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一地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33期   作者:叶丽英
[导读] 文章从重视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叶丽英
        云南省保山市第八中学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文章从重视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重视对图形、图像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重视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重视对地理课堂中的相关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对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五个方面提出了在高一地理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教学  培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般来说,我们将地理学科的综合素质统称为地理核心素养,这是地理教学的一个关键任务目标,学生们在进行地理学习的同时,可以形成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那么,在高一地理教学中老师们如何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重视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通常来看,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环节,是以问题为核心,特别是高一地理教学,作为起始年级的教学重视观察自然、社会现象,让学生们的科学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得到提升。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探究是关键,通过和主题相关的静态图片和动态视频的导入,激发学生们的探究热情。不同的学生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针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思考。这种情况之下,教师就要尽可能地选择和学生们生活相关的、价值显著的问题让学生们去探究和分析。地理课堂中设计到的内容许多都与自然、社会现象有关,因此说,在地理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要将课本和实际生活高度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内容;当然也能利用教材当中的知识去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进而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时与老师积极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以实现新课改的目的。例如:“月相”知识的学习时。笔者让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对月相进行了一个月的观察,然后再来上内容,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们的学习内驱力被激发出来。①观察时间如2018年9月10日-2018年10月8日(农历八月初一到农历八月廿九);②观察内容:升起时刻、升起方位、月相形状、亮(凸)面所指方向、并用图加以记录。
        通过观察自然、社会地理现象,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地理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地理,鼓励学生们都能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
二、重视对图形、图像的观察,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地图与地理教学密不可分,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推进开展的过程当中,绝大多数知识都可以落实到地图上。在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价值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通过观看地图,可以加深学生们的印象。为此说,如何提高学生们地理读图的能力,是教师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归集以后,笔者总结出来一些对策:
        (一)熟悉图表语言。
        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熟悉读图的基本步骤。在看图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地图的三要素,明白了内涵以后,最终才能看透地图。
        (二)诱导启发学生。
        在这个方面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首先,通过平时教学时文字转换图形,图形转换文字的方式要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与现实环境密不可分,离开地图要想学好地理,就如同缘木求鱼,是绝不可能的。我们可以将地图看成是地理知识宝库的钥匙,借助地图,我们可以在地理的海洋中遨游。
        其次,通过自然环境教学及社会经济发展等相关地理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地理学与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地图也兼有自然和社会的特性。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图表、挂图、图册、照片、模型以及PPT幻灯片、flash动画等各种多媒体手段,从而让学生在欢愉的情绪下完成学习任务。
        (三)加强读图训练。
        阅读地图、探究和发现隐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帮助学生们养成读图识图的良好习惯。
        如在学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问题时,叫学生死记硬背往往达不到目的,如果老师给出一些有关自然、社会的图片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并且记牢。如:

人口增长慢,甚至负增长

兵源不足
三、重视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从定义上来看,所谓的地理实践能力,实际上指的就是人们在进行野外实际考察、地理实际调研过程当中所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当中,也比较提倡将课堂学习和实践考察高度整合。对于学生们而言,地理实践能力越高,观察地理环境的兴趣就会越发浓厚,越能够提升自身的责任担当。举例来说,借2018年保山端午花街(时间:6月17日至7月1日)之际,向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行走2018年保山端阳花街,感受保山庆端阳花街的文化内涵”。
        1.查找资料,了解保山端阳花街的由来;
        2.在保山市隆阳区地图上,查找保山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位置,选择合理的出行方式和思考2018年保山端阳花街选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考虑;
        3.在明晰了花园街的基本布局、公交线路的情况以后,可以更加精准地寻找到适宜的地图,能够在地图当中找到关键信息;
        4.在对保山端阳花街进行实际走访以后,进一步了解到这一个街区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5.走访美食一条街、民族风情一条街、“乡镇电商一条街”、“温润保山十里花街”端阳花卉展、以及印象永昌大型缤纷历史情景再现展演、围棋邀请赛等活动,谈谈你对物质文化或非物质文化的理解;
        6.通过对“温润保山十里花街”端阳花卉展的走访,说说保山的自然环境特征?说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四、重视对地理知识的归纳延伸,培养学生的逻辑创新思维能力
        到底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从内涵上来看,所谓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一个名字就是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感性资源进行研究,进而能够把握住事物的属性和特点。在逻辑思维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当中,要综合运用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等等方式,而掌握和运用这些思维形式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
        创新思维也可以被称之为是创造性思维,其中,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关键,要提升思维的精准性和独特性等等。如讲影响气候的影响因素时,在课本中简单叙述了影响气候的几个关键因素,例如大气环流、下垫面等等。如果任课教师就仅仅讲这一点,那学生不仅适应不了会考、高考,而且也培养不了学生的逻辑创新思维能力。在讲这个内容时笔者采取了以下方法:
        1.(课前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四个组,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影响因素作用的发挥来进行研究(第一组完成太阳辐射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第二组完成大气环流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第三组完成下垫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第四组完成人类活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各组查阅完成后,总结归纳,通过制作小课件等手段准备用10分钟时间向全班同学讲述清楚。同时也可以查阅其他组的内容,为补充作好准备;
        2.第一课时:由每一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学习成果的阐述,不足方面教师再作说明;
        3.完成等温线走向的成因总结。(表1)
        表1:等温线走向的成因总结

五、重视对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上的地理,地理素材的选择要和学生们的实际相互契合,借助于地理素材的作用,可以在由易到难、由近到远的基本原则支撑之下,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地理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和学生们生活关联性比较大的问题内容,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研究,会使地理知识显得与生活密不可分,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灵活性、乡土性,这也是激发学生们地理学习热情的一个有效手段。举例来看,在高一地理必修1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作以下乡土地理素材的收集与整理,“通过调研保山‘三个万亩工程’即青华海万亩湿地恢复工程、万亩观光农业恢复工程等等,来充分明晰生态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了解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家乡地质灾害、气象灾害调查研究”;“家乡的经济应如何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围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于当前的地理教师而言,在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当中,要想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让学生们的地理核心素养得到实质性地提升,就要善于挖掘并合理利用周围的乡土地理资源,结合教学实际要求,设计出一些和学生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导引,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们积极地进行课下的走访和调研,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们提升地理学习的热情、提升地理探究的能力。通过实际的走访和调研,不仅能够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伸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们的实践技能大幅度提升。地理学习和实际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在乡土地理资源挖掘和学习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们能够善于利用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问题,从而形成人地协调观。
        通过研究分析,笔者得出来一些经验启发,对于高一年级学生而言,地理学科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提升学生们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地理核心素养。这也就意味着,在课堂教学设计活动进行的时候,要将课本教材当中的知识和实际生活当中的知识高度融合,让学生们对于地理知识运用的能力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论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
        发表时间: 2015年11月   来源:课程.教材.教法   第35卷第11期   作者:◆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汤国荣
        2.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发表时间:2012-7-1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9月总第64期供稿   作者:◆ 李晓华
        3.周顺心.我国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2006.
        4.郭东莲,李建.新课程背景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J].教育学术月刊,2010(2):72-73.
        5.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