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海
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初级中学
摘要: 疫情期间,如何让线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是摆在教育战线上各级领导及一线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班的一线教师,我认为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需要过“三关”,除“三将”。一是需要过心理健康关;二是要过身体恢复关;三是过教学衔接关。那么,后疫情时期的教育教学需要除哪“三将”?一是将自由懒散的习惯摒除;二是将弄虚作假的行为摒除;三是将不思进取的思想摒除。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教育教学;过“三关”;除“三将”
疫情期间,“教师成了主播,家长成了保姆,只有学生依然是神兽。”抖音如是说。新冠肺炎在我国肆虐初期,党中央号召全民抗疫,打响了一场空前绝伦的人民战争,以惊人的中国速度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但国外疫情依然严峻,随时都有国人从境外回国,造成了极大的疫情反弹风险。即使如此,但线上教学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全国各地基础教育于今年九月陆续恢复了线下的教育教学。但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如何让线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是摆在教育战线上各级领导及一线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班的一线教师,我认为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需要过“三关”,除“三将”。现在提出来和同仁们一起探之。
首先说说需要过哪“三关”。
一是需要过心理健康关
(1)认真开展在线心理辅导,可以采用“科普教育和专业辅导、个人辅导和家庭辅导相结合、各种服务平台和网络通信手段相结合”的思路和方式。(2)关注重点学生的心理健康。譬如父母是确诊患者及战斗在抗疫情一线人员的子女;身边有确诊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学生;疫情重点区域的学生;原来就要心理健康问题或自身生性敏感的学生。此外,一些家庭不健全、没有人照料或父母自身有不良心理的学生等等(3)多措并举做好心理防护。要让学生懂得,在疫情压力下,可能出现焦虑、恐慌、愤怒和烦躁等各种不良情绪,这是人面对危机事件的正常心理反映,不必过于敏感和紧张。可以采取如下方法进行调节:如“深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蝴蝶拍”等运动,或用音乐、倾诉等转移注意力,增加积极体验。特别重要的是,要做好家校合作工作,共同引导学生,过好心理健康关。
二是要过身体恢复关
为了让学生在后疫情时期迅速恢复身体健康,学校要在学生的餐饮方面多做文章。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口味,那么,在我们农村学校,食堂就要改变烹饪方式。由大锅煮,变为小锅炒,或两者相结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自选。其次是学校买菜要注意荤素结合,也不能每次都是买那些便宜的常规菜,要经常更换品质和品种,做到营养均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身体成长和智力发育得到持续的健康发展,学生方能胜任繁杂的学习活动,从而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按时睡眠和饮食同等重要,睡眠不足,不仅精神疲惫,不能正常学习,而且对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很不利。因此,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想方设法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布置课外作业一定要适度。
三是过教学衔接关
学生由线上学习,急转直下,到线下学习,应该说有诸多不适应。那么,线上线下教学该如何有效衔接呢?
(一)起——厘清衔接起点1.摸底探虚实。线上定时开展学习小测,针对学生掌握的字词、背诵、默写、听写等基础知识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开学后,线下通过现场抽查,组成“一对一”或“一对三”学习小组,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
(二)承——明晰衔接内容1.关注知识内容的承接。提前梳理线上学习期间每节课的学习笔记,找出线上讲课疏漏的地方,将线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作为线下复习巩固的重点。2.关注实践训练的顺承。
比如线上语文教学因时空限制,学生“听”较多,“说”“读”“写”较线下学习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衔接中要注重“说”“读”“写”的实践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像口语交际、习作等板块的内容可以整合在读书分享会中进行。3.关注教学方式的延承。线下教学开始后,依然可以沿用微课讲解重点、网络资源运用等有明显优势的方式、手段、策略,让学生不觉线上线下学习有明显差别。
(三)接——分层衔接策略对分析学情,诊断评估后发现的问题可以分层解决:1.内容分层。对教学内容的难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2.练习分层。将平时练习与测试结合起来,根据对应目标进行学习和操练。3.辅导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指导都要因人而异,鼓励成立互助学习小组。
那么,后疫情时期的教育教学需要除哪“三将”?
一是将自由懒散的习惯摒除
孩子们在家上网课,脱离了老师的视线,完全由家长监督,应该说,疫情初期,全国上下,居家隔离,家长在家也没有那么多事干,于是大部分时间都在陪伴学生上课,至少也在监督孩子们听课,但在疫情后期的线上教学,由于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爷爷奶奶又管不住他们,大部分学生上课、作业、学习就没有人管了,也就成了“神兽”。可以晏起,可以睡着听课,趴在床上做作业。有的学生“挂羊头卖狗肉。”头像挂在腾讯会议室里,人躺在床上整天睡大觉,更有甚者,干脆玩消失,连羊头都不挂了。半年的网课,便养成了懒散的恶习。虽然习惯成自然,要克服很难,但我们不摒除这种坏习惯,学生将无法恢复正常的线下学习,因此老师们要有矫正学生这种恶习的决心和耐心,决不可半途而废。
二是将弄虚作假的行为摒除
网课期间,我在一次上语文课时,课前找同学背诵一首课外古诗,由于要照顾到全体学生,我有一点了一个基础很差的同学来背诵。我在喇叭里听他背得结结巴巴的,一首五言绝句,一共二十个字,他背错的字就达到了五个之多。我在听他背诵的时候,隐隐约约听到了非常轻微的翻书的声音,我当时就问他是不是看着书在读,结果当场就得到了证实。我当时简直是哭笑不得,照着书读还读错那么多字!那么,我想网课期间的单元过关测试,还有期末考试,真实性又有多大?弄虚作假也是一个道德品质问题,这种行为回归到线下教学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们必须严肃地教育和严格地监督,这种不劳而获的行径不杜绝,将会贻害无穷!
三是将不思进取的思想摒除
应该说,学习成绩好,学习自觉性强的同学,上网课对他们来说影响并不大,他们依然能像在线下正常上课和学习一样,甚至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反而干劲更足,能力和成绩提高更快。而那些基础差、自觉性又不强的学生相反成绩越来越差,于是就更加加大了两极分化,严重影响班级整体成绩,阻抑良好班风的形成。因此后进生大多数便自暴自弃、不思进取。正常开学后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天度日。所以,老师们应该给予后进生更多的关注,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先要攻克他们的心理堡垒,那就是他们思想上不思进取的顽疾,把其主观能动性发掘出来,方可解决根本问题。否则,这些同学将会越掉越远,直到最后完全失去信心而辍学。因此学校和老师们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待到繁花似锦,出门俱是赏花人。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不要忧郁,不要心急,只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去排除重重障碍,闯过道道关卡,一切都将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到那时,后疫情时代,反而将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参考文献:
【1】于伟,别敦荣,卢晓中,等."后疫情时代的基础教育展望"笔谈[J].基础教育,2020(3).
【2】王晓萍.后疫情时代,学校教育要做好哪些改变[J].山东教育,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