备检测与维护是工作的基础部分,相关人员应更新理念,注重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和智能监控方案,提升基础设备的检测能力。在智能化措施应用中,不断积累经验,将不同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并且以数据库的方式进行管理,通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对相关工作进行协调,使故障诊断效率和实际处理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水平。以某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为例,对故障类型和维护技术进行分析。该变电站开关智能终端B套装置存在故障警报信号,同时,第2套开关保护装置和线路运行系统中也存在Goose断链信号,并且现场信号不能复归,需要对基础设备进行故障检测。技术人员到达现场后,对5022开关智能终端B套装置、光纤接线盒进行检查,将蓝色卡槽与接线盒之间的尾纤取出,发现部分尾纤破损,对其进行了更换。日后工作中,为避免这一问题发生,应加强设备检测力度,使用操作票与工作票管理模式,升级系统,确保智能变电站基础设备运行稳定。现场工作中,需要使用工作票对故障诊断信息和设备检测相关内容进行记录,防止检测过程出现漏洞,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
结束语
        在变电站运维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应制度来进行操作,及时的解决在这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且以变电站自身运行情况为基础,来为其制定运维管理方案,更好的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在这其中不仅需要能够完善相应制度,还需要能够对其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积极的提升相应管理技术,并对其人员进行管理,以此来更好的提高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保积秀,张真,闫涵.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运维管理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01):220-221.
[2] 杨学鹏.变电检修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应用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2):1.
[3] 黄德剑.关于500k V输电线路运行管理问题及对策的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5(28):1281.
[4] 高鑫,胡威,王世杰,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变电站故障分类与检测[J].信息技术,2020,44(2):66-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