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文化自信——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侯延琴
[导读] 文化是一种精神和传承,经过历史长期发展,汇聚而成的民族特有风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在概述了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侯延琴   雅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张家山路)  625000
【摘要】文化是一种精神和传承,经过历史长期发展,汇聚而成的民族特有风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水平。基于此,本文在概述了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课文;文言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196-01

        接下来,本文将首先概述传统文化内涵,然后从引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堂,挖掘小学语文课文中传统文化,在小学古文言文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等几个方面,围绕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展开研究。
        一、关于传统文化内涵的概述
        所谓传统文化,就指某一族群、民族或者国家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是经过千百年发展、锤炼、萃聚而成的习惯积淀,涉及到思维、行为、价值认同、处事方式、生活风俗、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经过历史长期的碰撞、融合与变革,逐渐成为人们思想指引和行为习惯,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研究所谈到的传统文化,特指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核心价值观,世代相传、历久弥新。有我们的历史,也有我们的文明,都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虽然历经千百年,至今仍然焕发的无穷的魅力,并成为我们今天建设国家、振兴民族事业独一无二的法宝。
        二、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引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堂
        传统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传承,有无形的一面和有形的一面。在许多国学经典文章、书籍中都有所记载和呈现。其代表着古代先哲、先贤、文人的思想和智慧,以及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应积极引入这些国学经典、书籍中内容,带领小学生们诵读和学习,使他们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给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比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们诵读国学经典。给小学生推荐一些国学经典文章和书籍,要求他们在晨读或语文阅读课中进行诵读,让小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礼仪、品行等内容,并逐渐形成意识和行为。如,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国学典籍文章有,《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就可以把这些经典国学文章推荐给学生诵读。


待到小学生年龄大一些,理解能力高一些的时候,则可以推荐《论语》、《增广贤文》、《道德经》等国学经典,让学生进行诵读。
        (二)从小学语文课文中挖掘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其中包含着语文基础知识,如生字、生词,需要背诵、记忆、理解的知识。很多课文内容也涉及到传统文化知识,包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体现出文化的一面。比如,“精卫填海”这篇课文,其中就体现了古人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勇于和大自然做斗争的文化精神,而“女娲补天”这篇课文,讲述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女娲为拯救世人,奋力补天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人无私奉献,为了救助人们不畏艰险的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这两篇课文,则表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就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来看,其不是单纯的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还负有文化教育、塑造思想的责任。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应从小学语文课文内容入手,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向小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巧妙的把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范围拓展。并把小学语文学科育人价值充分发挥,有效发展小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三)在小学古文言文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有现代文,还有许多古代文言文,这类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文章。古文言文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美德,如忠于国家、舍己为人、爱戴百姓、诚实守信、尊师重教、宗法礼仪等等,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部分。在日常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把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向学生传授,渗透进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知书明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既要重视古文言文中字词等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又要重视其中思想内涵的剖析,让小学生在学习古文言文过程中接受思想的熏陶。可以带领小学生们阅读、欣赏文言文,感受古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品味古文的语言美、用词美、韵律美,深刻理解其中表达的内容,以及古代文人的精神境界。
        三、结束语
        总之,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是凝聚我们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魏丽霞.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1(03):232.
[2]章燕君.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J].课外语文,2021(04):21-22.
[3]田雅梅.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12):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