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方法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3月   作者:白鹏
[导读] 环境教育是环保理念的宣传方式之一,每个人都应充分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特别是高中生正处在知识积累和世界观渐渐成熟的阶段,对其进行环境教育,使之树立环保理念并身体力行尤为重要。所以,环境教育要渗透高中地理教学中。高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在教学中灌输良好的环境保护思想,更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白鹏   西安高新一中沣东中学
【摘要】环境教育是环保理念的宣传方式之一,每个人都应充分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特别是高中生正处在知识积累和世界观渐渐成熟的阶段,对其进行环境教育,使之树立环保理念并身体力行尤为重要。所以,环境教育要渗透高中地理教学中。高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在教学中灌输良好的环境保护思想,更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渗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3-024-01

        目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危机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作为地理教师要从教学方式方法入手,在教学中将地理知识和环境教育做好有机结合,能够把教学中的知识点与环境保护做到相关的渗透,提高对环境危机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是教学改革深人进行的体现
        地理教师需具备丰厚的地理知识,吃透教材的内涵,讲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地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利用自然资源、爱护环境。深人进行环境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学科素质教育之核心。深人进行环境教育是地理教学体现其价值的有效途径。
        (二)环境教育是高中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环境教育核心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人地关系。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同时以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环境教育有很大一部分内容与地理学科的研究主题密切相关。同时,一切环境问题、发展问题,只有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才能得到合理解决,这正是地理学研究的传统思路。由此可见,地理学与环境教育关系极为密切。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高中地理教育,比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更应该向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方法
        (一)培养科学环境观
        从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环境问题是地理知识体系的核心,在中学的各门学科中,地理学科非常直接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因此,做好环境教育就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使学生深深懂得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成为大自然的一员,而不是大自然的主宰。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给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地、阳光、空气和水以及广袤的空间和活动场所,离开了环境人类将无法生存。为此,必须向只顾眼前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严重损害环境的行为作斗争。防范和制止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无节制地占用农田和抽取地下水、对矿产资源采富弃贫、滥采滥用,造成全球性的气候恶化、土地沙化、地面下沉、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等严重的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发生。


进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并且自觉主动地去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努力促成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在教学中注重环保热点信息的渗透
        地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一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生物生存的环境及星月变化等地理内容感兴趣,再加上,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不断的得到应用,如网络、多媒体、电视等,它们为人类展示了各种地理知识。地理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渗透环境教育,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关注与环境有关的话题、报道,收集一些环保的成功案例,及时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环保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环境教育渗透
        环境教育要结合生活实际,这样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时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如果教师给学生进行环境渗透时所举的例子都是一些和实际生活关联性不强,学生接触和了解的比较少的例子,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不集中,教师举的例子反而会喧宾夺主,让学生无法快速理解,所以在进行环境教育时还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能帮助教师和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交流更加和谐,把理论知识转换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帮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知识吸收。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1.环保宣传活动
        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对环保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同学们扮演的角色是号召者,是作为一个主人翁在进行活动,很有带入性,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环保意识,还能够增强对于环保的责任感,使得自身的行动目标更加明确。在各个环保纪念日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举办各式宣传活动,使其更加具有教育意义。具体形式可有以下几种:(1)宣传活动。一般情况下是以纪念日所纪念的内容作为主题,让同学们用板报、广播、手抄报、标语、文化演出、宣传画等等形式进行。(2)团队活动。以环境相关内容作为主题,可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等,或者带领同学们开展有主题的研究活动。(3)实践活动。在一些环境纪念日中,让学生们亲自体验实践活动,意义更加深刻。例如:组织同学们在植树节种植树苗;爱鸟周中,进行鸟类放生、悬挂鸟巢等等;节水周核算自家水表流量,并且对浪费水的一些行为进行一定的劝阻。
        2.竞赛活动
        现如今可以举办的竞赛形式有很多种类,主要包括环保征文大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地理知识比拼等等。同时,组织这样的活动要有几个要素,如确定主题、演示资料、实施步骤的确立、结果、收获以及感想等等。其中主题要选择当今社会中炒得比较火热的,且一定要是和环保相关的,还要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结语
        环境教育的任务重,过程漫长,教师要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端正态度,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中逐渐渗透环境教育。高中地理课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契机,教师要好好把握。教师还要刻苦研究,扎根现实,创新教育手段,重视环境教育,抓住教育的关键期,促成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冉勤文.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地理课堂[J].成才之路,2021(04): 100-101.
[2]陈少芳.高中地理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高考, 2021(07):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