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普通国省道公路安全与应急管理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上   作者:罗杰
[导读] 国省道公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随着国家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公路安全与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其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展开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为国省道公路安全与应急管理提供一些建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公路养护中心   罗杰    533900

摘要:国省道公路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随着国家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公路安全与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其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展开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期为国省道公路安全与应急管理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国省公路;安全;应急管理
        0引言
        近年来,普通国省道公路交通运输量逐渐加大,公路养护安全生产形势日趋复杂,随着“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逐步深化,对公路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公路养护安全和应急管理能力,才能有效保障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公路安全畅通。由于公路的运行环境相对较为复杂,以往重建设轻安全管理的模式不可取,保证公路畅通、避免事故、加强应急能力、提高管理效率为当前交通从业人员的首要职责。为充分实现公路使用性能,公路养护是关键内容,安全与应急管理更作为重中之重。
        1.现行体制下普通国省道公路安全和应急管理任务
        公路养护安全与应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保障从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预防和处置因自然灾害或其它不可预见灾害对公路造成沉陷、塌方、阻断等的影响,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及其负面影响,其目的主要是要解决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事后的应对问题,通过不断完善公路应急预案,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规范应急程序等方式提高公路应急管理水平。
        2普通国省道公路安全与应急管理评价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公路安全生产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当前公路安全和应急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管理队伍专业素质薄弱,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较少,未形成良好有效的培训机制,隐患与风险辨识能力不足,管理业务水平难以得到提高,且人员配置缺少任用标准,缺少有计划性和有针对性对安全和应急人员专业人才的培养,无安全应急人才激励机制,缺少专才骨干。二是资金预算有限,发生公路突发事件时,应急抢险资金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多数因灾造成的公路损毁修复困难,对公路安全通行存在一定响应。三是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欠缺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四是应急资源陈旧,难以满足日常养护与复杂多变的突发事件处置。
        3公路安全管理对策
        3.1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强化责任落实,着力实现隐患排查常态化、督促检查常态化、整改落实常态化,落实痕迹化和闭环式管理;构建隐患排查长效机制,完善隐患治理监督检查机制,动态掌握隐患治理进展情况。推进做好普通国省道公路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各牵头单位与部门是完成专项整治行动的第一责任人,要紧盯专项整治行动任务清单,排查出来的重大风险隐患要按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管理办法规定,建立健全清单台帐,定期根据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化解、隐患治理动态信息更新报备一次。
        3.2提升人员素质
        一是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注重培养专业对口的毕业生,或选调懂业务、年纪轻、素质高、有责任的人员充实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优化基层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年龄、专业和知识结构。注重开展安全生产理论学习研究,总结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不断的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完善隐患与风险辨识,从“事后弥补”向“事先预防”转变,真正做到积极主动、提前预防,从而达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探索创新新时代安全生产管理方式,以现代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二是坚持加强一线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操作技能,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从源头抓好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新思想、新政策宣贯,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以达到安全生产目的;开展安全生产典型事故警示教育,以触目惊心的现实案例警醒从业人员,坚决杜绝麻痹侥幸心理,扭转重生产、轻安全观念。
        3.3强化安全生产考核
        实行目标管理,坚持运用量化考核手段,实行日常检查,季度、半年和年度检查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将奖励、评优评先与考核结果相挂钩,使各级安全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到位,激发起每个人的责任和力量,从而达到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
        4公路应急管理探讨
        为推进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尽可能减少灾害或事故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害,构建顺应新时代发展的应急管理体系极为关键。
        第一,针对不同性质突发事件科学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事前、事中、事后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先导作用。第二,构建公路路网运行状态监测机制,形成区、市、县三级监管到位、协调联动、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公路路网运行监测模式,以提高公路路网运行监管和服务水平。第三,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强化应急值班值守,规范信息报送程序,强化部门联动,制定灾情评估标准,规范灾情评估程序、内容和方法,完善事故调查处理程序,建立事件总结和责任评估机制。第四,着力构建公路应急保障体系,以公众出行需求为导向,强化公共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按照“应急保障高效化”的原则,构建高效、安全、经济的普通干线应急保障体系,着力打造安全、舒畅、舒适的公路交通环境和文明、优质、便民的公共服务环境,全面推进养护、应急、储备“三位一体”的新型普通干线公路应急保障仓库建设。着力构建一个覆盖管辖范围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层次明晰、规模适当、反应灵敏、运转高效、配置合理、保障有力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实现全区公路应急网格化管理,提高全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应急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全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应急反应和处置的能力。第五,强化基层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形成与交警、消防、公安、应急管理等多部门联合开展隧道事故、桥梁损毁、公路水毁塌方、公路冰冻雨雪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常态,精心组织,不走过场,注重实效,提高应急抢险队伍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检验应急预案执行效果,为今后高效开展处置工作提供宝贵经验。第六,需要通过建立公路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系统,把互联网系统和大数据系统融入实际的公路应急工作中去,从而实现专业化管理和实时化监控的目标,提升管理决策的精确性。同时,也为应急管理人员提供了精准的技术支持,使应急处置工作更科学、更高效。
        5结语
        目前来看,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速度相当的快,并对公路安全与应急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要持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夯实基础,细化责任,强化监管,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以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式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使公路事业持续保持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波.干线公路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76,185.
[2]张志峰,蒋惠园.普通干线公路监测工作的安全管理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4,(11).142-146.
[3]喻彪.研究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及养护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9):215+217.
[4]邱磊.干线公路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7,000(040):43.
作者简介:罗杰(1991-),男,壮族,广西靖西人,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普通公路养护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