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其不良反应探讨
曹旭升
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 甘肃 定西 743000
[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甄选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一共100例展开分析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由50例患者组成,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4.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眩晕、心悸、呕吐与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建议广泛应用在临床中。
[关键词]生长抑素;奥美拉唑;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
临床中上消化道出血属于危急重症之一,极易导致患者死亡,严重伤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治疗时,多采用抑制胃酸的方式展开治疗[1]。本论文以2019年1月~2020年6月为研究时间区间,从我院选取研究对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计100例实施研究,分析了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甄选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一共100例展开分析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由50例患者组成,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男性、女性比例为27:23例,年龄52~73岁,平均(57.11±10.92)岁;对照组患者男性、女性比例为28:22例,年龄51~73岁,平均(57.11±10.62)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予以对比分析后发现,组间差异不显著,P值提示大于0.05,可进行比较性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奥美拉唑(生产厂商: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国药准字号:H20010183)治疗,用法用量为:在浓度为0.9%的1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40mg奥美拉唑实施静脉注射,间隔12小时实施1次,止血后实施静脉滴注,1次40mg,1天1次,持续治疗5到7天。
观察组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治疗,奥美拉唑用法用量和对照组相同,生长抑素(生产厂商: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66708)的用法用量为:在浓度为5%的50ml葡萄糖溶液中加入3mg生长抑素实施注射泵给药治疗,止血后停止用药,持续治疗3到5天。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眩晕、心悸、呕吐与恶心)发生情况。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含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显效主要指患者治疗后12小时内临床症状消失,各项生命体征接近平稳状态,实时胃镜检查没有发现出血的情况;有效主要指患者治疗后12小时~48小时内临床症状消失,各项生命体征接近平稳状态,实时胃镜检查没有发现出血的情况;无效主要指患者治疗48小时后临床症状与体征人仍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实时胃镜检查存在出血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4.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表1。
表1: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组别
|
例数
|
无效
|
有效
|
显效
|
治疗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50
|
11(22.00)
|
20(40.00)
|
19(38.00)
|
39(78.00)
|
观察组
|
50
|
3(6.00)
|
17(34.00)
|
30(60.00)
|
47(94.00)
|
x2
|
/
|
/
|
/
|
/
|
5.316
|
P
|
/
|
/
|
/
|
/
|
0.021
|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眩晕、心悸、呕吐与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表2。
表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组别
|
例数
|
眩晕
|
心悸
|
呕吐与恶心
|
不良反应发生率
|
对照组
|
50
|
6(12.00)
|
4(8.00)
|
8(16.00)
|
18(36.00)
|
观察组
|
50
|
2(4.00)
|
0(0.00)
|
2(4.00)
|
4(8.00)
|
x2
|
/
|
/
|
/
|
/
|
11.422
|
P
|
/
|
/
|
/
|
/
|
0.001
|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外科急诊之一,以呕血、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较高的临床致死率[2]。因此,积极探寻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研究结果提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4.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眩晕、心悸、呕吐与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观察组显著较低,分析原因:奥曲肽属于人工合成的八肽环状化合物之一,和天然内源性生长抑制素存在高度相似性,但作用时间更长,更显著。其主要通过减少胃肠蠕动而减少内脏血流量和门脉压力,最终实现止血的作用[3]。生长抑素属于一种血管收缩剂,可通过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管收缩,并降低门静脉压力与血流量,并降低胃底食管静脉血流量与张力,最终实现良好的止血效果。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则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4]。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建议广泛应用在临床中。
参考文献
[1]何键林.针刺联合益气活血化瘀方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08):87-89.
[2]王杰,张笑颜,韩为. 通督调神针刺对TIA患者椎-基底动脉硬化的影响及疗效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2):120-122.
[3]吴萍. 联用通窍活血汤和针刺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探讨[J]. 当代医药论丛,2018,016(017):8-9.
[4]黄阳鑫. 早期针刺联合中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及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006(034):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