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美芳
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新兴路学校 山东省 济南市 271104
摘要:有效教学、优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研究风起云涌,在全国各地出现了诸多的高效课堂模式。而不论哪一种方式,其最终目的都在致力于提高课堂效率,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由被动变成主动,由苦学变成乐学,使其每个人都各有所获、各有所得,实现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 提高自身 深挖教材 有效组织学生
正文: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只关注于教学形式的变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关注的热点,随之而来的,诸如有效教学、优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研究风起云涌,在全国各地出现了诸多的高效课堂模式。而不论哪一种方式,其最终目的都在致力于提高课堂效率,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由被动变成主动,由苦学变成乐学,使其每个人都各有所获、各有所得,实现其全面发展。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的追求,有了高效的课堂,既能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又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能减少许多家庭矛盾。其实,高效课堂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有机会拜读了项家庆主编的《高效课堂的理念与实践》一书,读完此书我的心情经历了几次变化,首先是向往、渴望。渴望自己也能这么给学生上课;渴望自己教出的学生不光是学会了知识,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各种能力,如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渴望自己的课堂真正实现和达到学生为真正意义的主体,改变以前教师放羊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
书中介绍的山东杜郎口中学“10+35”模式,我很欣赏。让学生“说”,每节课教师讲授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35分钟,每节课上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说”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于是我仿照这样的“高效”模式从三个方面对我的教学加以了改变。
首先,从自身方面提高效,深挖教材与学生情况。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上课前,我会充分研读教材,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纲”,有的放矢,并与本年级教师积极教研,抓重点攻克难点,下功夫备学生,深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机智。
其次,在组织学生方面,重视小组合作。
我按照四人一组的团团坐形式给我班分了小组,安排了座位。小组分配的原则尽力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让基础好的与基础差的搭配;爱发言的与不爱发言的搭配;活跃的与反应慢的组合在一块。选出小组长,建立帮扶小组,互相帮助,互相检查。
再次,转变上课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上课形式由原来的我讲变为了学生学、学生讲。课前组织学生认真预习,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课上组织学生组内展示预习的成果;然后提出疑惑,先小组讨论交流后班内交流解决;最后评价学生本节的学习情况。练习留为了课下作业,把不会的题让学生圈起来,第二课时时让学生订正练习,解决难题。每节课都有任务、每节课都有评价。这样的学习模式虽刚开始不能跟名师一样收放自如,但跟学生们交流后,发现学生们很喜欢这样上课,都说这样学的知识记得牢、理解的充分,同时也让我“轻松”了许多。说明这样的改变是很适合数学课的。
最后,制订评价制度,更客观的评价学生。
废弃了原来的单纯的一考定终身的评价,又添加了一些评价,使评价更加细致。评价的内容我分了十项,具体有:预习表现、课上表现、作业类(课本自主练习、基础训练、配套练习册、大演草)、平时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和书写,每项占10分,共100分,每项又都有各自的评价标准。另外为了培养优等生,我又向学生们倡议添加了一项附加分评价,就是做课外辅导作业。评价的人员也由单一的老师评价改为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三项评价相结合。其中预习表现、课上表现、课本自主练习由学生来评价,基础训练、大演草、平时测试、期中测试与期末测试由教师评价,配套练习册与课外作业由家长辅助评价,书写一起评价。
另外我还慢慢的培养了小组长,让小组长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带领组员认真学习、积极讨论、解决疑惑、订正好答案。带动有能力、有精力的学生积极学习。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避免一些事情的发生:
1、预习不到位,预习只停留在表面;根本就不预习或对预习敷衍了事;预习时,不好好看书,不独立思考,动不动就问同学,问教师。
2、小组长由各组好学生担任,但如果好学生难担此任,就要及时更换。
3、小组中的后进生如果不服管理,及时跟学生沟通,跟家长沟通,令其改正,促进其成长。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点还是值得大家注意的:
1、尽量精简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流程。如过长的课堂引入、不必要的课堂讨论、不起作用的媒体课件、形式化的课堂拓展等均应当让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巩固练习。
2、不断锤炼教学语言,使课堂简洁清晰。如复杂的提问语言、习惯性的重复语言、慢节奏语速、离题了的故事等。教学语言往往具有习惯性,因此,只有教师刻意改变,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越来越精炼。
3、当堂训练、及时巩固、关注发展。课堂是师生完成教学目标的主阵地,课堂上,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在知识与能力的生成过程中,也必须有合理、充分的练习巩固环节,以有效促进知识与能力的生成与巩固。
综上所述,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学生包括家长改变很多,刚开始的难度虽然会很大,但只要是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学生进步的学习方式,我们都会坚持。不管结果是好是坏,只要行动了,我相信就会有收获的。
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勇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并在教学中,不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更新工作方式,与学生达到共赢、共同发展的和谐模式。
参考文献: 项家庆主编的《高效课堂的理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