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发表时间:2021/4/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期   作者:尚广宏
[导读] 目的 探究并分析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
        尚广宏
        甘肃徽县人民医院内科 甘肃徽县  742300
        摘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对2019.11-2020.11期间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9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展开探究,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实施硝苯地平片治疗的49例患者视为常规组,将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49例患者视为实验组,组间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患者治疗前后的DBP及SBP水平、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实验组等级不同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DBP及SBP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DBP及SBP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常规组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常规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中度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较硝苯地平片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可以获得更加明显的临床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较低,值得广泛应用和积极推广。
        关键词:轻中度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在本次研究中,重点分析了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临床效果十分显著,现结合研究过程展开如下整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实施硝苯地平片治疗的49例患者视为常规组,男性26例,女性23例,年龄为41-71岁,病程为1-19年;将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49例患者视为实验组,男性25例,女性24例,年龄为40-73岁,病程为0.5-20年。全部入组患者经检查均确诊为轻中度高血压,排除续发性高血压、病理性心律失常以及肝肾功能出现衰竭等患者。除此之外,全部患者均知晓本次实验,并签署了有关同意书。组间对比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可实施对比。
1.2方法
    全部入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前,均停止服用其他药物超过一周[1]。让常规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片,开始的服用量为每次10毫克,每日三次,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可逐渐加大药物剂量至每次20毫克,每日三次。让实验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次5毫克,每日1次,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可适当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但最大服用量不得超过每日10毫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两个月的质量,然后观察患者的质量效果。
1.3治疗效果判定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之后,当患者的DBP水平恢复正常,且下降程度超出10mmHg,或者血压尚未正常,但DBP的下降程度超出20mmHg,则判定患者治疗为显效;当患者的DBP水平恢复正常,且下降程度未超过10mmHg,或者DBP的下降程度在10-19mmHg之间,则判定治疗为有效;当患者血压情况未发生明显改善或继续恶化,则判定治疗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DBP及SBP水平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DBP及SBP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DBP及SBP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具体见如下表1:

3.讨论
        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高血压即舒张压或收缩压增感,同时伴有心脏、肾脏或大脑等器官病变的一种疾病[2-3]。因病情较延续,并发症较多,极易对患者的心脑血管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危及患者身体健康。提升患者疾病意识、做好积极预防、尽早治疗、持续控制为临床治疗该疾病的关键。其中,药物是重要的治疗方法,通过选择适合的药物,不仅能够使患者血压得到控制,同时更能够减少患者心血管损伤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在本次研究中,重点分析了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的DBP及SBP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DBP及SBP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常规组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常规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轻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中度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相较硝苯地平片治疗,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实施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可以获得更加明显的临床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较低,值得广泛应用和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利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工程,2020,28(12):53-55.
[2]李方.苯磺酸氨氯地平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高血压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0,16(06):24.
[3]张宏剑,翁志远,黄亚辉,姜军,张奇,程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控制效果[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6):939-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