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探讨 房建军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上   作者:房建军
[导读]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交通运输建设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关系着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作业的方方面面。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路管理局卾托克旗公路管理工区   房建军

摘要: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交通运输建设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关系着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作业的方方面面。本文以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为研究对象,从公路养护大修补强管理分析以及公路中修养护管理这两个方面入手,围绕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作业的开展在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作业质量与作业效率的过程中所占据的关键地位及其所发挥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干线公路;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
        一、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养护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主要以施工为主,预防、养护的观念较少,干线公路一般几年才进行一次修补,大修的情况只出现在公路发生严重破损时,几年才进行一次修补只要是因为养护经费紧张。当前的实际情况在于:我国公路建设规模以及运营里程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有关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更是备受各方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重视,有关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同传统意义上的新建工程以及改建工程管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需要结合对拟整治路段交通量以及交通构成实际情况,配合对实际勘察及调查资料的分析与研究,确保大中修工程能够得到顺利开展。换句话来说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决定整个公路养护质量的关键与根本所在,这一问题也成为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试从大修补强管理与中修管理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其做详细分析与说明。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养护材料上涨、工人工资上调、从事养护工作的人员变少、养护经费不足的问题,使得干线公路养护问题日益凸显。
      (二)养护机制不完善
        我国现在对干线公路养护机制还是短期养护为主,没有长效的观念意识。公路破损再修,修了又修。这种机制一直是养护人员重复进行一些效率较低工作,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我国的公路养护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无法实现养护单位管理经营要求,管理与投资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公路干线养护问题得不得及时解决。
      (三)养护质量不达标
        我國公路的使用年限有15年、12年、8年、6年,但以我国公路的使用状况来看,公路在未达到使用年限前,就已发生损坏。主要还是道路养护管理没有落到实处,在应该设置道路通行标准的路段,养护单位没有派遣人员进行设置,使得超过道路承受能力的重型运输车辆在这路段行驶,长时间下,重力压迫造成公路变形、下陷。甚至有些新修的道路不到两年就损坏。加之养护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对养护人员的管理检查,使得公路的正常预防性防护和正常检修工作未落实。
      (四)养护措施达不到要求
       养护人员缺乏对干线公路养护的专业知识,对公路养护的概念也知之甚少。公路的养护工作由预防性养护和矫正性养护两种,我国公路养护工作依然停留在矫正性养护上,而这种养护最大的缺点是“治标不治本”,只是将道路表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填充道路的坑洼,修复道路的破损,真正的办法是在公路建成后对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对于旧路病害应当采取彻底处理的大修方式,以此确保路面荷载作用承受能力的均匀性。结合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公路管理段实际交通量、施工现场组织形式以及地材情况,在现阶段可供选取的单层结构补强以及双层结构补强方案当中应当选取双层结构补强方案,针对原有路面旧油皮进行凿毛处理。在此过程当中应当特别助于的一点问题在于:旧沥青路面材料可以应用于与等外公路交叉处理作业中的顺接处理材料,借助于此种方式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关键目的。


与此同时,这部分凿出沥青路面材料也可以由管理段沿线养护单位进行统一收集与堆放,妥善保管,并将其作为后需续工程建设及维修养护过程中的必备材料。
    (五)养护机械的利用率低
        公路养护工作虽然配备有机械,但普遍使用率低下,修补还是依靠人工,这种做法事实上降低了养护的质量。有些养护企业为提高养护质量,不惜花重金从国外进口养护设备,却没有考虑到国外的养护机械不适用于我国的道路。在道路养护工艺方面,我国主要依靠手工生产,效率低下,没有创新和改革,养护经验落后,养护技术含量低。
        二、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的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策略
     (一)认真调查公路损伤原因,确定养护方案
      越干线养护中出现大中修工程,说明公路存在严重损坏,无法履行车辆通行职能。在维修之前,相关公路施工单位一定要查明原因,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例如,公路是因为车辆超载而造成的破损、周边土壤松软导致公路坚固性变差、公路建设用材质量不达标等。明确问题发生的原因,不仅使得养护公路更有针对性,也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由经验来看,干线公路发生的大中修一般为裂缝的修补、局部封层和基层处理的养护。
      (二)严把施工材料,避免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在公路施工前期将质量保证好,后期出现的问题就会大大减少,但质量保证最重要的就是施工的原材料。干线公路原材料的控制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的铺设需要使用沥青,在沥青的控制上,对其进行不同标号、产地的分开储存,不能混到一起。对砂石、矿粉等材料要按照国家制定的《公路工程试验规程》检测,检测合格才能流入施工现场。对一些材料可能会溶于水等做好防潮、防雨措施。
      (2)检测不合格的材料除了不能流入施工现场外,还要及时处理,避免存在人员接受贿赂或作其它用途。同时,加强抽查力度,避免出现有材料冒充的情况出现。加强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操守,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从而保证干线道路的施工质量。
      (三)提高公路养护大中修中的机械化比例,保证工程质量
      目前公路养护机械使用率低,人工养护对公路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在大中修工程中的水泥拌和、沥青加热、铺设等设备老旧,效率低下,不仅增加工程的工作量,拖延了工作进度,而且延迟了公路正常使用的时间,给人民造成了不便。因此,公路养护单位应尽可能提高机械设备的采购能力,配备大型摊铺机、混合料搅拌机等在维修作用中起到重要用途的机械,充分发挥机械高效的特点,保证施工质量。
      (四)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在大中修等施工过程会使用机械的场合一定要提高人员对自身安全的警惕性。在大中修时,使用隔离桩将整个施工场合与正常行驶的公路隔离,并要施工的路段之前设置好标识,提醒驾驶人员注意,另外,标识一定要与施工路段有一定的距离,防止行驶车辆速度过快来不及驾驶员做出反应,造成伤亡。根据大中修的具体情况,可以调配交警协助工作,指挥施工现场的交通,避免出现交通混乱。现场的施工材料也要按规定安全摆放,及时清理废料,确保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干线公路在高强度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下时常会出现破损现象,为了不影响使用,公路养护人员做好日常护理与检查工作。公路在良好的状态下保持长久的运作,进而推动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佘莉.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0):71-72.
[2]温燕波.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分析[J].交通世界,2016(33):90-91.
[3]蔡慧.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交通世界,2016(13):104-105.
[4]高鹏.浅谈干线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2):2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