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顶岗实习转留职长效机制-以汽车专业为例

发表时间:2021/3/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贾琛
[导读] 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贾琛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孝感  432300

        摘要: 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其顶岗实习基地的基础构建在校企合作的对口实习基地,为培养职业应用性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实现通道。文中通过对顶岗实习学生以及顶岗实习汽车4S店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总结了实习4S店的基本特征、4S店对顶岗实习学生的评价、学生在顶岗实习4S店的基本情况及企业开展实习情况,并提出了提升顶岗实习质量与学生转留职长效机制。
关键词:汽车专业; 4s店; 留职机制

第一章  4S店顶岗实习的意义
        4S店顶岗实习不仅让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深化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还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教师通过参与学生顶岗实习调查、安排、指导等一系列活动,掌握本专业相关行业动态和职业技能,根据行业和职业的发展变化,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而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实习需要学生完全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学生在校经过一个理论知识准备的阶段之后,顶岗实习才会有意义。为了安排集体顶岗实习而调整的课程,充分储备学生的前期知识。这样的基础学习之后学生,不仅能很快适应实习岗位,在一些机械操作性的岗位上,还可以运用相应理论和知识,保障人身安全。而企业在接收这样的学生实习时,也必须投入更多资源,虽然会提高成本,甚至自身的生产的效率偶尔会出现波动。但是这样的对口实习生,企业自然会在顶岗实习与就业实习时愿意接收。
第二章  调查研究过程
        湖北职业技术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主要采用“2.5+0.5”模式,2.5在本校进行理论学习、实训中心实训学习,最后的0.5学年是学生在大三第二个学期的针对性顶岗实习,然后学生申请毕业,开始正式的职场生涯。集中性顶岗实习主要由学院统一组织安排,并加强老师对学生的跟踪指导,保证学生专业顶岗实习效果。本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院汽车专业2016级和2017级两个年级4S店顶岗实习学生以及4S店为调查对象,制作了《汽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反馈问卷调查》和《汽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评价问卷调查》,项目组前往17家4S店实习企业进行调研和访谈,并进行问卷填写指导,收回《4S店对汽车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评价问卷调查》17份,有效问卷17份;在学校对两个年级中在4S店顶岗实习过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收到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与管理、新能源汽车等汽车专业群的学生采样的《汽车专业学生4S店顶岗实习反馈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68份,无效问卷10份。
第三章  调查结果分析
        顶岗实习基地基本情况
        1.培训基地4S店的基本特征:4S店品牌多样化。由于此次顶岗实习是学校实行统一安排,因此在选择实习单位的过程中,学校综合考虑到基地的类型、等级、管理等方面,并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差异,选择了17家4S店作为学生顶岗实习企业。顶岗实习的17家4S店,有一汽大众、广汽本田、北京现代、久保田农机等多种品牌的机械销售与维修专营店,其中城南汽车园区4家,城西汽车集散地4家,城北4家,城中5家,均为连锁品牌4S店,拥有较强的实力和较高的品牌声誉。由于学校地处孝感市,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学生顶岗实习的4S店均在孝感城市区位,同时为了提供更多的实习与就业机会与可能,在孝感市区选择了一家最具代表性的农机4S专营店作为体验实习基地。这17家4S店均与本校进行过多次实习合作与校内招聘的磨合,关系较为稳定。培养基地生活保障条件较好。所有培养基地均为实习生提供免费住宿与工作餐饮,为需要有实验任务的学生往返学校走训之间提供一定交通补贴,并安排专人进行新人接待与安置联系,在学生实习阶段的保障工作有专人负责。培训基地的专业对口度高,基本上培训基地均为品牌汽车与农机的整机销售、维修专营4S店,管理比较完善,组织架构布局合理,工作岗位职能分工明确,学生轮岗学习的条件充分,对口专业知识应用程度高,是学生顶岗实习的优质条件场所。
        根据调查显示,学生的月工资 1000-2000 元 的 占 78.2% ,2001-2500元的占15.85%,2501-3000元的占5.95%,月工资高于3001元的占5.95%。由于4S店提供的岗位大部分是底薪加业绩提成,决定了大部分学生的起薪月工资并不高。学生对月工资比较满意以上的占到17.97%,认为一般的占到63.48%,比较不满意以下的占到18.55%,总体满意度一般。
        2.4S店对顶岗实习学生的需求情况。
        ①专业对口需求程度不是很高,但高学历学生更受欢迎。

