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姚万春
[导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在中国的古诗词中,
        姚万春
        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龙山村小学    546402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在中国的古诗词中,既蕴含了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又包含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因此,诗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水平。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以内涵深刻、意境深远等特点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策略
         
         引言:古诗词是新课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教材选编的古诗词更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应当强调美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为入选教材的古诗词可以说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教师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通过正确地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声韵美去认识从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感悟诗人的心灵美,对于陶冶性情、发展观察力和想象力、丰富词汇都有好处,同时还能使学生觉得学语文是一种美的欣赏,从而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当前存在的问题之一。事实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所占的比例不高,因此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的真正意义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大多关注的是语文考试中所涵盖的与古诗词有关联的知识,却忽略了古诗词具有宝贵价值这一层面。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真正有效的古诗词鉴赏方法,或是诗人情感和诗歌审美意义等,却往往没有涉及。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知识的讲授,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感悟。古诗词是和现代文有所不同的,学生不容易听懂。因此在讲课过程中,许多教师都采用主动讲解的方法,却没有留给学生过多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感悟。这就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凸显,教师单方面地告诉学生这首诗词有什么含义,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和做笔记,没有融入自己的真实体会。
        最后,对于古诗词的教学,教师都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和默写,却忽视了朗读以及诗歌意境的赏析。在教材中不少古诗词都要求学生能背写,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安排学生对诗词进行简单朗读,之后就要求学生背诵。这样一来学生没有充分掌握朗读和赏析的技巧。对于诗词中蕴含的意境,更是不知所云。
        
        二、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策略
        1. 激发兴趣,感受古诗文意蕴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对于现代文而言,古诗词的字词句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语言习惯距离很大,学生学习古诗文有一定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深邃的文化底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唐诗宋词等流传到今,并且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魅力。学习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增长智慧,而且能领悟做人处世的道理,提高人的素养。学习古诗文还能补充和丰富现代汉语水平。

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教师可通过朗诵等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小学阶段所选的古诗文一般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内容富有吸引力,而古诗词更是平仄声韵整齐有序,讲究抑扬顿挫,朗读起来极富音乐节奏美,非常适合朗读与背诵;再加上小学生记忆力强,想像力丰富,所以,古诗文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其实既不难也不柘燥,一首古诗读上几遍就能记住。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多为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文教学的进度与质量。
        2.反复吟诵,感受作者心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让古诗词教学弥散醉人的芬芳,就必须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文本的节奏和肌理,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朗读,感悟文本的空白意义,直指作者的心灵,进而唤醒学生的心灵。重视朗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比如,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一是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二是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三是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四是播放音乐《汉宫秋月》,教师描绘意境,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坐作者的情感。
        3.提升审美能力的价值
        古诗词反映了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古诗词散文脍炙人口,为历代读者所喜闻乐见,它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如教学杜甫的《春夜喜雨》,会给孩子们截然不同的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初春;“接天莲叶无穷碧”是盛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严冬,妙不可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景象宏大,美不胜收。再如,教学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品味斟酌其中的“推”与“敲”两个字,就会认为用“敲”字显得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些,而且多显了几分夜中幽静。这样,也就不难得出用“敲”字比用“推”字好的结论。所以,在学习古诗文时,让学生找出诗眼或用得精当的字词,涵咏其中,品味其意,领悟其情,体会其景,并进行鉴别与鉴赏,日积月累,其审美能力就能随之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古诗词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只有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来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相艳.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教育与研究.2020(22)
        2.江建红.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课程教学策略.教育学文摘.20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