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惠州市水口中心小学,广东惠州516001
摘要:一个班级,特殊生的多少,特殊生的行为,很大影响了整个班的氛围与进步。本文通过探讨班级特殊生的特点及班主任对其采取的转化方法,以期有助于他个人的改变、进步、转化,以及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关键词:特殊生;斗智斗勇;将心比心;另开小灶;转化
一、班级特殊生的定义
班级特殊生,就是行为、习惯与普通学生不一样,没有自律习惯,经常违反纪律,成绩落后的一类学生。简单说:就是问题学生。
班级特殊生的多少与转化结果,直接影响了整个班级的进步与提高。
二、旷日持久的斗智斗勇
身为班主任二十多年的过程,就是旷日持久地与学生斗智斗勇的过程,尤其是特殊学生。不能指望孩子一下子转变,必须在孩子反反复复的变化过程中,随机应变采取方法——对于吃软不吃硬的孩子,要走进他的心扉,打开心门有效沟通;嘴上说的漂亮转身就违反纪律的,要能抓住他的把柄直指“要害”,使之无言辩驳;因家庭原因或其他经历导致心理有问题的,要找到根源,让他看到爱和希望……总之,要做到随时待“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本学期,我新接的的五年级新班,男生33人,女生18人,比例不均衡,最主要男生成绩落后面大,浮躁,其中还有几个特殊生,一个是二年级时就因心理问题需吃药治疗,被家长集体投诉要求转学的学生;一个是四年级时就出了名“惹事王”;一个是本学期发现的开始印象良好,后来却给你“惊喜”的学生。先说那个四年级就出了名的“惹事王”吧,一开学这位孩子的家长跟我打过招呼,对此我有了思想准备,可是没想到一周过后还是接到了近十位同学、几位家长的投诉,这是我从教以来从未遇过的事,于是,教育谈话、闪光点激励、严厉奖罚制度都用上了,同时还请专门的班干部、同桌协助其进步,两周以后,他却再也找不到同桌了,没有人愿意和他同桌。而且与他谈话中,看出这个孩子隐藏在眼神里的不屑、狡黠与反叛。一个孩子的行为肯定离不开他的家庭教育,约他父母到校面谈,从他父母得知小孩从小娇纵偏袒,以致现在不易教育,好在其父母也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商量好了每天都会询问督促了解,并针对性教育。之后,这孩子有所收敛,可过不了多久,又故态重犯,如此情况,只能见招拆招,但他的眼神渐渐少了不屑与反叛。一段时间的进步后,发现他高举的手和渴望的眼神,允许他当了一天的“值日班长”,增强了他的责任心和自信心。我知道,教育这个孩子,是急不来的,要耐心,要静待,要旷日持久地斗智斗勇,只有给他时间,静待“花”开,才是最好的办法。
三、春风拂面的将心比心
“人之初,性本善”,小学阶段的孩子绝大多数本性善良,只是成长过程中会受到不良思想和习惯的影响,不管如何,班主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要成为学生心灵的朋友。”教师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从心底里去关心、爱护和帮助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再说那个二年级时就因心理问题需吃药治疗、被家长集体投诉要求转学的学生。开学以来,我一直默默关注他。惊喜地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还把作业按时交上来了。我一边特意表扬他的优点,一边在他犯小错误的时候耐心引导并支持他,让全班同学知道他表现得比班中有些同学更好。可是六周以后,他的真面目彻底暴露了——骚扰周围同学,课堂玩东西,作业不做,甚至与同学一言不合就动手,对于批评教育好像无所谓。我感觉,这种孩子要走进他内心,后来得知他从出生起就没见过妈妈,老人带着教育不当,导致其孤僻、敏感、冲动、无心在学。我找了个合适安静的时间地点与他真诚交流:“你其实比以前进步很大了!但老师知道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些‘小魔鬼’,让老师和你一起把它赶走,当然主要靠的是你自己,你愿意试一试吗?”这位孩子眼里闪过一些光,趁机我对他提出一些基本要求并希望他坚持做到,同时告诉这位学生我愿意当他的知心朋友,真心话一定会替他保密。孩子想了好一会,点点头。至此,我松了一口气,一个孩子愿意答应你,说明他是有上进心的。
话说那位开学印象良好、后来却给我”惊喜”的同学,开学路上遇到我主动与我聊天,彬彬有礼,我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帅气有礼的男生。不多久便发现他无心上学、作业马虎或不交、纪律差,了解家庭后,发现他基本靠正在上中学的哥哥管教,父母关系不和谐,父亲基本不管,母亲在外地打工,也不怎么管。当这位孩子调皮惹事自己摔伤了手后,甚至父亲一再推辞不愿来接回去。这样的孩子太缺爱、缺管教,从此我尽可能多与他家常式聊天,关心他的吃喝,关注他的冷暖,找机会告诉他父母孩子的需求。我想我作为师者,除了教育引导,还能带给孩子每一次春风拂面的将心比心式聊天,让这类特殊生心田洒多一些阳光,让他们的世界更多温暖和正能量,这样,他们也就更愿意做一个勤勉上进和内心有温度的孩子。
四、另开小灶的帮扶帮学
无论是要斗智斗勇的学生,还是将心比心的孩子,成绩都不可能太好,甚至基础极差。怎么才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呢?唯有区别对待,另开小灶。我发现这些孩子的拼音和生字词听写很不过关,带回家重新听写也不能自觉做到,老师去追交很费周折,再加上班中有十一二个男生这种情况,数量较多,留堂吧,老师和学生都没那么多时间。综合考虑后,指定了学生一对一互帮互助听写,每听写一课允许错三个字,连续三课达标,可以换一个奖励,有一课满分也可以奖励。听写后让孩子自己订正,指定一个小组长每天定时交过来,老师检查盖章,凭章领取奖励。还鼓励他们有什么不懂问题可以问一对一的“小老师”,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来询问老师。另开的这个“小灶”为落后生打开了一个通道,在自由安排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学生互帮互助,帮助这些孩子有所提高。
特殊生,想说“爱”你不容易,他们常常是思想、纪律、学习一连串出问题,一个班级里,越多这样的学生,班级越不好管理。但是,身为师者,理应有“博爱”胸怀,你不“爱”他谁去“爱”呢?教育需要激情、耐心,更需要将心比心,山谷里的野百合也需要春天,也应该拥有春天!所以,为人师者,遇到了这些特殊生,请你尽力去“爱”这些特殊生吧。
谁能确定,你眼皮底下的这个“特殊生”,也许将会是另一个“钟南山”或是另一个“袁隆平”呢?
参考文献:
[1] 李志修. 关注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J]. 科普童话, 2020(6).
[2] 高维德. 小心轻放每颗心灵,且歌且行[J]. 知识文库, 2020(13).