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道疾病中的护理观察分析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兰大小学版(医学版)》2020年6期   作者:王馥兰
[导读] 呼吸道疾病运用常规治疗联合雾化吸入用药及护理,可缩短治愈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道疾病中的护理观察分析

王馥兰
上海市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门诊输液室上海200030

摘要】目的:研究呼吸道疾病运用雾化吸入的护理疗效。方法:201911202008月,选择我科收治的78例呼吸道疾病患者。对照组39例,予常规治疗;研究组39例,常规治疗结合雾化吸入用药及相关护理。结果:研究组痊愈率(28.2%)及总有效率(87.2%)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痊愈时间(8.1±1.8d少于对照组(9.3±2.1dP<0.05结论:呼吸道疾病运用常规治疗联合雾化吸入用药及护理,可缩短治愈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字】呼吸系统;雾化吸入;护理

雾化吸入为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与其他用药方式相比,安全有效且适应症广泛。雾化吸入以呼吸道和肺为直接局部用药对象,相比于全身给药,显著降低了用药量以及全身给药潜在的不良反应[1]。当患者无法进行口服或静脉给药时,雾化吸入成为主要给药途径[2]。为探讨我科运用雾化吸入的护理疗效,笔者选择201911202008月我科收治的78例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11202008月我科收治的78例呼吸道疾病患者。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2478岁(47.9±5.6岁),肺部感染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例、支气管炎10例、支气管哮喘22例、其他9例。纳入标准:存在明确的呼吸系统疾病,持续治疗7天以上;具有不同程度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并伴或不伴有发热症状;患者理解能力正常,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存在其他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入院治疗前进行药物对症治疗;依从性差。将纳入研究的7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9例。两组资料差异不明显,具可比性。

1.2 干预手段

两组患者视病情需要分别给予抗炎、解痉、止咳、平喘等综合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雾化药物吸入,药物选择布地奈德。使用方法:布地奈德1mg+生理盐水10ml,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每天2次,20min/次,维持氧气流量68L/min

雾化吸入护理注意事项:药液配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雾化吸入前与患者做好充分沟通,减少不良心理。患者雾化前进行口腔清理,避免进食。雾化吸入时,护理人员调整患者可耐受的雾量,建议患者舒适体位,头部保持后倾利于雾化吸入通畅,口深吸气、鼻深呼气。被稀释的痰液咳出困难时,护理人员协助拍背,有效咳嗽利于痰液咳出。当出现头晕、胸闷胸痛、呼吸急促等药物不良反应或哮喘急性发作时,应立即停止雾化治疗。雾化吸入后进行脸部及口腔清洗,并根据患者肺部症状及咳痰情况,把握雾化间隔时间。

1.3 评价方法

一个疗程(1周)结束后进行指标评价。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为主要评价项目。症状完全消失为痊愈;症状明显好转为显效;症状稍有好转为有效;症状好转不明显甚至加重为无效。计算:痊愈率=痊愈/总例数、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以%表示。记录两组患者痊愈的时间,±s表示。

1.4 统计分析

本研究统计学分析软件采用SPSS 23.0,通过t检验x2检验检测数据差异性。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2. 结果

一个疗程(1周)结束后: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0、有效13例、无效10,痊愈率为15.4%、总有效率为74.4%。研究组:痊愈11例、显效12、有效11例、无效5,痊愈率为28.2%、总有效率为87.2%。研究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痊愈时间为314d9.3±2.1d),研究组痊愈时间为312d(8.1±1.8d),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雾化吸入药物是治疗如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在降低全身性用药副作用的情况下实现局部高浓度用药,使疾病获得快速有效的控制。临床用药还可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联合雾化用药方案,以抗炎、解痉平喘、改善通气,并使呼吸道分泌物通过药物雾滴达到清洁及湿化的目的[3]。此外,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雾化吸入对于某些非呼吸系统疾病同样具有较好疗效,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衰等心血管疾病,脑梗、中风、偏头痛等脑血管疾病[4]。然而,未能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可能导致疗效不佳甚至不良事件的发生[5]。目前有大量的雾化吸入装置,主要是驱动方式存在不同,分为超声驱动、氧气驱动、压缩驱动等,为实现药物的最佳吸入,每个装置都有特定的要求。雾化吸入护理相当重要,例如有效吸入的关键因素包括患者正确的呼吸动作,而这有赖于护理人员的准确指导。通过本研究得出,研究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痊愈时间少于对照组。因此,呼吸道疾病运用常规治疗联合雾化吸入用药及护理,可缩短治愈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汤莹, 杜光. 我国雾化吸入疗法的临床应用现状及用药误区[J]. 医药导报, 2019, 38(12):1557-1561.

[2]黄华. 雾化吸入在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8(17):266.

[3]李瑞燕, 姚雪华. 雾化吸入在肺部感染治疗中的护理研究进展[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 9(02):256-257.

[4]韩飞, 晏丽, 朱大治, . 雾化吸入法在临床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6, 36(24):2218-2222.

[5]Gregoriano C, Dieterle T, Breitenstein AL, et al Use and inhalation technique of inhaled med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asthma and COPD: data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Respir Res, 2018, 19(1):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