在专业要求方面,94.11%的4S希望学生技能熟练来即能直接上岗,而5.89%的4S店则认为,4S店的一般前台接待岗位对技术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经过短期的培训,加上师傅的带领即能上岗,因此专业不对口也能接受。有76.47%的4S店期望实习生为在校综合成绩优秀学生,17.65%的4S店觉得在校成绩一般的实习生足够了,只有5.88%的4S店对实习生的综合成绩没有特别的要求。表示4S店整体认识到在校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素质和能力也相对较高,能够更好的胜任实习岗位的工作,提升4S店的服务和技术质量,从而有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度。②一线对技术服务岗位居多,实习时长至少三个月。4S店属于劳动技术服务型企业,特别是一线维修技术与接待服务人员需求量较大。因此,99%的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均为一线服务接待与维修技术基层岗位,二线行政类基层岗仅占1%。一线服务接待岗位中,售后维修人员是一个对综合能力、专业能力都要求较高的岗位,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才能胜任,而具有社会实习经历的优秀在校成绩的实习生更容易被选中承担此项重要工作。因此,在接收本校汽车学生的一线汽车维修技术岗位中,80%左右的学生从事的是基础小工的工作。由于学生从再次培训到正式上岗、到成长成为熟练工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4S店对实习生的实习时间要求至少是6个月。对实习生需求数量最大的时段主要集中在年后时间与毕业季。孝感市受地区区位影响,与省会城市武汉距离仅有70公里,人才的迁徙趋向程度均指向省会城市武汉市,加上地区GDP的差异,因此在年后与毕业季,人才流动状况比较大,汽车行业对人才需求旺盛。③招聘时首要看中道德品质和交际沟通能力。4S店在招聘顶岗实习生时,首要看中的是道德品质,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是交际沟通能力,因为顶岗实习很多岗位是服务前台接待类多数在一线直接对客,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才能更好的为顾客服务,特别是售后回访岗位对此能力的要求更高;再次是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4S店维修技术一线岗位每天要面对大量维修修理工作,汽车修理属于体能比较辛苦的内容,忍受油污灰尘,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抗压能力。还有汽车看中的技术技能能力,特别是针对汽车维修技术岗位的同学,企业特别希望能有技术并能实际应用熟练的维修人员,为此愿意付出比实习更多的薪酬。其他方面依次主要是基本工作技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学习能力。
        3.4S店对本科实习生的评价。4S店认为顶岗实习生与普通高中生实习生存在一定差异,总体满意程度较好。41.67%的4S店认为高职对口专业实习生与高中、中专实习生之间差别明显,58.33%的4S店认为高职实习生与中专、高中毕业实习生之间的差别较小。4S认为高职专业对口实习生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较强,理论知识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个性化突出。所以4S店对本校汽车专业实习生的满意度相对较高,非常满意的占到32%,比较满意的占到42%,基本满意的占26%,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均为0。同时,4S店认为顶岗实习生的不足集中依次体现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韧性和耐心欠缺、服务意识较差。由于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从学习到实践、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场景转变过程较短,所以在实习过程中面对比如生活条件的降低,工作难度的增加,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而表现出对工作的承受能力不足。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眼高手低,认为每天都做同样的事情,太乏味单调,没有学习提升空间,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不高。
第四章  结束语
        本研究从4S店实习基地和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满意度的双重视角对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顶岗实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的显示:首先,顶岗实习4S店在与学校校企合作的配合是多样的合作模式,品牌声誉及等级较高,管理及服务规范,福利待遇较好,能够更好的与学校配合安排好学生岗实习工作;其次,4S店对实习生专业对口需求程度比较高,在校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受企业顶岗实习欢迎。实习岗位以一线对客服务岗位居多,实习需求时长至少半年。并且在转留职与校园招聘时首要看道德品质和交际沟通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职业道德、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再次,4S店方面认为高学历实习生与一般实习生还是存在一定差异,对大学生实习生总体满意程度较高。在强化大学生优势的前提下,面对其不足,学校应加强学生顶岗前的教育,加强对学生心态和意识方面的锻炼和提升,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各类提升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第四,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认识到这对提升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自我认知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积累了工作经验,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实习满意程度较高。说明顶岗实习在学生的专业学习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学校在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方面应不断推进优化,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受惠。

参考文献:
[1]王静霞,余菲,赵杰.基于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的弹性化顶岗实习的实践探[J].职教通讯,2011(6)
[2]李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2.
[3]张智群.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过程管理问题分析[J].硅谷,2009(16).
作者简介:贾琛(1986-09-14),男,汉族,籍贯:武汉,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中级,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经管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研究课题“地方高校学生顶岗实习满意度与离职倾向机制探究——基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学生的实践分析”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8A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