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周月
瑞安市安阳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和落实,对于综合素质,尤其是自信心的培养再一次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目标,与以往的传统教育不同,对于班主任来说,教学任务不仅是提高学习成绩,也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素质教育中自信心的培养是班主任的主要教学工作之一,也是班主任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如何促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满自信,并且紧张的学习环境下,日趋增加的竞争压力下保持自信,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为此,本文就班主任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进行分析,讨论出几点建议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班主任;自信心;培养
引言: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现代中国的基础教育基本已经普及,与过去注重智育进行教学的方式不同,受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基础条件不同,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这个创新教学方式的新时代,既要做到对于知识技能进行传授,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需求、多样化发展需求。对于班主任来说,多样化教学中自信心的培养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自信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学业及事业成功的第一要诀。作为一种性格特征,自信是在青少年与现实反复交往、不断进行实践锻炼、强化认知和体验进程中形成的。此时期身体快速成长,心理品质逐渐形成的阶段,是进行自信心树立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自信心培养的这一时期,会对日后的学习生涯产生不利影响。
一、树立自信心,创设科学的教育情境
创设合适的教育情境是进行自信心培育工作的重点。受个体差异性影响,不同学生天赋的表现形式不同。班主任在进行教育环境的创设时要做到对整个班级的全体组成人员进行关注[1]。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学生向教师问好,教师不进行积极回应的接触方式。班主任在到达班级时,主动打招呼。在课间休息时,班主任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摆脱传统教学过程中对于师生关系的束缚。在课外活动期间,组织进行如诗歌比赛、球类比赛等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课余活动。在周末休息时进行家访,进行积极的交流,做到让学生在心理充满认同感与自豪感。同时,经常组织班会、辩论会、运动比赛等活动,进行打乱分组,建立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给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促进全面发展。让部分不自信,充满自卑感的学生能够得到班主任与其他同学的重视,从而树立起自信心。
二、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进行多方面的锻炼:
(一)让学生在特定节日活动中自己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组织联欢会、演讲比赛等。自行对于活动的流程、内容进行制定,通过演讲竞选的方式投票选择节目主持人,自由进行节目的编排和游戏环节的制定。班主任不参与其中,自己做主,自由发挥。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与参与感,完成自信心的培养工作。
(二)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固定人员辅助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成为班级干部,大部分学生不能参与进班级的管理工作。进行自信心的培养工作,可以实行轮流管理制度。轮流担任作为“管理者”的班级干部。让每个学生能够充分进行自由发挥,获得同学的认同感,改变自卑的心理。
(三)班主任进行任务的分配,具体的事务交给学生来办。在进行班级大扫除时,进行小组划分,分别负责具体的班级清扫工作。
在清扫过程中,自行完成打扫工作,班主任不进行帮助。或者是在班级板报制作时,布置板报的制作范围与方向,具体制作完全交给学生。自行进行资料收集,班主任不参与板报的设计与绘制工作。学生在独立完成板报制作工作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就感与认同感,从而做到了自信心的树立[2]。
三、营造自信氛围
进行自信心的培养,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主任的鼓励与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认可是营造自信心培育氛围的关键,二者缺一不可。在进行自信心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自我承认。为此,必须建立一个积极的培养自信的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在不同学科中的学习情况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甲给乙补习英语,乙帮助甲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得到教师的夸赞的同时也会对自发对其他同学进行赞赏。学生之间会培养出互相赞赏的习惯,在这一氛围下,能够有效促进自信心的产生。
四、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自发培养自信心
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处于权威地位,通过强制性手段进行命令的执行,这种方式让学生不能独立自主的进行思考,引起抵触心理同时还会极大打击学习生活中的积极性,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在培养自信心与管理之间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产生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基础上产生自信。教师只需要做引导和帮助,进行大方向的确定工作。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组建学习小组,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以集体为单位,促进整个小组的进步,最后带领全班一起完成自信心的树立。
五、提升自身素质,转变教学观念
进行自信心的培养工作,要求班主任自身必须有高度的职业素养,并且能有意识的引导自信心的产生[3]。
例如:早上学生迟到,教师进行适度的批评教育,对准时到校的学生进行鼓励,第二天,学生提前来到学校,教师不仅没提昨天迟到的事情,同时,教师通过合适的话术进行鼓励:“你是班级里反应最敏捷的,悟性也数一数二,你在学习上的落后是因为不良习惯导致的,我对你严厉,因为我对你要有很大期望。”在班主任进行鼓励、赞赏的同时获得认同感。从而培养出自信心。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了解和关心,激发内心中积极向上的力量,道德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养成自信的心态。学生的思维模式仍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知识的学习有相当一部分的模仿成分,教职工通过自身的行为举止,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最后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信心的培育工作必须要班主任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自信心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御卿.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改革创新——以培养学生自信心为视角[J]. 中华少年,2017(33):288.
[2]徐小琴. 基于特长教育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3]张思思,张宏波. 浅谈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自信心[J]. 才智,2018(3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