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张彩霞
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6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220例患者纳入常规组,选取2019年7月-12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22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结果: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夯实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整体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增高。
【关键词】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风险事件稍有不慎即可出现,加重患者及其家属负担,加剧医患冲突,影响患者康复预后。风险管理是现代临床一种新型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发现、识别潜藏风险,进而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此来保证临床治疗、护理安全,避免对患者不必要的损伤[1]。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纳入护理风险管理,不仅能够规避不良事件,而且还可让患者得到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因此,本研究尝试对照分析了临床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常规组220例患者为护理风险管理实施之前(2019年1月-6月),包括123例男性、97例女性,年龄20-75岁,均龄(48.7±13.3)岁。研究组220例患者为护理风险管理实施之后(2019年7月-12月),包括119例男性和101例女性,年龄24-72岁,均龄(48.3±13.5)岁。各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检验,P值>0.05。本研究与《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相符。
1.2方法
常规组遵照医嘱对患者夯实基础护理,落实治疗性操作,主动与患者沟通,增强治愈信念。
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包括(1)对护理人员加强安全宣教,提高其综合素养。定期展开安全教育、职业教育,不断增强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夯实“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广泛科普法律知识,明确个人工作职责、潜藏风险,并在日常护理管理过程中纳入风险管理。(2)完善健全风险管理机制。识别日常护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的医疗风险或潜藏的安全隐患,及时评估、判断,提出合理干预对策,解决安全隐患,减轻对患者的危害,保证医疗免受经济损失[2]。风险管理机制需要设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进行风险鉴别;其次评估风险,为护理管理提供参考;然后应对风险,减低、规避、承受或者是分担风险;最后交流沟通,鉴别护理人员职责履行情况,保证医疗风险被消除。(3)夯实护理风险管理。首先创建风险管理小组,组员包括护理人员、护士长、科室主任,旨在分析预测科室医疗风险,完善针对性预防措施。其次有所侧重的监测主要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处理[3];然后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技能,让患者得到高效、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医疗风险;贯彻落实制度,对药品、仪器设备加强监管,完善标准化急救流程;及时向上反馈各类重大事件,第一时间对政处理[4];最后及时回应各类大小问题,妥善解决,快速协调患者不满或投诉事件,如果护患纠纷,及时记录,作为法律追溯依据。
1.3观察指标
利用问卷调查统计患者满意度,100分满分,分为80-100分(非常满意)、60-79分(基本满意)、0-59分(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1-不满意。观察统计两组有无不良事件,比如用药出错、投诉、跌倒/摔倒。
1.4数据统计处理
将本课题研究获得的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导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并进行数据检验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x±s)及%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及X2检验,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以(P<0.05)为主。
2.结果
2.1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满意度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满意度对比
小组
|
病例
|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研究组
|
220
|
157
|
52
|
11
|
209(95.00%)
|
常规组
|
220
|
134
|
50
|
36
|
184(83.64%)
|
X2
|
-
|
|
|
|
11.304
|
p
|
-
|
|
|
|
<0.05
|
2.2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不良事件 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常规组不良事件对比
小组
|
病例
|
投诉
|
用药出错
|
跌倒/摔倒
|
总计
|
研究组
|
220
|
2
|
1
|
1
|
4(1.82%)
|
常规组
|
220
|
11
|
3
|
6
|
20(9.09%)
|
X2
|
-
|
|
|
|
9.275
|
p
|
-
|
|
|
|
<0.05
|
3.讨论
护理风险指临床护理患者期间由于各类因素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后果,比如病情加重、残疾或死亡,临床护理中的不同环节中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护理风险。医院每日接收大量患者,且不同疾病具有不同复杂的病因,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全面掌握知识,不断夯实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保驾护航。基于当前复杂的医疗环境下,传统护理经验已经无法满足时代潮流,需贯彻落实护理风险管理,深入识别分析、准确评估有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隐患,及时有效预防、控制,减少不良事件,提升患者满意度[5]。本研究证实,研究组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83.64%,不良事件1.82%,显著少于常规组9.09%(p<0.05)。由此可见,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明显,可广泛用于日常的护理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绮坚, 孟金凤, 赵华宇. 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1):108-109.
[2] 张致萍, 刘秀芳. 护理记录中潜在的法律风险及对策[J]. 西部中医药, 2018, 31(11):124-126.
[3] 刘伟, 朱玲玲. 护理风险评估系统应用于临床的动态管理[J]. 中国数字医学, 2015, 000(008):112-113.
[4] 闫红丽, 于伯洋, 张玲. 护理风险管理流程及对策[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 23(002):188-190.
[5] 王静, 赵红.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06):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