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幼儿园教师指导家庭教育之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3/29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月   作者:冯德菲
[导读]

冯德菲   江苏省扬州市机关第三幼儿园   江苏  扬州  225002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3-007-01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面对疫情防控,国家对幼儿园提出了无限延长假期的要求,幼教人独有的热情让超长假期瞬间成为老师们变身十八线主播的战场,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十八般武艺齐上阵,让家长们既有欢喜又有忧。喜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指导,面对超长假期孩子不再单调与无聊,忧是因为有些幼儿园要求孩子每天参与线上学习,每天打卡,使得家长不堪重负,不知所措。
        作为幼儿园教师,想要为家长和孩子们做点什么的热情可圈可点,可是,我们究竟需要为家庭教育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才能让孩子们的宅家生活更加有效呢?这是个富有挑战、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厘清角色,提供有效帮助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疫情背景下教师想要为家长提供实实在在的有效帮助,首先要厘清教师和家长各自的角色定位。在教师无法直接面对幼儿开展活动的情况下,教师的角色需要及时转变,从直接的幼儿教育施教者转变为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者,合理适宜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才是当下教师的角色所在。而对于家长来说,肩负着幼儿家庭教育的施教者的角色,同时,接受着教师对于亲子教育的指导,乃是施教者和被教者双重角色。无论是教师的教育,还是家长的家庭教育,终极的目标,都是为了幼儿的发展。在疫情发生期间,所有的孩子都宅在家里,家庭成了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主战场,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忽略家长的教育主体地位,更不能忽略幼儿的年龄阶段和学习特点,此时,为家长提供最实际的有效帮助才是正道。
        二、调查访谈,了解真实需求
        要想高质量地指导家长,作为教师的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认为应该从调查开始,了解家长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才能提供最有效的帮助。首先,教师需要理清自己的调查思路,思考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比如调查的内容是什么,教师要具有问题意识,要能通过调查了解孩子的现实问题和需求,了解家长的现实状况和焦虑。教师可以就幼儿照顾者、居家一日安排、行为习惯、疫情心理疏导、家长实际需求、个性问题等展开调查。再如怎么调查。也就是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星、视频家访、云上交流,这些方式都可以实现调查的目的。


当然,每个孩子的背后就是一组家庭,而家长有可能有不同的情况,比如说有的自己还未复工,可以在家照看孩子;有的是已经复工了,但居家办公;还有的是自己复工了,孩子只能请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照顾等等。情况不同,给予的指导也不可千篇一律,教师要从亲子教育指导者的角色出发,给予每个家庭适宜的指导,才能提高指导的质量,进而,家长也才可能对幼儿实施高质量的陪伴。
        三、同伴审议,给予策略支持
        依据调查的结果,老师们还需要制定指导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此时,开展教师之间的同伴审议活动,就能起到帮助教师梳理经验和策略支持的作用了。老师们经过讨论和审议,总结出两条基本的原则。一是因材施教,指导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比如对于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幼儿居家活动的家长,可以提供包括生活、游戏、运动、学习等活动的一日作息时间安排,给予家长参考,帮助家长合理、规律安排幼儿居家生活;对于疫情感到害怕,不了解的幼儿,或是在家里觉得闷,吵着闹着想要出去玩的孩子,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家长提供相关的绘本,《给小朋友们的新冠病毒感染防护绘本》、《为什么不能出门》、《地球是颗毒星球》、《一个宅在盒子里的春节》等等,请家长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和孩子共同了解病毒,做好防护,从而不害怕病毒,理解宅家的目的。二是居家视角,要结合家庭生活来进行教育,比如针对目前部分家长已经复工,孩子由祖辈照料的情况,可以从生活活动入手,从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出发,学学穿衣裤、叠衣袜,学学整理图书、自己的玩具、自己的游戏角落等等,同时让幼儿成为小主播,互相交流宅家经历,学会的新本领,自己的小特长等等,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再如可选择家里现有的动物、植物进行居家自然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和问题,和家人共同探讨。以及选择手边现成的材料进行亲子游戏等等。在生活中观察、游戏、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四、整合资源,挖掘身边素材
        大数据时代,各类网络资源丰富,可面对庞大的资源,家长们也会无所适从,选择困难。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帮助家长从庞大的网络中筛选出有效的资源,提供给家长朋友,以供家长选择和使用。于是,我们特别开设了幼儿园战“役”小课堂,为家长和幼儿提供多种有效的优质资源,一方面是关于疫情防控知识的,比如:正确的七步洗手法、儿童如何预防新冠肺炎、如何佩戴口罩等等;第二方面是亲子游戏类的,比如科学小游戏、手指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益智小游戏等等,让家长和幼儿宅家不再孤单,可以随时玩起来;第三方面就是能比较全面解答家长困惑和问题的资源,比如我们寻找到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守护孩子——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幼儿家长应对策略》一书,及时编辑发送给家长,在疫情分析、预防要素、心理建设、幼儿个人防护、健康生活等多方面为家长答疑解惑,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不必以主播的形式出现在孩子们面前,而是在当下的现实情况下,应该明晰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尽力回归教育的原点,用自己的专业更好地为家长和幼儿做好服务,让孩子宅家的日子不再孤单,让家长温情的陪伴更具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