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4期   作者:聂晶晶
[导读] 在小学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主要是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
        聂晶晶
        宜都市清江教育集团 443300
        摘要:在小学时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主要是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小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挖掘小学生心理潜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现阶段,社会各界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予以高度重视,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迎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存问题,并提供一系列教学措施,希望有些许借鉴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措施;小学
        一、引言
        步入小学的大门之后,儿童便进入到所谓问题年龄的阶段,经过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不知不觉的将儿童当做“小大人”的身份看待,这样容易使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状态得到忽视,进而造成一些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小学时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小学生人格发展的速度与方向,为了小学生日后能够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其心理健康。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存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
        在小学阶段,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学习并创新先进的教学方式,主要将教材中各种各样且复杂的心理健康的知识传输给学生,学生主要仅仅作为观众,对心理健康的知识进行接收。在这样的课堂模式下,学生只是了解到心理健康知识的表面意思,没有形成深刻的认知,也没有将知识辅助于生活实践,难以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对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发挥作用有限。
        (二)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
        现阶段,在很多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的医学化倾向,有些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室,而是将其与医务室合并到一起,心理辅导工作主要由校医来负责。这样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只有当产生心理疾病时才能去咨询,从而使有轻微心理问题或者需要心理疏导的学生望而却步,没有为急需发展性心理辅导的学生提供必要性的帮助,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优化完善教育方法
        通过分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发现问题以发展性的为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到发展性问题上,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将个体和群体教育结合起来开展。为了使教育开展的更有价值,教师需要按照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表现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并构建针对性的教育模式。例如,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将游戏和活动作为主要形式;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主要以活动和体验类形式为主;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教育内容以调适和体验类形式为主。

此外,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该扩宽教育范围,通过学生生活方面展开研讨,并逐渐延伸到学生学习、职业等方面,让学生多了解相关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在教育方法途径方面,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结合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多理解、尊重自己的学生,耐心听学生内心的想法,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师生心理形容做好铺垫。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自身修养,结合教学内容创建相关情境,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并收获成功的体验,采用比较幽默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除此之外,为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进行密切的配合,构建全方位的教育网络格局,消除学生内心产生的矛盾,让学生内心更加豁达开朗,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工作,丰富教师的知识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支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整体人员的专业水平,改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在小学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若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单纯依靠少量的教师是难以完成的,必须培育大批量的专业性强且掌握心理训练技巧的的教师。其次,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致力于推动教师转变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效果,有效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全力以赴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最后,学校也应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为了教师与学生双方心理健康的发展,教师需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切勿因自身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情绪,让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影响到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的各个领域逐渐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让教学更加便捷和科学。这样一来,对于学生来说,丰富了心理健康知识的获取路径,可以不再仅仅依靠学校和课堂,可以通过网络来快速及时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为了方便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可以建立心理健康网上咨询站,利用网络平台,使学生与教师实现超时空沟通,高效解决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消除学生的烦恼与困惑,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放松,避免师生面对面沟通而产生的尴尬情绪。通过网络还能拓展学生心理成长环境,及时发现心理健康问题隐患,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日后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四、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学校的全力支持与高度重视,有着不容小觑的发展前景。学校要面对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专业化的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水平。教师要创新教育方法,丰富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形式,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心理健康咨询站,为学生提供倾诉的平台,更好地解决学生现存心理问题与困惑,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生活和学习,竭尽全力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何妍,俞国良.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我更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01):4-6.
        [2]李春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0(A1):5-6.
        [3]韩铁飞.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知识文库,2020(24):40+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