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在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6期   作者:戴秀娟
[导读] 分析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在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戴秀娟
        成都市青白江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 目的 分析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在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94例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参照组,组内患者采用康复训练,另一组为观察组,组内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生命质量评分以及下肢静脉血流速率。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和下肢静脉血流速率更高,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对于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的方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下肢血液循环,值得推广。
关键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康复训练;卒中偏瘫;应用价值

        于脑卒中患者而言,最常见的并发症莫过于偏瘫,当患者的肢体失去神经调节以后则无法正常活动,可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于这种情况,临床方面主张积极治疗、有效护理,据了解,康复训练是卒中偏瘫患者最常用的护理方式,具有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可通过加压泵的方式来改善患者机体血液灌注,从而增加耗氧量,进一步改善其神经功能[1]。为了分析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在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本文特选取94例患者展开研究,现将研究所得成果进行介绍。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94例2019年5月至次年4月期间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卒中偏瘫患者,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将上述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7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54--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2.3)岁,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9例;参照组患者年龄在55--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0.5)岁,其中包括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7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对比表示,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进一步对比的价值。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单一采取康复训练,具体方法为:需要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以后及时评估其上肢肌力以及下肢肌力情况,并结合其病情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患者自身的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需叮嘱患者完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上下肢主动运动以及被动运动,以此来协调肌肉收缩能力,改善肢体运动协调性。对于部分无法自主完全关节运动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先对患者展开关节功能训练,但要遵循由远端至近端、由小范围至大范围、由简单至复杂的运动原则,循序渐进的促使患者关节活动能力恢复至正常水平;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取功能位,并叮嘱其尽量保持体位,以免下肢外旋,若患者有不舒适的感觉,护理人员可协助其改变体位,但要注意保护好肘关节以及足跟等区域。如果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患者有恶心、头晕等不适感出现,则需要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坐位患者不适感。待患者病情进入稳定期以后,则可安排患者适当下床活动,起初可在室内简单行走,随后可逐渐过渡至上下楼,最终助其恢复日常生活行为[2]。
        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康复训练方法与参照组相同,在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之前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并将其患者放在治疗仪压力袋套筒中,拉好拉链以后可结合患者患肢的实际情况将初始压力调节至100mmHg,两分钟以后可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将其适应能力作为依据逐渐增加压力,直至150mmHg,连续三十分钟即可停止,患者需每天治疗两次,连续治疗二十天。
1.3观察指标
        采用SF-36测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命质量,该量表涉及多项维度,满分为一百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命质量越好。同时需要护理人员评估患者下肢静脉血液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单位以t检验,以±s表示结果,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n%表示结果,p<0.05可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命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偏瘫所引发的肢体功能障碍会给卒中患者的生命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据临床医生介绍,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但是见效速度慢,所以目前临床探究的重点为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取得效果[3]。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措施,可以通过加压泵不断加压的作用来改善患者血液灌注,且可以提高神经氧合效果,另外,在间歇性充气加压过程中,还可反复收缩患者肌肉,起到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的作用,进一步改善静脉血液循环,该治疗模式处于被动状态,与康复训练不发生冲突,故两者可联合应用,进一步提高干预效果,本次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液速率高于参照组,且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具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4.参考文献
[1]李华,郭耀良,许仕海,等.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007(015):38-39,40.
[2]李志梅.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3,000(011):108-109.
[3]刘军兵,任胜洪.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联合核心肌群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高凝状态的影响[J].医疗装备 2020年33卷18期,20-21页,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