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措施研究 王强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上   作者:王强
[导读] 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超预算问题,需要加强造价预算控制,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实现建筑工程效益最大化。

山东省青岛城阳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王强  266109

摘要: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超预算问题,需要加强造价预算控制,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实现建筑工程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
        引言
        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环境非常的激烈,建筑企业为了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就需要通过科学规范的预算,严格地把控预算指标,提高建筑工程的预算造价管理。然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受到多方面市场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作为施工企业需要严格的控制超预算的发生,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水平。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作用
        首先,可以有效控制相关的建设成本。在建筑工程进行造价预算时,相关造价预算人员会对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以及工程建设人员等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合理有效地预算这些成本,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此外,预算工作人员还需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分析施工单位实际的日工作量,在此基础上,科学且合理地制定预算计划和预算方案,最终使其满足工作的最低要求。其次,控制造价超预算有利于推动当下造价管理水平的优化和提升。工程项目成本预算会对后续成本计算过程产生直接影响,能够最大程度上控制不必要的成本浪费,最终会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以最小的投入得以实施,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分析
        2.1前期项目资料收集和图纸审查
        在正式编制预算之前,企业首先要做好项目资料的收集工作,分析项目建设的规模和要求,勘察建筑场地的地形地貌,掌握材料市场价格。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预算编制人员需通过所收集的信息来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向领导者提供投资决策信息。也就是说,预算编制人员需确保所收集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准确性,并编制投资估算,以此选择是否投资,选择符合实际工程需要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造价方案的科学性。此外,如果需要对工程开展经济评价工作,企业还要调查和分析项目建设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只有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和项目所在区域的发展态势,才能深刻掌握实际施工时所需要的技术材料机器设备,有利于更精确的预算编制。充分了解完项目基本信息后,需要对严格审查图纸。若发现图纸中存在问题,应及时提出,并更新图纸中要求的材料、设备等方面需要投入的资金,减少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增加,提高工程造价预算和实际造价的吻合度,
        2.2预算编制
        工程造价预算的首要环节就是预算的编制。工程造价预算编制需要收集工程建设的全面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预算编制单位,作为预算编制的依据。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时,要保证工程预算的准确性、有效性、合理性,能够保证根据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费用管控目标与工作安排。而且要编制合理的预算控制方案,以编制的预算为依据,做好预算编制前期的信息收集工作,加强施工过程中各项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这是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保障工程造价管控的前提。
        2.3强化机械设备维护管理
        在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体系化程度在逐渐地提高,保证机械水平的施工效率,就可以有效地加强工程的施工水平,作为建筑施工企业,需要提高对机械设备的合理应用,尤其注重设备的维护。先进的设备可以有效地做减少工程的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的施工水平。作为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工程的工期合理的选择对应的机械设备,要保证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提高对设备的维护以及管理,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就会给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2.4掌握动态市场变化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与设备每个周期都会随着市场的行情发生动态的变化。有些材料的行情是根据全国年产值的变化而变化,如钢铁、木材;有些设备的行业变化是根据国际事实的变化而变化,如大型盾构机的采购。因此,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团队需要时刻关注各大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充分预留因材料价格上升或下降导致的造价预算结果偏差。同时,根据各阶段建筑施工周期提前采购材料或设备,降低后期材料或设备价格上升的风险,起到指导造价预算编制的作用。
        3.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策略
        3.1构建完整的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制
        需要制定一个长期有效的资金运行管理目标。这就需要企业立足于经济效益最大化来科学且合理的分配企业内部资源。与此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还需要科学合理的划分企业员工职责,完善企业员工的考评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能够高效履行职责,在此基础上,督查企业员工不断学习,使其能够完善自身市场经济知识体系,以对市场环境的发展情况做到有效了解。需要有效保存资金流动报表和账单。在进行企业财务预算工作时,需要制定以年为编制的流动报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细化年度目标和季度目标,以此来帮助企业构建健全的运营方案。此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财务管理之外的企业资金流动申请,制定出完善和健全的财务审批体制,以完全控制建筑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3.2提高预算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针对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管理工作能否顺利的实施,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预算团队,同时保证其预算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施工企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及实践经验的管理,通过相应的自身岗位责任制度的提升,保证工作人员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另外,还需要对预算工作人员团队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工作纪律的实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确保预算的整体实施效果。所以,适当的培训以及继续教育可以提高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综合水平,保证预算工作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得到有效地控制。
        3.3建立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
        第一,建立信息化管理意识。即预算人员需要有事前预算意识,能够积极地采用大数据技术等来积极地了解设计单位设计师概算情况以及施工工地实际情况,消除不利信息影响,确保预算的正确性。第二,在预算工作中需要积极地构建信息化平台,能够动态了解和工程有关的人、财、物所有信息,即人力市场价格、材料采购价格、设备情况以及具体能够回收重复利用材料的情况等。尽一切可能减少各环节损失。第三,定期碰头会,其目的也是为了确保和造价有关的信息能够在所有环节之间对称,减少信息失真导致的损失。第四,培养信息化人才,确保信息系统得到维护,并能够定期更新企业统一信息平台上的数据,使得预算呈现一种动态管理。
        结语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建筑工程务必要做好造价预算控制工作,需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掌握不断更新的市场信息,保证预算工作符合现场实际施工要求,与最新的市场信息相吻合,从而实现工程造价预算工作成本管控的目标,为建设单位的资金投入提供理论依据,保障企业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洁晶.分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J].建材与装饰,2020(16):109+112.
[2]何兆潜.分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J].建材与装饰,2020(14):181-182.
[3]雷丽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视界观,2020(06):78-79.
[4]胡彦军.建筑工程的预算控制与造价管理问题思路构架实践[J].价值工程,2020(20):124-125.
[5]周锦铧.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19(09):235-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